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笔记:肯X基吃饭有感
梁东方
肯X基当然是很多城市都有的一种连锁餐饮,未必一定要到北京来吃。但是因为这第一次吃是在北京完成的,所以便很自然地归入了对于北京的印象中。
以前因为根深蒂固的观念,总认为这种洋快餐的食物本身是垃圾食品,所以自己从来就没有进去吃过饭。儿子小时候还因为坚持要去吃而自己坚决反对,闹过很大的“矛盾”;等后来想弥补的时候,他已经长大,徒留不大不小的遗憾,成为我这个做父亲的心底里的一种永恒记忆。现在想来,孩子的心理,在最本真之外也经常最正确,他们要吃的固然是食物,其实也更是环境,是里面的玩具和色彩,是里面与外面不大一样的气氛。
这一回吃肯X基是因为早晨的时候想到天坛里去走走,但是考虑到里面的餐饮一定会按照旅游点的价格经营,所以想先在外面吃了早餐再进去;如此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外面的早餐在距离景区很近的地方是没有的,需要横穿很宽很宽的马路,到对面才有。
横穿马路即使是在有红绿灯的地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马路宽,因为日照强烈,因为蓄势待发的无尽的车辆虎视眈眈就在身边,你刚刚跨步过去的路面马上就会为成千上万的车轮迅速碾过……
对面的街道边,大酒店是不屑于经营早餐的,而中餐就是墙角上一块窗户大的门脸里的外卖:包子是两块五一个,而且只能从热笼屉里立刻装到塑料袋里提着,提着去别的地方吃,或者站在剧烈的阳光里当街来吃。
这块过去的天桥把式场子,早已经没有沿街的摊位。恢复出来的四面楼可以有怀古之幽情,但是不可以有怀古之行为了。去哪里吃饭呢,这时候身边赫然出现了肯X基。
走进其著名的暗红色的门脸,里面的干净整洁之外,还有标准化的餐饮配置与服务:有人将食物不慎洒地上后,立刻就会有人过来收拾干净,那显然是按照事先的预案执行的。没有大呼小叫,一切都安静得按部就班。
顾客既可以排队现场点餐,也可以直接坐到座位上去手机点餐。大家坦然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没有人因为等着自己点的餐不到而焦灼,没有人高喊服务员、服务员,没有人在就餐的时候用吆五喝六、高谈阔论、指点江山的方式营造气氛。
这里有空调WIFI,可以坐下来休息;甚至吃饭之外的休息,成了其最大的功能效应——外面阳光炽烈,寸土寸金,除了运动状态中的人和车辆之外,是很难在街头巷尾找到这样可以很舒适地坐下来的地方的。
而所吃其实并不贵,因为标准化,因为明码标价,因为有信誉保障,消费者不再是、至少表面上不再是无助的羔羊。那种我们也许已经麻木了的,居高临下既要从你身上挣钱,还在行为方式上蔑视你的经营方式里所透露出来的对顾客的不尊重的意味,其实是任何一个消费者都不愿意接受的。在对比中,顾客自然感到了某种程度上的舒适。
我注意到,来这里吃饭的不仅有孩子及其家长,也还有中老年人。他们也同样静静地坐在简约格式的桌椅之间,从容不迫地吃着不多的食物,细嚼慢咽地享受着这样近乎独一无二的环境。
我点了一份大致上相当于我们的煎饼果子的一种卷了菜与肉(鲜绿色的海带丝儿加暗红色的火腿肠)的饼卷,还有一杯豆浆。看上去很简单,不大能吃饱的样子,但是一点点地吃下去,一边吃一边环顾四周其他就餐的人,环顾整个就餐的环境气氛,等最终吃完了的时候,还就饱了。
想起来一句话:吃饭在很大程度上是吃环境,只要环境好了,吃什么吃多少都不是很重要。
这里的环境是宜人的,不单纯追求高级,不追求那种因为自己高级了而形成的对顾客的某种程度上的俯瞰效果,而是只追求宜人本身。只要你自己不离开就不会有人吆喝着你离开,只要你自己愿意坐下去,就可以一直坐下去。哪怕你只要了一杯咖啡。
以至,在这里吃饭的时间长度已经大大超过了我事先的预期,等不得不离开这里准备去天坛的时候,甚至还有了对这个就餐环境的流连之感。
我决定以后再有机会的话,也还会到这个连锁餐饮店吃饭的;如果有可能,还会邀请儿子一起来,一起在这里笑谈着追述一下似乎并不久远的他小时候,我们关于这个餐饮店的不可调和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