老翡翠为何让人眼花缭乱
什么叫历史文化价值,说白了,就是有名气有出处有故事,比如乾隆的翡翠扳指,慈禧的翡翠白菜,宋庆龄的麻花手镯,巴拉拉赫顿的翡翠珠链,这些老翡翠的来历深有渊源,自然和一般的老翡翠不可同日而语,不是国家宝物就是稀世珍品。
翡翠,也称翡翠玉、翠玉、缅甸玉,是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从清代 开始,翡翠在我国广泛流行,并成为最受喜爱和推崇珠宝原料,有着“东方绿宝石”的美誉。
所谓“老翡翠”,主要指的是明清时代的翡翠,以翡翠的满色和多彩以及水种色地俱佳为特征。(不过也并非绝 对,其实糯种、豆种、飘绿等等也不少)。
明、清两代,是腾冲翡翠开发的重要时期。明代,为开发拓展期;清代,为壮大鼎盛期;腾冲历史上蜚声海内的“翡翠大王”和驰名中外的诸多名玉,大都出现在清代。最能代表腾冲翡翠开发史的,就是明清翡翠。
国内市场,新翡翠一手遮天,一直有大量恶毒攻击清代老坑翡翠的阴险文章,导致老翡翠没有应得的身份。大量的老翡翠被港台人轻而易举的买走,面对国检机构的昏庸无能,作为翡翠爱好者,真的会心痛不已。
历史上有关翡翠的记载并不少,如宋时的欧阳修就说到过关于翡翠的信息,但其所言翡翠是否是当今市场上所传的的翡翠并没有确定的文献可以给出佐证,直到明朝初年,才有记载缅甸玉经云南腾冲的玉石市场传入中国。
收藏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很多东西的收藏都讲究年代性,和我们相隔越久远、越古老的东西,收藏起来就越有意义和价值。这个规则对大部分收藏品来说是正确的,但是对翡翠来说,就不一定适用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