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苏记】广东惠州朝云墓:最合东坡(上)

熙宁七年,东坡37岁时,在这年的九月,纳王朝云为侍妾,这年朝云12岁。关于王朝云的身世,孔凡礼所著《苏轼年谱》中说:“《燕石斋补》谓朝云乃名妓,苏轼爱幸之,纳为常侍 。”但是,孔凡礼认为“乃好事者附会”。想来孔先生说的在理,毕竟那时朝云方12岁,她在此前不太可能已经成为名妓。

然关于王朝云的情况,各种资料记载甚少,有些文献说她字子霞,是钱塘人。其实这点说法,都是本自朝云病逝后苏东坡为其所写墓志铭中的所言:“东坡先生侍妾曰朝云,字子霞,姓王氏,钱塘人。敏而好义,事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绍圣三年七月壬辰,卒于惠州,年三十四。八月庚申,葬之丰湖之上,栖禅山寺之东南。生子遁,未期而夭。盖常从比丘尼义冲学佛法,亦粗识大意。且死,诵《金刚经》四句偈以绝。铭曰:浮屠是瞻,伽蓝是依。如汝宿心,惟佛之归。”

孤山下的广场

由此文可知,东坡颇为喜爱王朝云聪明而懂得大义,她跟随东坡达23年之久,忠贞如一,可惜在朝云34岁时病逝于惠州。

其实东坡不仅朝云一位妾,他在《朝云》一诗的小序中自称:“予家有数妾,四五年相继辞去,独朝云者,随予南迁。因读《乐天集》,戏作此诗。朝云姓王氏,钱唐人。尝有子曰干儿,未期而夭云。”

东坡有几位妾,因为各种原因,东坡将这些妾陆续辞掉了,只留下朝云,而后带着她一路贬到了南方。如此说来,朝云是东坡最喜爱的一位妾。

孤山介绍牌

东坡何以如此喜欢朝云?《梁溪漫志》《调谑编》等许多文献都载有如下一件事:

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识见。”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坡捧腹笑。

这个故事流传甚广,除以上两个出处外,《尧山堂外纪》《青泥莲花记》《疑耀》等都有记载。某天东坡退朝后吃完了饭,拍着肚皮慢慢走,他问身边的几个女人,自己肚中有何物,众女纷纷拍马,有的说他有一肚子文章,有的说他满腹见识,但这些话东坡听过太多,觉得没什么新意。朝云则说,你一肚皮的不合时宜。东坡闻言捧腹大笑,可见朝云是最能解其心境者,难怪东坡被贬到黄州、惠州时都带着她。

拾阶而上

元丰六年九月,朝云为东坡生下了第四个儿子,在此前,东坡的原配王弗生下长子苏迈,继室王闰之生下次子苏迨和三子苏过。朝云所生的第四子取名苏遁,小名干儿。东坡晚年得子,当然很高兴,他在苏遁满月时举办了洗儿会。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说:“至满月大展洗儿会,亲宾咸集。浴儿毕,落胎发,遍谢座客,至宴享焉。”可见,北宋时的洗儿会颇为隆重,这也说明了东坡十分喜爱干儿。为此,他还写了首名为《洗儿戏作》的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此诗流传甚广,常常被人提及,后世大多将该诗解读为东坡的怀才不遇。东坡说正是自己的聪明才令他四处树敌,所以他希望干儿不要太聪明,只有这样才能无灾无难的步步高升做大官。

东坡店

可惜的是,转年七月,东坡接命前往汝州赴任,他带全家人乘船前往,当走到金陵时,苏遁病逝。东坡大感悲伤,他写了两首诗来哭苏遁,他在前一首诗中说:“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苏遁不到一岁时,其长相已经很像其父,这也是东坡喜爱苏遁的原因,他的早逝令东坡悲伤不已:“吾老常鲜欢,赖此一笑喜。忽然遭夺去,恶业我累尔。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尔。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

东坡晚年颇不得志,他自称很少有欢快之事,苏遁的出生让他为之欣喜,未成想,苏遁很快就离世了。东坡说这恐怕是自己所做的一些事连累到了儿子,以至于上天把苏遁收走了,他走入内室,已无抱儿之乐,令他老泪纵横。

东坡像

儿子的去世令朝云更为悲伤,苏轼在第二首诗中描绘道:“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故衣尚悬架,涨乳已流床。感此欲忘生,一卧终日僵。”

东坡在这段诗中描绘了朝云痛不欲生的情形,她甚至想随儿子而去。在东坡的劝慰下,朝云慢慢地平复了心情,之后的一些年,她把心思都用在了照顾东坡身上。后来东坡被贬到惠州时,朝云执意相从,元符元年岁末,东坡在儋州写了一首名为《和胡西曹示顾贼曹》的和陶诗,以此来怀念朝云。此诗的后半段为:

