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对仗的种类及形式
对仗是指(律诗、骈文等) 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中古时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对仗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对仗和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对仗多用于骈文。
对仗又称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对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骈偶。
一、对仗的规则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相对立。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实际上每首律、绝诗内均不可有无意义的重复字)。
3、语法结构要相同。即句式结构相同。如:主谓、动宾、联合、偏正及用虚字要相同。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词性要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特别讲究数词对数词,方位词对方位词,专名对专名,叠字对叠字等。
5、字数要相同。五言对五言,七言对七言。
6、避免合掌。这就是上、下两联意义不可重复,相近也不可。如:“夏荷千枝丽,莲花万朵艳。”这就是犯了合掌之弊。
藏修嘉文有一首《鹧鸪天·对仗》:
颔颈联姻偶句长,其中粘对有名堂。
岂能合掌蜡成像,首尾眉心点暮妆。
绝句是,律诗行,模棱两可自思量。
遍寻典故何人作,几度梅开二月香。
二、对仗的种类及形式
1、同类对(工对):
工对是指同类词语的互对。旧称名对、正名对,工对是现代通行的术语。“工”,是精巧,指工整、工稳的对偶。工对词语在上下两句中相互补充,相互呼应,使对仗两句在意境上保持紧密的联系,合成一个整体。工对还能促使诗人从不同角度挖掘和表现同类事物的不同情态,呈现自己的机巧用心。
“碧藏云外树,红露驿边楼”——李远《送人入蜀》两句相对的位置有“碧”对“红”;“外”对“边”。
“夏雨桑条绿,秋风麦穗黄”——张谓《别睢阳故人》两句相对位置有“夏”对“秋”;“雨”对“风”;“黄”对“绿”。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卢纶《晚次鄂州》两句相对位置有“客”对“人”;“昼”对“夜”;“浪”对“潮”。
“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许浑《故洛城》(一作登故洛阳城)“鸦”对“雁”;“暮”对“寒”;“云”对“雨”;“堞”对“壕”。
“青山羞叶密,白雪避花繁”——杜甫《甘园》句中“叶”对“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刘虚《阙题》句中“白”对“青”。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骆宾王《在狱咏蝉》句中“西”对“南”。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句中“海”对“江”。
2、异类对(宽对):
宽对,指不属同一类,但词性相同的互对词语,旧称异类对。
对仗时,若处处拘泥同类词语,不知变通,难免俗不可耐,境界狭小。
古人一致认为,不能为了同类对,而牺牲对偶的气势和意境,在内容需要时,应该不受同类词语的束缚,自由地表达文思、打发情感,以意境上的优势,弥补遺词上的苍白。
如:“小桃新谢后,双燕却来时”——郑谷《杏花》。句中,桃是植物,燕是动物,以不同类的事物相对。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赠张丞相》。
“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元稹《早归》。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
3、邻对:
邻对,是处在工对与宽对之间,比工对宽,比宽对严的互对类型。有的名词分属于不同门类,但相互间关系密切,一句之中经常对举。
有人认为应当区分这些词语,把它们从工对、宽对词语中划分出来,于是就在三十门和相关工对的基础上,另立邻对一类。(《词林典腋》及其他类书,均有附设工整对的类目)。如:“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两句相对的位置有“枝”对“草”,属于草木对花卉。“鹊”对“蛩”,属于飞禽对昆虫。
