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到底是一种什么病?
如果上网搜索,有关肝血管瘤的内容还真不少。那些“专家”们都认为,肝血管瘤是一种肝内良性肿瘤,大多数属海绵状血管瘤。其实,这是一种“将错就错”的说法,并不“精准”。所谓“肿瘤”,是指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异常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它一定是由与正常细胞有所不同的“肿瘤细胞”构成的。即肿瘤细胞由正常细胞变异而来,这种变异的程度越大,往往代表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而肝血管瘤只是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找不到与正常细胞有区别的肿瘤细胞,所以它并非真正的肿瘤,而是一团杂乱交织的畸形血管而已。体内许多部位可出现畸形血管,可含有不同比例的动脉、静脉及淋巴管等结构,属于先天性疾病。海绵状血管瘤基本上是一团静脉畸形,缺乏动脉成分,所以瘤内的血流也比较慢。
肝血管瘤示意图
肝血管瘤的危害大吗?
既然肝血管瘤并不是肿瘤,那么它也就不存在恶变成恶性肿瘤的风险。同时,许多肝血管瘤有自限倾向,即可长期保持在5公分以下,对人体的健康不构成直接威胁,通常也没有症状。然而,部分肝血管瘤有不断发展的趋势,而且表现为团块状的肿瘤形态,也就不怪很多人甚至是专业刊物上也容忍继续将其称为“肝血管瘤”了。这些有增大趋势的血管瘤,可能会长到10公分以上,极个别可能达30公分以上。这么大的“瘤”当然就会压迫肝内胆管、血管甚至周边脏器,从而影响其正常功能的发挥了。所以,大的血管瘤可有肝区胀痛、胃区饱满、消化不良等症状,巨大的血管瘤(特别是靠近肝包膜)还存在破裂的风险,有可能因腹腔大出血而威胁生命。个别病人因血管瘤巨大伴有动静脉瘘形成,还可影响血液循环、回心血量增多,导致心力衰竭。
肝血管瘤介入术后可硬化萎陷
其实我个人觉得,值得特别关注的"危害“是:1.将肝血管瘤认同为肿瘤而整天忧心忡忡,导致类似抑郁的状态;2.认为肝血管瘤没有危害而放弃体检复查,从而漏诊肝癌或导致肝血管瘤破裂等严重后果。
如何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首先是要重视影像诊断和鉴别。一般来说,肝血管瘤多是在体检肝胆B超时发现的,而对于表现不太典型的肝血管瘤来说,单靠超声检查常常难以与”肝癌“等肝内恶性肿瘤相鉴别。还有的时候,肝癌与肝内血管瘤可以同时并存,这样鉴别起来就更困难了。
肝血管瘤与肝癌CT对比
那怎么办?当然是继续检查,CT、MRI就有很多办法来鉴别,比如增强扫描、多种序列或特异性对比剂等,还可结合甲胎蛋白(AFP)、肝功能等化验检查来分析,基本上不必采取穿刺活检等有创方法来鉴别肝血管瘤。然后可以每半年或一年体检复查一次,观察其发展动态,避免漏诊肝癌等恶性病变就可以了,一旦发现有特别的变化,再请专业医生分析判断,商量下一步的诊疗措施即可,不必整天提心吊胆,自己吓自己。
肝血管瘤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1.有关内科药物治疗:目前还没有发现有什么中、西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前面也说过,大部分肝血管瘤是没有明显进展趋势的,不必要特别治疗,完全可以与人长期“和平共处”,所以没有必要吃什么药,而吃药也没有办法控制或消灭肝血管瘤。2.有关外科手术切除:外科切下来当然没有问题,关键是没有必要。对于比较大的血管瘤,外科切除的创伤也大。还有不少肝血管瘤是多发甚至全肝都是,没有什么边界,这样切下来就得不偿失了。所以,目前对于肝血管瘤的外科手术切除,基本上可算是可以淘汰的陈旧方式了。3.介入治疗是值得推荐的新办法:对于有不适症状、肿瘤较大(如大于5厘米)或靠近包膜有破裂风险的肝血管瘤,应采取介入治疗予以解决。介入治疗属于微创手术,不须开刀,只需要插条细小的导管到肝内动脉,对畸形血管团进行栓塞硬化,基本上一次简单操作就可解决问题,即方便安全,又快捷有效。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红箭为病灶,蓝箭为导管头
巨大肝血管瘤介入治疗
是说肝脏外科手术被淘汰了吗?
完全不是这个意思哟!现在有些人不会认真看文章、听发言,容易断章取义,也是挺让人害怕的。所以,我要多说几句,以免又再现新的误区。
肝脏外科手术仍然非常有价值,与介入诊疗可以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我前面的意思,只是说在确诊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采取外科手术来切除肝血管瘤。但假如,发现某个“肝血管瘤”表现很不典型,甚至出现AFP升高,无法排除恶性肿瘤者,那么,采取外科手术的办法将其切下来,再进行病理分析,就不失为一种可行性方案。
切下来的肝血管瘤标本、左上为病理图片
本文根据以下两本科普书籍的相关内容整合修改而成
巧用光和影,病魔难遁形
影像让“看病”变得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