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与眼泪-莫斯科1941

悲伤与眼泪:《莫斯科1941》读后

老郑读书评论

题记:《莫斯科1941》(全名为:《莫斯科1941:战火中的城市和人民》)是一本不同于一般描写二战历史记录的作品。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该书很少描写真正的战斗和战役,而是通过描写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普通人在那个令人恐慌的时刻的心理感受与本能表现来向世人揭示出真实的战争的残酷。

英国作家布雷思韦特通过一个个由众多普通人在二战的关键时刻--德军即将打入莫斯科的时候---的心理状态、意识和行为组成的故事,重现了一段“普通人眼中的历史”。他用独特的视角,并以大量最新解密的档案文件为切入点,寻找新的素材、新的佐证,对斯大林进行了全新的反思……布雷斯韦特在此书中对被包围中的莫斯科的人物、细节和诸多事件做了极为娴熟和准确的描述。

《莫斯科1941》讲述的是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最真实的全景史实。该书是以这样令人不寒而栗的前言开始的:“1940年,元旦前夕……那天夜里,莫斯科动物园死了一只白天鹅。对于即将到来的元旦来说,这是最险恶的凶兆。6个月以后,希特勒的部队入侵俄国。到了12月份,他们已经打到了莫斯科市郊,并被钉在了那里。”

莫斯科保卫战使得疯狂的、不可一世的纳粹德国国防军入侵苏联的前进步伐第一次受阻。正是莫斯科的军民一心、同仇敌忾和浴血奋战,才让纳粹德国国防军第一次真正遭遇失败,但苏联方面也付出了骇人的沉重代价。苏联人阻挡住了德国人的进攻势头,耗尽了他们的力量,并把他们赶到了距离苏联首都城墙数百英里之外的地方。尽管后来德军于1942年夏季在俄国南方平原地区取得了更加耀眼的胜利,但是许多德国人的心里已经十分清楚,莫斯科保卫战即便不是战争尾声的开始,也一定是战争开始阶段的结束。

从1941年9月到1942年4月,莫斯科保卫战持续打了6个月。为了保卫家园,苏联红军牺牲了90多万人,大大超过了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伤亡人数,是英国和美国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伤亡人数的总和。

《莫斯科1941》根据广泛的调研和访谈,并通过展示令人震撼的照片及解密资料综合描绘了战争中一座伟大城市的真实状况,叙述了普通市民、士兵、政治家、知识分子、作家、艺术家、舞蹈家、学生以及农民在那段惨不忍睹的“围城”日子里的种种思考与表现。此外,《莫斯科1941》还细腻勾画了斯大林及其将军们的形象,描写了他们如何从灾难中振作起来,不惜一切代价为后来四年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的。

如果以涉及人数多寡为标准,莫斯科保卫战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因而也是历史上最大的一场战役。双方投入的官兵人数超过了700万,而相比之下,1942年在斯大林格勒的参战人员为400万,1943年在库尔斯克的参战人员为200万,1945年攻克柏林的参战人员为350万。在西欧和非洲,没有任何一场战役达到过这样一个规模。

读《莫斯科1941》,不能不让我们联想到当年拿破仑时代的老兵们在穿越这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时的情景:夏季高温难忍,袭人的酷暑热浪使战士们纷纷晕倒,而战车在行进中扬起的尘土有时弥漫得遮天蔽日,太阳成了一只暗红色的圆盘,每支连队必须在前面擂起战鼓,防止队伍后面的人迷路。飞扬的尘土下,拿破仑成千上万匹战马和士兵曾毙命于此。

当年拿破仑的军队吃尽了俄罗斯独有的恶劣气候的苦头,最终被彻底吞噬在俄罗斯风雪弥漫、冰天雪地的广阔原野中。希特勒军队这一次又是沿着当年拿破仑入侵的路线一路杀来,结果也是一样的残酷。

事实上,他们已经打入了莫斯科,甚至已经看见克里姆林宫的尖顶了,可是,在莫斯科军民的奋力抵抗下,在冬季到来的时候,他们的结果只能是葬身于冰雪之中,也有一部分德国军队确实进了莫斯科,但他们是被苏联红军看押着,举着双手走进莫斯科的。

