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中药丸?
中药除了水煎药液外,有时需要制成散、丸,制造散、丸首先就得把药磨成面,如何磨制中草药?就成了首要问题。
过去医书中所说的研末、捣粉、碾面是一个意思。只是根据药量多少,药质的软硬,用不同的方法加工成面粉一样的细面。药量少、质地脆的就放在碗里或桌面上,用擀面杖或酒瓶捻烂,通常书中叫研末。药量稍多了,质地较硬的就放在石头制或铁制、铜制的捣药钵中捣,药。量再多了,就放入铁质船形中草药研磨槽里加工,通常叫——药碾子。
现在药店有专用的小型粉碎机,可粉碎少量药粉。如果粉碎药物数量大,就应该备一台磨调料面的小型粉碎机。
磨制中草药,不管用什么方法磨制,首先得把药材晒干,像菟丝子,杜仲,地龙等一些药材,如果不干是无法磨碎的。还有的药材像肉苁蓉,熟地是非常难晒干的,一是先把它加工成粗末晾晒,二是可在火炉上面放上砖块,放在砖块上烤干,三是在北方可利用冬天把药材冻硬了再加工。
用磨调料面的粉碎机磨药,为更好的保护机器设备,先把大的、坚硬的药块砸碎,第一遍不上罗片,第二遍上粗罗片,第三遍上细罗片。如果比较碎的药,又不太坚硬,可以免去第一遍。
如果用散剂,装瓶或袋密封就可。制造中药丸,需要进一步加工,药丸分蜜制、水制、醋制等。蜜制药丸,首先把蜂蜜倒在锅里烧开,把蜂蜜与药面搅拌均匀,做成不软不硬的药团,把药团制成药条,根据所需重量分成小块,制成药丸,药丸的大小,是根据药的性质和服用量大小而定,这就是古医书上说的:炼蜜为丸。
在制丸过程中,有的药很筋道,可直接制,有的药很酥,无法成丸,在拌药时需加适量面粉增加粘度。
一般的制丸药方,说明制成 6 克药丸或 9 克药丸,而在古医书中常常提到制成芡实大或桐子大药丸,使没见过这两种东西的老百姓和初学者一头雾水,芡实是一种中药,如大豆(大黄豆)一般大小,桐子是桐子树的果实,直径一公分大小。
我们的先人制中药丸,是在一块厚平板上挖一排半圆的槽,槽里抹上麻油或香油,把和好的药按在槽里,压实刮平,翻转倒在药板上,两个半圆合在一起成为药条,根据需要切割成小块,丸成圆球,药槽的半径是根据药丸的大小而制的。现在可以用小型压面机直接压出药条。
制成药丸后,有的需要晒干,有的需要阴干,蜜丸则需要用蜡纸包裹或装在密封袋里保存。
本文摘录自《万金良方》第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