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如梦如幻的美妙之境——《茵波梦影:莱茵河拐弯儿的地方》跋

梁东方

2003年我第一次到德国,也是个人生命历程中第一次出国。1月22日到4月15日,我和妻子儿子,在德国南部的莱茵河边的小城巴特塞京根,一起生活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

在这三个月里,我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出国,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坐德国的火车,第一次看到莱茵河,第一次进教堂,第一次看到真正的森林,第一次骑车在德国的原野上驰骋……总的来说,是第一次睁开眼睛看外面的世界,不同于中国的世界。

这对自己形成的冲击是巨大的,是焕然一新又颇多感慨的,不论是吃住行还是人文社会与自然风景,都令人惊喜、震撼。其间写下的文字,一直在电脑里放了很多年,很多年以后现在才慢慢开始整理出来。

一段生活,一段早已经结束的生活,被自己当时的笔记这样恢复出来的时候,还是很有几分让自己惊讶的成分的:如果不是这些确凿的文字,当时的很多细节就都已经随风而去矣。

诸多当年生活的细节,就个人与亲人的成长来说,都已经成为过去时,但是放在如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放在越来越普遍焦灼的人生状态中,不仅不过时,而且更有了别一番滋味。那些对于山川河流、人物社会的最初的感觉,虽然未免不丰富,却也鲜活。其中孩子在德国上学的过程,两种语言文化对孩子形成的冲击,既是自己亲子关系中珍贵的记忆,也对如今小留学生们面对外面的世界的时候的问题,或有裨益。而我个人对全新的世界里的自然、异国他乡的人,以及人与自然相处的方式的感受和认知,更有一种醍醐灌顶般的惊喜的难忘之感。而与此同时,一个早已经习惯了在自己的民族语言的氛围里生活和写作的人,在另一种异质的语言文化圈里异质感也是非常清晰的。

本着事无巨细、有感而发的基本原则,按照原来的笔记的脉络整理出来的这些文字,或有旧记录的痕迹,但也唯有记录之中才会逐渐呈现出相应的感慨。当然,整理的时候还是要尽量删削掉不必的琐屑的,好读也是必须要照顾到的一个重要原则。

以当年的或者直观的感受甚至不无草率的态度随时记录下来的生活细节,现在这样用时过境迁以后的眼光审视着的时候,已经难免有诸多幼稚甚至难堪,也有了不符合当今语境要求的“出格”之处,整理和归纳是必须的,删削和裁剪也是必然的。

不过其中的心境与心得,却都是真切而不可替代的;那些在异域的山水人文之中所体会到的自然审美与人生审美的片段与瞬间,也都是自己与自然、与自己的家庭成员之间爱与美的关系的永恒画面。而回望使人更加确信,这些貌似“无用”的审美的情境与意趣,恰恰是生命中最深刻、最有价值的意蕴所在。

对于人类来说,永恒的是一代代人的成长,是一代代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这期间如果有那么一些审美的时刻,一些洋溢了融融之乐的时刻,那对于我们自己的人生乃至更多的人的人生,也便生成了或多或少的意味。正是这样的意味使我们在彼时的当下感到了生的愉悦,在事后有了追忆的凭据。

每个人都会向往好的生活境遇、好的生活环境,但是逐渐我们就会明白,不论生活在任何境遇、任何环境之中,哪怕是没有能到更好的境遇、更好的环境中去,我们也依然可以在身边寻找到可能是只属于我们自己的欢欣。当我们表达了这样的欢欣的时候就有可能寻找到有同感的其他人;从而生成哪怕只属于当下与当地的生命意义。

这是从具体的记述中抽身出来、并不一味自我鼓励地回看的时候,可能会有的一点点欣慰吧。

在今天生活环境拥塞、雾霾挥之不去的状态下,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德国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难民危机持续发酵,原来那个沉静安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地方,竟然也已经乱了起来。没有想到,自己当年的记录无意中留下了它最美好的时候的画像,至少是那个好时候的部分情状。从这个意义上,这些零碎而忠实的记录,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对比的对象和发展的目标的同时,也无意中为他们的过去留了影,为今天提供了对照。

这完全是始料未及的,人类追求幸福生活,建设普遍幸福的社会的道路实在是太过坎坷;即便是接近了,却又很难长期保持。因为只有某些国家和一小部分人的实现,的确不是真的实现,其易碎性实在太出乎意料。我在那样的时候那样的地点,蜻蜓点水一般的掠过那片土地上甚至可以称为历史上都最值得记录的幸福状态,真是三生有幸!

感谢本书的责编和美编的孜孜矻矻,感谢封面和内文设计的巧思与用心,感谢老友南哲民兄高瞻远瞩、洞幽烛微的序言。

本书为我三册德国系列图书中的一册,另外两册分别是《德国四季》和《沿着莱茵河的骑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