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我的眼睛里,世界就是一座博物馆

这是一个博物馆里的励志故事:第一次讲解就“先是嘴哆嗦,后是腿抽筋”.........后来成为优秀讲解员和研究员。

这是一席情感浓浓的肺腑之言:感谢我遇到的所有的观众,感谢一路上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这更是一篇关于讲解工作的深度好文:作者是一个“长得不帅,却又不知道自己不帅”的老讲解员,他完美演绎了一个文博人的坚守与情怀!

感恩博物馆,你让我看见

--纪念5.18 国际博物馆日--

/  赵学东  /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表达一个老讲解员对博物馆的感恩之情,感恩他将一个毛头小伙子变成了一个活在看见里,用心灵发现生活、品味生活、热爱并创造生活、传播文化的人。

博物馆教会了我“看见”

如同母校一样,内蒙古博物馆是我的母馆。高尔基写过一本书叫做《我的大学》,那么博物馆就是我的大学。

在这所大学里,度过了我的青年和中年时代,我从一个坐在门口的检票员变成了一名讲解员。三十多年来,博物馆教会了我很多知识,概括起来两个字,叫做"看见"。

我说的"看见",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强刺激在人眼目中的反映——一部大片、一顿大餐等,而是看见生活中看似平淡,常被人们的经验抵挡、熟视无睹、隐藏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同样能打动人心的秘密和美。

因为这种看见,我的眼睛逐渐从劳苦愁烦中解脱出来,转向对真、善、美的追求;

因为这种看见,我的眼睛充满好奇,活在不断发现、不断探究的日子里,心中有盲人作家海.伦凯勒重见光明时的震撼;

因为这种看见,我活在丰富多彩、有创造力的生活里,每一次讲解、讲课,甚至发一篇微信,都不是一次简单的重复,而是与创造者同行,用激情诠释记忆、解读生活。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源于三十四年前我走进了这座博物馆,遇到了我生命中许许多多的贵人,他们让我看见,教我怎样看见,并将这种看见延伸到生活中去,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感悟活着的意义。

幸运地当上了临时讲解员

1感谢我的父母,将我生在内蒙古博物馆斜对面的平房里,我童年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围着这座博物馆度过的。

感谢我的老同学李培生,高中一毕业就帮我介绍了这份工作,在我熟悉的博物馆门口检票。

当时我的目的很单纯,博物馆里的外宾多,我可以利用工作之便和他们聊天,练习口语,等假期一过再去考学。

那时候我的理想很多,没打算永远守在这个地方,靠把门收票过日子(请原谅我当时的偏见)。

受博物馆传统模式的影响,那时的群工部很注重讲解员的外在形象,普通话要标准,声音要洪亮,女孩儿要漂亮,男孩儿要帅。

我长得不帅,却又不知道自己不帅,几次毛遂自荐都被婉言谢绝了

好在外国人不觉得我丑,我常常利用空余时间跑到展厅里和他们聊天,试着给他们讲解,学一个新词就用一个新词。先是磕磕巴巴,后来越来越流利,古生物讲完了再讲历史和民俗。

那时候,我陶醉于我能和外国人说外国话而被周围人投来羡慕的目光,背单词的动力越来越大。

1983年某月,正赶上博物馆中厅举办临时展览,不知是缺人手还是人家老讲解员不愿意背新词,毛遂自荐之后,我幸运地当上了临时讲解员,走上了讲解的岗位。

第一次讲解演砸了

我第一个讲解的展览是"乌兰牧骑图片展",究竟什么是乌兰牧骑,乌兰牧骑做了哪些工作,为什么要举办这个展览等等,我都不十分清楚,更谈不上看见,只大体知道这是草原上的一支流动演出队,为不少偏远地区的牧民演出。