谁言此弱质,阅世观盛衰。

頩然疑薄怒,沃盥未可挥。

瘴雨吹蛮风,凋零岂容迟。

老人不解饮,短句余清悲。

介绍牌

东坡在此诗中隐括了《左传》中重耳的一段故事:“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匜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重耳收下了五位女子,其中一位给他捧着盆洗手,他洗完手后挥手让其离去。重耳不知道给其端盆洗手之人乃是秦穆公的女儿怀嬴,他的举措令怀嬴十分生气,她把重耳骂了一顿。东坡化用这个掌故,乃是说明他当年被贬为惠州时,认为那里生活会很艰苦,劝朝云不要跟他同去。朝云闻言很生气,想来她也骂了东坡,而后跟随他走了几千里来到了惠州。

在惠州期间,朝云在生活方面给东坡以很多的照顾,为此,东坡写了几首诗词赠给朝云。但是,按照李一冰在《苏东坡新传》中的说法,东坡为了学道,竟然没有与朝云同房:“学道有一难事,即须绝欲。苏轼自至岭南,虽有朝云随侍,他却坚守清净独睡的禁制。”何以有这种说法,李一冰在书中引用了东坡与张耒书中的所言:

某清净独居,一年有半尔。已有所觉,此理易晓无疑也。然绝欲,天下之难事也,殆似断肉。今使人一生食菜,必不肯。且断肉百日,似易听也,百日之后,复展百日,以及期年,几忘肉矣。但且立期展限,决有成也。已验之方,思以奉传,想识此意也。

目视前方

看来绝欲不容易,东坡也以之为难事,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为此,东坡在绍圣二年端午前一日为朝云填了首《殢人娇》词:

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碍。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

好事心肠,著人情态。闲窗下、敛云凝黛。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

朝云墓指示牌

李一冰说这首词化用了维摩诘的故事,当年维摩诘以一丈之室能容三万二千狮子座,室中有一天女,每次说法时,她就把天花散在诸菩萨身上,这些花纷纷坠落,只有大弟子身上的天花不坠落。天女说:“结习未尽,故花着身;结习尽者,花不着身。”东坡在此词中说:“散花何碍”,以此说明东坡很有信心接受天女的考验,故李一冰认为:“与朝云如此言,苏轼绝欲是真。”

也许是这个缘故吧,朝云有些小敏感,《瑯嬛记》中载:

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正悲秋,而汝又伤春矣。”遂罢。朝云不久抱疾而亡,子瞻终身不复听此词。

朝云墓前的亭台

绍圣二年秋的某天,东坡与朝云在惠州闲坐,此时绿叶渐落,东坡有了悲秋之感,他命朝云拿酒来,同时让朝云唱他以前写的《蝶恋花·花褪残红》一词。朝云轻了轻嗓子,还未唱出声已经泪流满面,东坡问她何谓悲伤,朝云说她最唱不了此词中的“天涯何处无芳草”一句。东坡闻言大笑,于是不再让朝云唱此词。后来朝云病逝后,东坡再没让他人唱过此词。

绍圣三年,惠州当地有瘟疫流行,朝云不幸染疫,于这年的七月五日病逝。东坡按照朝云的遗言,把她安葬在惠州西湖孤山栖禅寺松林中。

朝云雕像

关于朝云病逝前的状况,东坡在《答李端叔书》七中说:“朝云者,死于惠州久矣。别后学书,颇有楷法,临去诵《六如偈》以绝。葬之惠州栖禅寺,僧作亭覆之,榜曰六如亭。”

而今朝云墓仍然在惠州西湖边,2020年12月6日,我在惠州寻访,此程重要的寻访点之一就有朝云墓。沿着湖边一路向内走,在孤山脚下远远就看到了东坡的雕像。此山处在惠州西湖边,竟然也叫孤山,应当是本自杭州西湖边的那座孤山。

朝云墓介绍牌

沿着台阶一路上行,先于此瞻仰了东坡居士像,此像下方有一便利店,其名称为东坡店,可见此像乃是西湖边的地标之一,估计店老板告诉别人本店的方位时,一定会说:“在东坡像下方。”

朝云墓外观

东坡雕像旁有指示牌,按其所指,沿左边的路前行二十余米,可见山腰间有一块空地,该处就是朝云墓和六如亭。空地的右侧有一尊王朝云石雕像,旁边则是省级文保牌,以及朝云墓介绍牌。介绍牌的侧旁是六如亭。

(0)

相关推荐

  • 苏轼&王朝云:相知相伴二十载,不负如来不负卿

    公元 1096 年 6 月,惠州一间小屋内昏暗湿热,年近花甲的苏轼,满脸悲戚地守在侍妾王朝云的病榻旁. 此时朝云眼眶乌黑.唇色惨白,曾经的美娇娘,现已是气若游丝的风中残烛. 年初朝云生日时,苏轼还赞美 ...

  • 苏轼: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却只看到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却只看到烟,但总有一个人会努力地靠近你,透过烟雾,看到你内心的火焰,对苏轼来说,那个人名叫王朝云. 那日,苏轼与几位好友西湖游玩,宴饮时招来歌姬助兴,一曲舞罢,歌女入座侍 ...

  • 大江东去,留下一腔情深

    思悠悠,恨悠悠,此生此情几时休?纵观古今文人的许多爱情故事,感天动地,风流千古.唐宋五位诗人词家李商隐.苏轼.柳永.李清照.陆游.朱淑真,更堪称令人驰魂宕魄的旷世情种,他(她)们留下的篇篇爱情绝唱,成 ...