邻对虽比工对略逊一筹,也还算是近于工整的一方面的。一般的邻对,大约可分为二十类:
第一,天文与时令;第二,天文与地理;第三,地理与宫室;第四,宫室与器物;第五,器物与衣饰;第六,器物与文具;第七,衣饰与饮食;第八,文且与文学;第九,草木花卉与鸟兽虫鱼;第十,形体与人事;第十一,人伦与代名;第十二,疑问代词及自相等字与副词;第十三,方位与数目;第十四,数目与颜色;第十五,人名与地名;第十六,同义与反义;第十七,同义与连绵;第十八,反义与连绵;第十九,副词与连介词;第二十,连介词与助词。
以上邻对二十类分别举例如下:
(1)天文与时令
年来一夜玩,君在半天看。(欧阳詹《太原和严长宫玩月》)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张籍《寄和州刘使君》)
(2)天文与地理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李白《送友人入蜀》)
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王昌龄《送薛明府谒聪上人》)
(3)地理与宫室
海云迷驿道,江月隐乡楼。(李白《寄淮南友人》)
瑶台含雾星辰满,仙峤浮空岛峡微。(李白《送贺监归四明应制》)
(4)宫室与器物
虚牖传寒柝,孤灯照绝编。(欧阳詹《除夜长安客舍》)
暗淡屏帏故,凄凉枕席秋。(白居易《赠内子》)
(5)器物与衣饰
独坐亲雄剑,哀歌叹短衣。(杜甫《夜》)
付母悲香褓,君家拥画轮。(王维《恭懿太子挽歌》)
卷衣悲画翟,持翣待鸣鸡。(王维《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
(6)器物与文具
得意紫鸾休舞镜,能言青鸟罢衔笺。(刘禹锡《怀妓》)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李商隐《筹笔驿》)
(7)衣饰与饮食
衣缝纰颣黄丝绢,饭下腥咸白小鱼。(白居易《即事寄微之》)
断粞作饭终年饱,大布裁袍称意宽。(陆游《冬夜读史有感》)
(8)文具与文学
满纸传相忆,裁诗怨索居。(刘禹锡《令狐仆射与余投分素深》)
兵书封锦字,手诏满香筒。(张籍《老将》)
(9)草木花卉与鸟兽虫鱼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李贺《七夕》)
青菰临水拨,白鸟向山翻。(王维《辋川闲居》)
(10)形体与人事
泪逐劝杯下,愁连吹笛生。(杜甫《泛江送客》)
晴郊别岸乡魂断,晓树啼乌客梦残。(王初《送王秀才》)
(11)人伦与代名
鱼鳖为人得,蛟龙不自谋。(杜甫《江涨》)
物外无知己,人间一癖王。(卢仝《自咏》)
悲君随燕雀,薄宦走风尘。(杜甫《赠别何邕》)
怜尔解临池,渠爷未学诗。(王维《戏题示萧氏甥》)
才士得神秀,书斋闻尔为。(杜甫《和江陵宋大少府》)
(12)疑问代词及“自”、“相”等字与副词
谁言断车骑,空忆盛衣冠。(王维《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
烟尘怨别唯愁隔,井邑萧条谁忍论?(李嘉祐《秋晓招隐寺东峰茶宴送内弟》)
得无中夜舞?谁忆大风歌?(杜甫《伤春》)
从容非所羡,辛苦竟何功?(吕温《青海西寄宾三端公》)
丹经如不谬,白发亦何能?(李洞《送人之天台》)
戏马台荒年自久,斩蛇人去事空传?(贺铸《九日登戏马台》)
莫话故园空矫首,相逢逆旅足开颜。(张元斡《奉送晃伯南归》)
(注意:“自“、”相“二字用如副词,最易了解,至于”谁“、”何“等字,现代语法家无认为副词者,而中国诗人则往往视同副词,此与分们把代名词“之”字认为助词同为不合理论,然而习惯如此,不可不知。)
(13)方位与数目
爽气中央满,清风四面来。(吕温《道州夏日郡内北桥新亭书怀》)
巫峡中心郡,巴城四面春。(白居易《感春》)
含星动双阙,伴月照边城。(杜甫《天河》)
夜雪未知东岸绿,春风犹放半江晴。(方干《叙钱塘异胜》)
(14)数目与颜色
相随万里目,总作白头翁。(杜甫《寄贺兰铦)
(15)人名与地名
殷王期负鼎,汶水起垂竿。(李白《送梁四归东平》)
亡国秦韩代,荣身刘项年。(徐九皋《咏史》)
(16)同义与反义
城池经战阵,人物恨存亡。(张谓《别睢阳故人》)
省抛双旆辞荣宠,遽落丹阳起爱憎。(李绅《过钟陵》)
老树稀疏影,惊禽断续声。(刘敞《月夜》)
(17)同义与连绵
池边转觉虚无尽,台上偏宜酩酊归。(高适《同陈留崔司户早春宴蓬池》)
一自分襟多岁月,相逢满眼是凄凉。(刘禹锡《赠同年陈长史员外》)
(18)反义与连绵
雁行断续晴天远,燕翼参差翠幕斜。(刘兼《春晚闻望》)
鞅掌未能逃物役,乾坤何处托身安。(孔平仲《西行》)
(19)副词与连介词
来往皆茅屋,淹留为稻畦。(杜甫《自襄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
闻道故人当邂逅,便临近馆为尽留。(沈遘《过冀州》)
(20)连介词与助词