认真读了《莫斯科1941》后,我认为该书有以下主要的看点:

1)通过阅读此书,我们能够从深层窥见人类在战争最危机的状况下心灵深处的嬗变和人们在生死抉择面前的思考与决定等真实表现。

2)即便是在那样危机的情况下,斯大林仍未停止对内的侵扎与残杀,不但把许多著名的军事将领以各种罪名处以死刑,对知识分子阶层的迫害与杀戮也一样的残酷无情---目的只有一个:维护和确保自己说一不二的统治地位。

1934年12月1日基洛夫事件以后到1938年秋苏联展开了“大清洗”,在这次运动中,共有3.5万名军官被镇压,其中包括高级军官的80%,元帅的五分之三,涉及所有的军区司令和绝大部分集团军司令;第一批被授予元帅军衔的5人中,有图哈切夫斯基、叶柳赫尔、叶戈罗夫3人被处死;15名集团军司令中,也有13名被杀;85名军长中,有57人被处决;159名师长,110名被处决;4万多名营级以上高中级军官遭到迫害。

肃反运动的后果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这场政治运动给苏联社会造成了严重创伤,各个领域的社会精华均受到摧残,人们在生命安全和行动自由得不到法律保护的环境中精神受到极大压抑,而且,在保安机构滥用非法刑讯手段和特务手段的情况下,诬告、假供盛行,人格被扭曲,社会道德水平严重滑坡,其消极影响祸及几代人。

在肃反运动中,滥捕无辜的行动大都在深夜进行,人人自危,风声鹤唳,神经高度紧张,生怕夜间有人敲自己家门。许多住在高楼上的人为免遭被捕后的严刑拷打和侮辱,在秘密警察敲门时,便纵身跳下,以死相抗。

这场运动最终确立了高度中央集权体制的极端形式--斯大林个人专制。由于用持续数年的大规模镇压清除了从老布尔什维克到年轻一代干部中可能构成对自己权力挑战的对象,特别是整肃了在十七大上流露不满的代表和中央委员会,斯大林终于稳固了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登上了权力金字塔的顶端。

更为可悲的是,就在战争迫在眉睫的1941年,斯大林仍未停止打击异己和大清洗,6月的清洗是斯大林一系列最不明智的行动之一。正值战备时期,却大肆逮捕高级军官,这种行为就更显得愚蠢,这次的清洗中大约有300人被捕,其中有20人是苏联最高军事奖章---“苏联英雄金星奖章”的获得者。

深受多疑症折磨的斯大林,怀疑他的军事将领正在把军事机密出卖给德国人,还怀疑有人要阴谋发动军事政变,为此,斯大林非常关注这场清洗运动。所有官员都吓破了胆。大规模的恐怖镇压给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障碍。由于成千上万的干部被镇压,生产在无组织状态下进行,因此1937年到1939年连续二年钢铁产量处于停滞状态,以至于在1941年6月22日,苏联红军因缺乏有实战经验的将领而无法实施有效的战前准备与战时抵抗,未等斯大林制订好先发制人的打击计划,希特勒已经动手,德军的闪电战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了俄罗斯大地,取得了快速出击的胜利,上千架苏联飞机被炸毁,数十万红军战士被俘虏。

3)苏德战争爆发之初,强大的苏军损失十分惨重,对此世人疑惑不解。然而,真实的史实证明了,这都是由于斯大林判断与决策的失误所造成的---直到最后一刻,斯大林还坚持认为希特勒不可能背弃“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更不不相信希特勒会孤注一掷---所以,斯大林命令前线的数个集团军不得随意“挑衅”开枪,如由此引起争端和后果将严惩不怠。其直接后果是,当纳粹的军队全面进攻苏联开始时,军队仍然不敢抵抗,各个部队之间的联络也陷入混乱,以致让德国军队打得溃不成军,损失惨重,仅仅在战争开始的几天内,苏联红军就被德国军队俘虏了60万人。

