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明 | 过年( 3)


作者简介

田永明,男,汉,1970年7月16日出生。1991年毕业于乌盟师专中文系。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二中语文教师。潜心教育教学,爱好写作。  

元宵节前夕

正月初二至十四的记忆除了玩儿,就数迎客和看拍戏印象深了。

正月里有许多忌日。比如,初一凌晨“接神”进来不能直呼他人的名字,不能把水洒在地上,初一一天不挑水;每逢初一、五、十、十三、十五不出门,不做针线活儿,不洗衣服,不动土等等。那时候也弄不懂这些忌讳的来由,只谨听大人们的叮嘱就是了。我总琢磨着这些忌讳不过是大人们给自己尽兴玩儿找得借口罢了。

到了初三、六、九日就是约定俗成的迎客日。各家都忙着迎宾、陪客。 说是客人,其实多是嫁到外地的闺女带着姑爷、外甥回家拜年,或者是订了婚约的新女婿、新媳妇儿登门。这一天,大人们格外得忙碌。早早地备上一桌丰盛饭菜,单等贵客的到来。小孩子就担当起了传令兵的角色,守候在村外的路口,迎见客人就一溜烟儿地跑回来报信儿。全家人就都站在自家庭院大门口笑脸相迎。客人一到,互致问好祝福。时间久了不见闺女的母亲偶尔也难免抹上几滴眼泪,一把搂过外甥亲了又亲。然后便是进家上炕,推杯换盏,一边品尝着美味可口的饭菜,一边嘘寒问暖拉着家常。不一会儿全家人就全沉浸在亲人团聚、其乐融融的浓浓氛围中了。

正月初五,太阳不露头,大人们就起来,扫一些炕土倒到庭院外,响上一根“二踢脚”,说是叫送穷土,意指把贫穷送出去。故人们把正月初五也称作“破五”。大抵是过了初五吧,大队、村里的干部和爱唱戏的文艺骨干就开始着手准备元宵节扭秧歌和拍戏的事儿了。那个年代的农村,虽然贫穷,但文化生活还是蛮丰富的。扭秧歌的人年龄、男女不受限制,因为基本年年 都扭也不生,排练起来相对容易,只需突击几天就可以了。但拍戏就不一样了。挑选演员尽量要年轻一点儿的,不光唱功要好,而且身材、容貌也要好。戏的内容也要反复斟酌。传统二人台节目如《挂红灯》、《五哥放羊》、《十对花》固然要有,但也不能太多。多了人们年年听的,听得腻歪。还得增加一些自编的二人台节目。有时也唱革命老歌如《翻身农奴把歌唱》、《洪湖水,浪打浪》或是民歌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但很少。因为村里会唱这样歌的人不多,再加上那个年代村里的人大多数是文盲,欣赏不了。再就是先前的表演搭档,或因婚嫁而拆散,不得不重新组合。所以排练起来自然就费时费劲了。

这些日子,小孩子们 可就有去处了。尤其像我,从小就对唱戏着迷。于是孩子们整天围在大队、村里排练室门口或趴在窗户玻璃上看戏、听戏。遇到人多,或猫着腰,或踮着脚尖儿;或翘首,或竖耳······

看着拍戏的人浓妆画眉涂粉,穿着花花绿绿的长袍短袄,摆弄出千娇百态;听着伴奏的敲击打板、洋琴,拉着二胡、四胡,吹着笛子、唢呐,奏出悠扬婉转的曲调。或忧伤,或欢快;或亢奋激昂,或舒缓柔和······

至今忆起犹在眼前,那么得羡慕不已,那么得回味无穷!

元宵节

张灯结彩,锣鼓喧天,载歌载舞,欢声笑语,新年最后的一个记忆——元宵节如期而至。虽说正月十五一过,预示年将过完,人们的内心隐隐地有一丝失落和不舍。但元宵节之于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都是快乐的,美好的。

早早起来,各家又是好一阵忙活:做好饭菜,打扫庭院,准备“笼旺火”的柴草,摘下的灯笼重新悬挂起来。过年的气氛一下子又浓烈了起来。正月十五闹元宵,自然体现热闹的主题。虽说城里的元宵节更热闹一些,除了大型的文艺晚会,晚上还要放焰火、礼花。但身在偏僻的小山沟的村里人难得一饱眼福。只能心里默叨着:啥时候能去一睹为快呢?而这一天村里人的热闹和快乐全在于扭秧歌和唱戏了。