受传统讲解方式的影响,我注重如何把讲解词一字不落地背下来,再如何不露背诵痕迹地声情并茂地"讲"给观众。

说实话,我的胆量足够,敢在众人面前说话,只是嘴和腿不给力。

开幕式的那天,背得滚瓜烂熟的词儿一上台就变了味儿,一个磕巴打下来后面全乱了,先是嘴哆嗦,后是腿抽筋,连站都站不稳了。

幸亏后一部分在楼上,我急忙把观众交给了另一位讲解员,躲在墙角里让心脏慢慢静下来。

好的讲解员是夸出来

可能是受我父亲的影响吧,我不甘心停留在失败的起跑线上,也因为新来的秦始皇兵马俑展吸引了我,我又一次毛遂自荐。

感谢博物馆群工部张萍主任和史馨梅主任,如果没有她们的支持,我可能永远都与讲解无缘。

那一天,我成功地当上了兵马俑的讲解员,在众人面前讲解秦俑的故事。

结合上一次的教训,这一次我没有完全按讲解词走(当时也没有讲解词,只是一本小册子和一个展览大纲),而是紧跟在秦俑馆王老师的后面一边帮他布展一边反复咨询。

下班后直奔图书馆,在《史记》里找资料,在兵马俑的前面加了不少历史背景,帮助观众了解秦始皇、秦陵以及始皇入葬的全过程。

那一天,我独自驾驶着观众这艘大船,开始按照我指挥的航线行驶了,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和骄傲。

现在回想起来,我那时候的讲解是那么稚嫩,由于看不到隐藏在兵马俑当中的魅力,单靠文字材料里给出的一些概念机械地加以背诵,加上自己不懂艺术,缺乏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分析作品,常常按照自己的喜好挑选其中的内容进行讲解,把大量精力放在语言表达上,许多隐藏于兵马俑之中的美和奥秘没有揭示出来。

好在兵马俑自身的震撼力救了我,大部分观众又都是外行,给我的掌声仍然十分热烈。

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其实好讲解员也是夸出来的,观众的掌声和他们求知的眼睛是我爱上这门事业的源泉。一个把门收票的高中生,一时被派上用场,揽兵马俑及兵马俑背后无数人辛勤劳动的荣光于一身,对我来说,这是多么大的荣耀,为赢得这掌声,我一天至少要讲十二场。

那天下班后,街上的大喇叭传来了童自荣的声音(我那时的偶像,曾为电影《佐罗》配音),仔细一听,正在讲兵马俑,再一听,天哪,是我的声音,想起那天有位记者到展厅里采访过我。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陶醉在自己的声音上,我以观众夸我具有"磁性般的声音"而自豪。

转正那年差点当了木匠

感谢内蒙古博物馆的张全双馆长,1983年6月,我顶替母亲的岗位成了正式工,被分配在呼市建筑公司当木匠。

如果没有陈列部武广生主任将我要离开的消息告诉给他,如果张馆长没有骑着自行车亲自到文化厅要人,我可能还在呼市建筑公司当木匠。

当木匠也不要紧,就怕我这一辈子眼里只有墨斗,而看不见远处的风景。

感谢内蒙古博物馆的苏俊馆长和吴焕茹副馆长,如果他们没有派我到北京参观学习,送我到师大进修外语,可能我还不会坚定我的讲解之路,也体会不到周围人上大学、读研究生的味道。

从我转正的那年开始,博物馆给了我许许多多参加巡展和学习的机会,让我一下子从井底爬到井口,懂得原来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看见过去、反省自我、接受文明的重要窗口: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阵地,讲解员和学校的老师一样,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使命。

美女讲解员激励我向前

除了听课,我们还参观许许多多博物馆,看见了那么多原来不曾看见的美,其中最难忘的是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军事博物馆。

军事博物馆给我们讲解的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军人,可能是气质压倒内容的缘故吧,说实话,她讲了些什么我记不太清楚了,只记得她声音优美、语言流畅、气质淳朴高雅、仪态落落大方,尤其是座谈会上,她坐在后排一言不发,给人一种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美感。

从那时起,我仿佛看到了讲解工作的魅力,立志要做一个像她一样在台上过硬、在台下默默无闻的人。

另一位是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德永华,他的形象与我不相上下,但他的讲解让我们全部室的讲解员倾倒,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水排的解读,集讲解、演示、互动、朗诵于一体,让我直观地看到隐藏于这个传统工具中劳动人民智慧的美,我记住水排的同时也记住了这个文化的传播者。

临走时,我幼稚地对他说: 我会努力的,一定要超过你!