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王维《泛前陂》)
如:“岭猿同旦幕,江柳共风烟”——刘长卿《新年作》句中“岭”对“江”,天文对地理;“猿”对“柳”,走兽对草木。
4、联珠对:
“轧轧橹声急,苍苍江日低”——王安石,句中属叠字相对。
5、扇对(隔句对):
隔句对,是指两联中,出句对出句,对句对对句。
如:“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白居易《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句中“缥缈”对“殷勤”,“巫山”对“湘水”,“七八年”对“十三弦”。
6、巧对:
如:“草深留翠碧,花远没黄鹂”——王安石《东皋》
7、借对:
如:“清”借“青”,“子”借“紫”。
如:“子云青自守”,本句自对。
8、蹉对:
“春残叶茂花枝少,睡起茶多酒盏疏”——王安石《晚春》句中“茂”对“疏”,“多”对“少”。
9、句中对:
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句中“天”对“地”,“有”对“无”。
10、流水对:
两句相对,可作一句读。
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1、辘轳对:
上下抽换,可得数联。
如:“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杜甫《日暮》,上下抽换,可得四联。
12、无情对:
两句意思全无连带关系,却有若即若离的意味。
如:“岂意青天扫云雾,尽呼黄发寄安危”——苏轼《次韵李修孺留别二首其一》
13、问答对:
“永夜思家在何处?残年知汝远来情”——苏轼《侄安节远来夜坐三首其一》,上句问,下句答。
14、浑括对:
字面不工不切,意思却笼统连贯。
如:“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15、顿住:
第二字连上谓之顿住。
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16、侧落:
第二字连下谓之侧落。
如:“家住层城怜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皇甫冉《春思》。
17、交股对:
如:“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李群玉《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 / 杜丞相悰筵中赠美人》。“六福湘江”与“巫山一段”,交叉相对就合乎平仄格律。
18、拆字对:
如: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访,与重庆府的一个书生相遇,出一联想试试他的才学,联云: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明朝大才子唐伯虎才思敏捷,写有一副脍炙人口拆字联:“十口心思,思国思君思社稷;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
19、嵌字对:
如,秋瑾挽联:“悲哉,秋之为气;惨矣,瑾其可怀。”内嵌“秋瑾“二字。相传袁世凯窃据总统后,有人曾为他题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无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内嵌“总统不是东西”。
20、迭字对:
如,杭州市九溪十八涧有一副对联:“重重迭迭山,曲曲环环路;高高低低树,叮叮咚咚泉。”——清·俞樾《题杭州九溪十八涧联》。
又如,苏州市网师园联:“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21、顶真对:
是在上下联的复句联语中,每句句尾字词均为下句的句首字词,上递下接,好像串珠子一样。虽然是对联的妙用,但在词牌中也可使用。
如:“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 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涛涛,观、观、观。”
22、同字异读对
因为汉语有一字多音的情况,所以同字可以有不同读法,如秦皇岛市姜女庙联:“海水潮,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其中的“朝”和“长”都有两个音,两个义,因而这副联可以有三种读法,形成“同字异读对”。
以上整编的对仗种类及形式,对于诗词创作而言足矣!仅供参考!未尽详细,请看官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