早饭过后,全村人走出家门,鱼贯而涌向街巷,分列在街巷两边,静候着秧歌表演队的到来。那时是人民公社、大集体时代 ,一个大队(就是现在的行政村)差不多有三至五个小队(自然村)。各村的距离也大概只有三、五里远。这一天,各小队都会出一个秧歌队,到全大队各个小队巡回表演。

秧歌队走来了,整个街巷顿时沸腾了。表演者有的手持扇子,有的挥舞手帕、彩绸,还有的戴着各种面具,扮着悟空、八戒的;大头娃娃的;坐着花轿的;骑着毛驴儿的。(所谓花轿、毛驴儿,也不过是用木棍、纸等糊成的道具绑在身上)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踩高跷”了。表演者腿上绑着长长的木棍,高高地耸立。能走起来就已不易 ,还要做着各种动作。叫人那个惊叹、羡慕呀!

整个队伍在锣鼓声指挥下,忽而是变换队形的集体舞蹈,忽而从中跳出几个花脸、小丑,扮着鬼脸,扭着搞笑、夸张的动作。逗得人们捧腹大笑。而街巷两边的人们摩肩接踵。有的伸颈、侧目、微笑、默叹;有的呐喊助威;有的品头论足;还有的跃跃欲试。看的那个心花怒放,那个如醉如痴呀!整个街巷是一片欢乐的 海洋。

上午扭完秧歌儿,下午就是看戏了。午饭过后,男女老少穿上厚厚的棉衣、棉鞋,戴上棉帽子、棉手套。自备凳子(木凳、烧火小板凳、马札),椅子浩浩荡荡地齐往大队部所在村涌去。

村中央较为开阔的地段早已搭起一个戏台。说是戏台,其实很简陋。不过是用椽子、檩子和盖粮食的苫布在土哄哄的地上搭成的临时舞台。除了供唱戏的人表演,也为他(她)遮挡些风寒。台上没有音响、灯光等设备,只有 几个伴奏的拿着或摆着几件古老破旧如二胡、四胡、笛子、唢呐;洋琴、鼓、锣之类的乐器。准备演戏的忙着化妆,选戏服、道具。或浓妆,或淡妆;或长衫,或短袄;或手帕,或扇子。

“正月那个里来是新年,纸糊的灯笼挂在门前·····”一曲《挂红灯》拉开了戏的序幕。

“过罢大年头一天,我和我那个三哥来拜年。一进门把腰弯,左手拉来,右手牵。那是咿吆嗨,兄妹二人拜的个什么年呀,那是咿吆嗨哎!······”

“正月里开得一朵什么花得儿花,正月里开的是迎春花。迎春花开得有多么打得儿大,小妹妹头上爱戴一朵它······”

一曲曲传统二人台节目有序进行,偶尔也穿插一个自编的节目,或者来上一段山西梆子(晋剧),一支清唱的革命老歌。说老实话,村里唱戏的,既没有得到名师指点,也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唱的并不好,说白也是纯粹的方言土语,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但他(她)们

仍唱的卖力,舞的投入 。看戏的人们也似乎不在乎这些,大家只在乎的是唱戏带来的这份热闹快乐的氛围。正月的北方,正值天寒地冻,遇上风雪载途的恶劣天地,这样的活动也就搁浅了。因此,人们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捂着棉帽子,戴着棉手套。时不时跺跺脚,搓搓脸,仍坚持把戏看完。看戏时也有另一番欢愉的景象,那是属于年轻人和孩子们的。正值妙龄芳年、情窦初开的姑娘小伙子们,看戏之余,还时不时互送秋波,相依相偎,打情骂俏。小孩子们则满场乱跑,嬉戏追逐、打闹,尽情享受着属于他(她)们的游戏快乐。

傍晚时分,各家点亮了灯笼,燃起了“旺火”,把年三十燃放剩下的 “大炮”(二踢脚)、“小炮”(鞭炮) 一股脑儿地全拿出来了。一时间村里又是一片火光冲天,又是好一阵儿的“叮咣”、“噼里啪啦”声。

夜色加深,欢闹了一天的人们带着疲倦,带着欢笑,心里盘算着明早起来的备耕春忙,憧憬着秋天丰收的喜悦,不久就美滋滋地进入了梦乡。

尾声

年就这样过完了。写到这里,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虽然童年离我渐行渐远了。但那美好的记忆却依旧萦绕在脑海里,挥之不去!而且愈来愈清晰,清晰的让我难以平静,难以释怀。感叹时光流逝,岁月真是无情呀!

何以释怀?唯以此文聊以寄托吧!