现在回头看,超没超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成了我学习的榜样和奋斗的目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激励我向前。

国外学习打开了另一扇窗户

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的时候,我开始讲解古生物化石陈列,那时候的我很注重讲解词的通俗和优美,自学了“生物是怎样进化而来的”课程,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编写了适合于大多数观众理解的讲解词,有些部分至今还在使用。

感谢博物馆,感谢观众! 他让我爱上的古生物,爱上了恐龙,并从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多多少少看到了动植物身上隐藏的秘密,以及他们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将视线从恐龙化石延伸到大自然、延伸到人、延伸到现实生活。

那时候,虽说讲解员离展品只有一步之遥,但是一层玻璃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我们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文物,只好在理论和故事上做文章,于是,我和大部分讲解员一样,讲道理多于讲文物,讲故事多于讲内容。

感谢内蒙古博物馆邵清隆馆长,如果没有他派我到日本、韩国、比利时、埃及等国家工作学习,可能我依旧是井口之蛙,只能看见眼前的一点点,看不见在异国他乡,同样为了生活,却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形成多姿多彩的文化风格。

在那里,我看到原来博物馆不总是板着面孔,它还可以多种多样,比如恐龙会叫,大陆能漂移,就连泡菜、玩具也能办个博物馆,陈列方式和教育渠道是那样的丰富多彩。

只可悲我先前学到的知识大多都是被灌进来的,既单一又缺乏实践,难以在现实里激活,面对许许多多熟悉但又陌生的艺术品,只好模仿着别人的震撼而“震撼”,用假看的办法去“欣赏”,用摆拍的模式去“捆绑”,捆绑那些巨大的、著名的、神秘的,好回来在国人面前炫耀。

由于看不见,不知有多少更为震撼的美和秘密被我所错过。

感谢邵馆长,派我担任中比联合恐龙考察团的随团翻译兼队员,从1996年至2001年,先后六次跟随这支队伍跑遍内蒙古所有有恐龙的地方,第一次近距离地与恐龙化石打交道。

记得我刚到恐龙遗址,发现一块白白的骨头,惊喜地拿给比利时队员乔治看,他笑了笑,说这是现生的动物的骨头,刚死不久。讲了这么多年恐龙居然出这样的笑话,我趴在地上认真地挖,仔细地学。

从野外回来的我再也不是原来的我,我将自己看见的东西融到我的讲解词里,以前我是用嘴讲,现在我是用心讲,确切地说,我是用来自于戈壁滩上的激情讲。

感谢满勇副馆长,敢把重要的讲解任务交给我,让我在闪光灯里为VIP领航。

好的讲解究竟是什么样的?

1997年派我去河南参加全国讲解员讲解比赛,若不是那次比赛,可能我不会开始思考,究竟什么是讲解艺术。

我知道,一个优秀的讲解员是对讲解内容的理解与把握,随时根据观众的需要变化讲解内容与讲解形式。为了出奇制胜,预赛之后,我连夜修改了我的部分讲解稿,由于心理素质差,加上连续一天一夜没有合眼,结果,临场的一声咳嗽把我的一等奖咳没了,抱着个二等奖回到了内蒙古。

一个月后我撰文《97全国文物系统讲解员讲解比赛之后的思考》,就讲解比赛重视外在轻视内在的错误倾向谈了自己的看法,并沿着这个思路撰写了《物在灵府,不在耳目—谈讲解员的假讲现象》等文章。

我认为真正的讲解是看见之后的感动,是感动之后的表达,是表达之后的传递。如果你没有将真知传递给观众,就没有实现你的教育目标,如同你的子弹没有击中靶心,留给观众的只是一个声音。

于是在我的认识里,先前看中的所谓年轻漂亮、磁性般的声音,仪态仪表,咳嗽与否,都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讲解者传递了什么,观众看见与否,看见之后收获了什么。

一下子和生活联系起来

感谢博物馆,1997年,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通过社会招聘,一股新生力量加入到内蒙古博物馆宣教部的行列,博物馆的宣教队伍步入年轻化、正规化。

有了看见就会有创造,1997年我将恐龙墓地看见的秘密搬到了大窑村,撰写了“青少年大窑遗址古人类科学考察”策划书。

感谢乔玉光馆长,为了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他同意了我的策划报告,并亲自率领年轻人首次推出了青少年大窑文化科学考察夏令营,带着大、中、小学生走进古人类文化遗,近距离了解地层与石器、地层与化石之间的关系,体会人类制作石器的全过程。

1988年,在大窑文化知识竞赛的基础上,我们推出了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品牌活动—大、中、小学生欢乐大课堂智力竞赛、综合实践课等教育项目,力求通过互动、竞赛的方式传播知识。