事实上,斯大林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情报机构,那些情报人员不是为钱,而是为了理想从事着情报工作的。他们曾多次报告说,德国正在谋划大举进攻苏联,可斯大林就是不相信情报人员的话。就像任何人都会背叛自己的上司一样,斯大林坚信,别人也同样会背叛自己--特别是这些以“撒谎”为职业的间谍。从客观角度出发,他的这种不信任也是有道理的:情报人员们几个月前就一直在报告德国要入侵苏联,但每一次警告都没有得到证实。

1941年4月3日,英国首相丘吉尔送给斯大林一份秘密情报,提醒斯大林,德国即将入侵苏联。但由于丘吉尔一直是一个立场坚定的反共分子,他的警告更让人怀疑其动机。斯大林同样也怀疑来自其他西方国家的警告。所有这些人都有他们自己的小算盘,斯大林最不想做的事,就是在他没有准备好之前与德国发生战争。

4)没有人不惧怕战争,没有人是真的不怕死的。在纳粹军队就要打入莫斯科的前夕,成千上万的苏联布尔什维克(共产党员)都偷偷地把党证烧掉,因为他们听说希特勒已授权德国军队,对证明是共产党员的苏联人一律格杀勿论。苏联秘密警察头子贝利亚气得大喊:“这简直是背叛,必须处以极刑...”就那也没用,能逃跑的都卷起家中的细软,携家带口地向后方逃跑了。当然,也有不少终于祖国,誓与莫斯科共存亡的人们--主要是青年学生、工人和知识分子--他们以鲜血和生命报效了自己的祖国,保卫了自己的家园。

5)莫斯科遭到围困前夕,苏联的党政部门有组织、有计划地将不少艺术家、作家、演员等疏散到了后方,可是,为了那次向全世界证实“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的红场大阅兵时,竟然不惜代价地将许多艺术家、歌唱家从后方专门调回莫斯科大剧院做专场表演。

6)一些知识分子---特别是作家与诗人,他们在残酷的战争中自杀了---著名的女诗人茨维塔耶娃就是最好的例证---令人震惊的是,他们自杀的原因并不是由于自身受到了无法逃脱的危险,而是他们的心灵再也无法承受他们亲眼所见的残酷与悲哀,比如,亲人都战死了,比如亲眼看到了成千上万受伤的士兵得不到及时的救护而齐声哀嚎---那哀号声比大海浪潮的巨响更使人心胆俱裂---由此我才真正体会到并懂得了:人的肉体可以承受的,心灵却未必能够承受。如果我也身临其境,亲眼看到了那种场面,我一样不敢保证自己还会有继续活下去的勇气---而在那种时候,自杀死亡就成了唯一的解脱之路。

7)阅读《莫斯科1941》,我们能够获得其它描写二战的全景式历史、文学和传记中无法得到的重要信息与来自“克格勃”最新解密资料的真实史实。

8)另一个奇迹是关于莫斯科的地下铁路。即便在二战最危机、莫斯科被德国军队围城的状况下,莫斯科那个雄伟浩瀚的、充满艺术氛围的、堪称世界上最宏伟美丽的地铁的续建与扩建始终没有停止。而莫斯科庞大的地铁系统在二战中---特别在莫斯科保卫战期间---在为伤病员提供庇护、治疗和被轰炸期间为市民作为防控掩体开放,以及一些重要物资的储备等方面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时代周刊》的Michael Binyon对该书的评论是:“作者像一位来自时光彼端的使者,在47年之后以作家的笔触,细致入微地向我们展示了当年他服役的那座城市中所经历的一段岁月:痛苦折磨、欺骗迷惑、勇敢雄壮却又混乱不堪……这是一个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研究。”

《莫斯科1941》的作者罗德里克·布雷思韦特于1952—1955年在剑桥、1972—1973年在牛津学习俄语。1955—1992年,他在外交部工作,分别驻扎过雅加达、华沙、罗马、布鲁塞尔和华盛顿;1963—1966年,在莫斯科工作;1988—1992年罗德里克再次回到莫斯科担任大使。从那时起,他同时还担任外交大臣约翰·梅杰的外交政策顾问、德意志银行的高级顾问和皇家音乐学院(Royal Academy of Music)董事长。目前,罗德里克担任莫斯科政治学院的董事长。其先前的著作《越过莫斯科河》(Across the Moscow River,2002)讲述的是他在俄国的生活和苏联的解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