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家用药法《汇编》
﹀
﹀
﹀
1、汪昂说:“以颠顶之上,惟风药可到也”。
2、润燥必以甘(甘味药),甘以润之,破结必以苦,苦以泻之。
3、唐容川说:“脏腑各有主气各有经脉,业医不知脏腑,则病原莫辨,用药无方”。
4、古人云: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其实丹参一药,祛瘀甚佳,养血作用较为薄弱。
5、疾病与用药:病轻药亦轻,病重药亦重,病轻药重,反伤正气;病重药轻贻误时机;例红花欲养血时,用量宜小,红花欲破血时,用量宜大;
6、若屡用清热药,而热不退,王冰说:“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当改用滋阴壮水之法。阴复则热自退。
7、治血虚发热,切记用散表清热之剂。血虚发热以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为辨证要点。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虚热自除。
8、医言:“一分发热,一分邪在”应以祛邪为主,但必须考虑“热伤阴”的可能,在病邪处于劣势时,(次要地位时)要及时养阴。
9、用寒凉药清热为主,治疗热病。加用热药,只是为了消除寒热的格拒现象,不是以热制热。故用量宜轻宜少,若用量主次不分,便有失“反左”原意。
10、原气素弱之人,药虽外行气从中妥,轻者半出不出留连为困,重者亦随元气缩入,发热无休。。。所以虚弱之体,必用人参三五七分,入表药中以助元气,以为驱邪之主,使邪气 得药,一涌而出,全非补养之意也。
11、“病在上,治法宜缓。”如止咳润肺药,凡性味有偏,多用蜜炙法。以达性味薄,而缓的要求。如病在胸膈时,治宜甘缓之。缓则治其本,法本须渐,由期量变而达质变。
12、心为阳中之阳,可用大苦大寒,以清心火;肺为阳中之阴,宜照顾其阴部分,也可用养阴生津药退热。心肺同为阳脏,心有热可影响肺,肺有热可兼用清心药,帮助退除。
13、心中发热,酌加生地、天冬各数钱;人参补性力多上行与赭石并用,则力专下注。赭石重坠之性,佐龙骨牡蛎,善潜阳。
14、用药利弊论:药有气味厚薄,归经主治,脏腑有喜恶不同,药可胜病又可致病。如苦寒药,有清热燥湿之功。但寒易伤阳,苦燥伤阴之弊。合理配伍,精当取量,实为关键。用药 物补泻,必须结合脏器喜恶、病变性质、药物气味。必须用时应与健脾助消化药同用。
15、黄文东认为,用药以轻灵为主,既使用补益药时,往往加入陈皮、木香灵动之品,以助运化。陈皮理气、木香醒脾。
16、补阳剂中,常配滋阴药,有助补虚扶阳,使阴有所依,不致耗伤阴精;补阴剂中,加入补阳药,可阴阳兼顾,又能很好发挥补阴作用;
17、补阴药大多甘寒滋腻,久服易败胃,或内伤中阳,必要时配醒脾和胃之品;不易消化,凡脾肾阳虚,食欲不振,腹满便溏者不宜。
18、补气药与行气药并用,补血药与活血药相伍,动静结合补而不滞,药性温中兼凉;如气血两亏,阴阳倶虚证候,用气血并补,或阴阳并补的方法。气能摄血,故常用于补血、止血时着重配用补气药。
19、补气药与助阳药,补血药和养阴药,往往是相须为用的;补血药,性多滋腻,有碍消化,对湿滞中焦,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不宜。
20、如柴胡用于解表退热,量宜大。疏肝解郁量适中;升阳举陷量宜轻。辨证用药,是临床的重要依据。
21、凡芳香之品能开通关窍。急救时往往用之,但耗散真气应适可而止。对元气不足,及阴液亏耗者,更须慎用。芳香药,多系辛温开散之品,故不宜用于元气不足者。朱丹溪说:“积温成热,香窜耗气。”又有伤阴劫液之弊,所以,阴液亏耗者亦应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