感谢内蒙古文化厅刘兆和厅长,在他的推荐下,2005年我被内蒙古博物馆破格评为副研究员,这在当时是不多见的。

在学与用的结合中,我的视野逐渐扩展,讲解范围也从原来的恐龙厅过渡到历史厅、民俗厅。

在讲解和策划中,慢慢悟出许多道理,我的眼睛逐渐从恐龙化石和人类遗存里看到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感谢2013年国际博物馆日,它推出的主题是"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

为了撰写《与创造者同行 用激情诠释记忆》,我打破经验的束缚,第一次有意识地走进庄稼地,在博物馆的墙垣外面寻找博物馆的影子,在动态的过程中观察传统的农业工具耧车,并驱赶骡马体验摇耧播种的全过程,看隐藏在记忆中的奥秘和美。

不摇不知道,一摇吓一跳,我被震撼了,仿佛跨越时空看到了耧车后面一代又一代劳动者辛勤劳作的身影,看到了隐藏在的耧车里劳动人民的创造力。

博物馆力求通过各种媒介还原一个农耕文化,而这里恰恰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博物馆、动态中的博物馆、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博物馆。

我的思想一下子和生活联系在了一起,并由此引发出更多的看见。

那些日子里,我用传统磨盘做豆腐,感悟豆腐从黄豆中脱颖而出的震撼;我用粟熬粥、用黍子蒸糕,体会博物馆藏品由鬲变甗的全过程。

我不再定睛于某个点,而是透过微观看宏观,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现在看过去,感悟北方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样是衣食住行,农耕与游牧有什么不同,中国与世界有什么不同,今天和昨天、横的和纵的,等等等等,究竟有什么不同。

人就是这样,尝到过一次甜头后,形成好的经验,便渴望尝试第二次、第三次,逐渐过上了看得见的生活,眼睛也由民俗引向了建筑、工业、自然、科学,甚至在石头里找到了美,什么是火成岩,什么是沉积岩,什么是变质岩,它们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何关联等等。

我们的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我的兴趣点像喷出的火焰,越烧越旺,并在燃烧中看见自己知识的匮乏,恨不得走进小学课堂重学一遍,从《十万个为什么》学起。

冷静下来后,我开始思考,为什么当初我坐在课堂里学这些知识的时候没有这么浓厚的兴趣?照理好奇是一个人的本能,我的好奇哪里去了?

我在思考中常常问自己,我们的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周围有太多的西西弗斯,因为看不见,把一辈子当一天过,机械地重复每一天;

我们周围有太多的糊涂官,因为看不见,下令把古迹拆了,说"给你盖个新的";

我们周围有太多的所谓高学历者,因为看不见,道理谈得很深,却从不跟生活建构,活在云彩里;

我们周围有太多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因为看不见,只在课堂上传,只在展厅里讲,离开这两个地方,知是知,行是行,永远不合一;

我们周围有太多的旅游者,因为看不见,除了上车睡觉就是下车拍照,那么多的震撼从身边溜走,十个桃子只捡了一个。

世界就是一座博物馆

人们常说博物馆是学校的第二课堂,不,我们不是,我们不是学校可有可无的附属,我们是学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其技而动其心、增其识而开其智的立体课堂。

实践出真知,有围墙是博物馆,没有围墙也是博物馆,不走进这个博物馆,让知行真正合一,就不会有真知,没有真知,就不会有真情,没有真情,就不会有真心。

今天,在我的眼睛里,世界就是一座博物馆,每一组展项和展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有它的源头和发展脉络,有的藏在大自然,有的运行于生活里,有的就站在我们身边。

不在于你学了多少,而在于你是否看见。 虽然我看见的并不多,却因为每一次看见而激动,我的眼睛逐渐明亮起来,从先前注重形式逐渐过渡到追求内容,有一种抑制不住的表达欲从我的讲解里流淌出来,在自然、历史、民俗文化的长河里与观众一起捕捉真、善、美,揭示隐藏在自然和人类记忆里的无穷奥秘。

因为看见了,我的兴趣变得更加宽泛了,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富有创造力了;我活在愉快的工作状态里,有一种为人服务的快乐天天陪伴着我!

感谢内蒙古博物馆,感谢我遇到的所有的观众,感谢一路上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感恩所有教会我看见的人!

2017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是所有博物馆人的节日,也是我的节日,祝大家节日快乐!

作者单位:内蒙古博物院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