  • 李木生:在苏轼为王朝云所写文字中

    苏轼为王朝云写下如许多的文字,在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人中是十分罕见的.王朝云.苏东坡,都因为有了对方而成为幸运的人--尽管生途维艰.沟坎密布--因为这些文字就是他们爱情的见证.而他们化在生命中的相 ...

  • 又是一年清明至

    又是清明. 以往此时,我总会提醒我的学生们去惠州西湖走走,去看看孤山之上的那个女子,那个在苏轼最艰苦的时候一直陪在他身边而最后就长眠于此的女子--王朝云. 我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了王朝云与苏轼的故事,然 ...

  • 传诵千年的爱情

     王朝云,在苏东坡人生低谷给与陪伴的女人,不知是否是苏轼最爱的那个女人,但在苏轼心中占有无法言说的重要地位.相比于王弗.王闰之在生活上的细心体贴,王朝云应该是苏轼在精神方面的慰藉,是苏轼的红颜知己. ...

  • 150个古代女人是怎么搞定男人的——苏轼的红颜知己名妓王朝云

    一个能歌善舞.蕙质兰心的女子,本来只是歌舞班中普通的一员,却因大才子苏轼的青睐而在史书上留下众多褒扬的文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 ...

  • 苏轼写给朝云的二十二个字,寄托了他们知心达意的知己情

    作者/踪影 宋朝大诗人苏轼一生有三个女人先后成为他生命里的主角.其主角:先是他的发妻王弗,王弗知书达理,贤淑谦逊,与丈夫苏轼琴瑟相通.苏轼赞其"静而敏":再是继配妻子王润之,润之是 ...

  • 觅苏记·广东惠州:合江楼、嘉祐寺:三迁居所(下)韦力撰

    在正常情况下,被贬之官在贬地尽量少说话,更不会去参与和干涉当地的一些政令,因为言多必失,很可能给自己招来更大的祸,然东坡却不顾自身安危,他利用程之才的关系,为惠州当地解决了不少问题.对此,宋费衮在&l ...

  • 【觅苏记】广东惠州朝云墓:最合东坡(下)

    从外观看上去,六如亭乃新近翻建者,邹永祥等撰的<惠州文物志>上说:"历代都有维修.现在的四柱四角砖瓦亭为民国35年(1946)建,1984年8月修理:于此同时,朝云墓亦仿宋墓式样 ...

  • 【觅苏记】镇江金山寺:佛印留带(上)

    宋元祐四年六月,苏轼出知杭州,他赴任途中过润州,润州即今之镇江.苏轼在镇江游览了著名的金山寺,于此见到长老佛印,为此他写了二首七绝<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二首>: 病骨难堪玉带 ...

  • 【觅苏记】开封府:聪敏愚直(上)

    宋至和元年,礼部侍郎张方平出知益州,苏洵来到成都求见张方平,他呈上自己所写的<权书>和<衡论>等文章,张方平读后大为夸赞,立即写状给朝廷,保见苏洵任成都学官.但是朝廷的任状一直 ...

  • 【觅苏记】开封金明池:高处之寒(上)

    元祐七年八月,苏轼在扬州知府任上,他接到了朝廷的诰封,任命他为龙图阁学士.守兵部尚书兼侍读.此时的东坡已57岁,他对一些世事看得很透彻,故他立即给朝廷上书请辞,但未得到朝廷的批准,他在<任命兵部 ...

  • 【觅苏记】广东惠州:合江楼、嘉祐寺:三迁居所(下)

    在正常情况下,被贬之官在贬地尽量少说话,更不会去参与和干涉当地的一些政令,因为言多必失,很可能给自己招来更大的祸,然东坡却不顾自身安危,他利用程之才的关系,为惠州当地解决了不少问题.对此,宋费衮在&l ...

  • 【觅苏记】广东惠州:丰湖书院、苏东坡纪念馆、鳄湖:食美念生(下)

    广场之后有一座小山,此乃惠州孤山,沿着台阶上行,登孤山顶,该处建有东坡纪念馆.按照吴定贤所写<千秋留胜迹,万古仰高风--东坡纪念馆的创建和影响>一文中所载,该馆于1983年春季揭幕开馆,此 ...

  • 【觅苏记】广东惠州白鹤峰故居:营建新居(下)

    白鹤峰看上去有二十多米高,沿江的一面被切削成直壁,且搭起了围墙,因为四周没有遮挡,所以这座小山峰看上去颇为巍峨.山门入口处有一片平地,沿墙的一面有平面图,然其称为"惠州苏东坡祠参观指引&qu ...

  • 【觅苏记】广东惠州白鹤峰故居:营建新居(上)

    绍圣三年正月,程之才调离广东,没有了程的庇护,惠州一些官员对东坡的态度迅速冷淡了下来.东坡觉得不能在合江楼再住下去,何况此前他听闻到皇帝已经明确地称"元祐臣僚,一律不赦",这让东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