(全文完)

写於2016年9月26日

郑重声明

根据腾讯对微信平台的最新规定,本平台自2017年1月15日起,实行新的打赏结算标准和制度,望新老作家认真阅读细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隔阂。

1、作者所投稿件无论是否在纸质媒体刊登过,在微信平台必须是原创首发。

2、作品自推出之日起,七日后向shuai_pengju索要稿酬,平台只统计七日内打赏金额,七日后不另行发放。

3、单贴10元内不返还(包括10元);100元以外(包括100元)返还作者百分之五十;200元以外返还作者百分之六十;300元外返还作者百分之七十。

4、 投稿时请附带作者简介和近期生活照,诗歌、诗组不低于三百字。 凡大作已被其他微信公众平台发布过的,请勿再投《 文学百花园》及《小说大世界》 谢谢支持。

投稿邮箱:1258873875@qq.com

稿费发放:shuai_pengju

注意事项

作者必须主动索取打赏细目及稿费。

(0)

相关推荐

  •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王曰辉丨散文/交公粮

    作者简介 王曰辉,笔名榴莲,山西汾阳人,爱徒步.写作. 交公粮 作者:王曰辉 我的老家在山西汾阳,我是80后,打我有记忆的时候,夏收和秋收之后都要交公粮,夏收主要交麦子,秋收主要交玉米和高粱. 交粮的 ...

  • 【滋水·散文】王锐锋:戏楼

       儿时的戏楼 王锐锋  今年暑假回到老家户县,无意中经过村中间的戏楼,看到它已变得破败不堪,断瓦残垣.荒草丛生.冷清孤独,只有那尚未褪尽浮世繁华的雕梁画栋似乎还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不由得心里伤感. ...

  • 【总第402期】《特别推荐》【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最新原创散文:《难忘家乡的露天剧场》

    [郭进拴原创]难忘家乡的露天剧场 春节快到了,老家的二弟进宾打来电话,说是他出资请河南省曲剧团的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胡希华来我们鳌头村为父老乡亲们唱大戏,一是让我代笔为他写个讲话稿,二是请我回村里看戏. ...

  • 万年台

    从小就喜欢雷剧,每当锣鼓响起,我的心就飞回戏台上.本期的图片来自叶奕锐大哥,在此表示感谢. 万年台 到乌镇游玩,走累了,在水边的长板凳上坐下,吃点小吃,看演员在水上的戏台上咿呀呀地唱戏.虽然听不懂他们 ...

  • 那是一段融入记忆最初的岁月……

    编者按: 百读不厌的知青故事,有一千个知青就有一千个知青故事.有"3000万知青"的说法,那就应该有"3000万知青故事"吧. 粗粗看完稿件,已是凌晨2点,虽然 ...

  • 那棵大树

    那棵大树 --怀念老书记王凯同志 孟元勋 一 王凯是南关的老书记,地道的农民,一辈子当村干部,一辈子受苦,一辈子做好事:从解放初的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到文革的中后期,一直担任村里的社长.党 ...

  • 我们村知青的那些事‖522小窝原创投稿平台@刘得友

    我们村知青的那些事 --谨以此篇献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五十周年 我们村里的知青是七十年代初期来的,他们都是吉林省长春市车轮厂的子弟.他们在美好的青春年华与贫下中农一起战天斗地.留下很多难以忘怀的往事,半 ...

  • 回味那些“年”(下)

    本文作者:马少东 往期: 回味那些"年"(上) 回味那些"年"(中) 大年初一,也就是春节的头一天,宏盘村的所有记忆几乎都是阳光明媚的日子,温暖如春.其实,有些 ...

  • 田永明 | 过年(2)

     作者简介 田永明,男,汉,1970年7月16日出生.1991年毕业于乌盟师专中文系.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二中语文教师.潜心教育教学,爱好写作. 难忘的记忆 --过年 年三十 腊月二十九.大年三十是每 ...

  • 田永明 | 过年(1)

     作者简介 田永明,男,汉,1970年7月16日出生.1991年毕业于乌盟师专中文系.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二中语文教师.潜心教育教学,爱好写作. 难忘的记忆 --过年 前言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 ...

  • 田永明 | 走进秋天

     作者简介 田永明,男,汉,1970年7月16日出生.1991年毕业于乌盟师专中文系.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二中语文教师.潜心教育教学,爱好写作. 走进秋天 也许秋没有春的妩媚,没有夏的奔放,亦没有冬的 ...

  • 田永明 | 致女儿的一封信

     作者简介 田永明,男,汉,1970年7月16日出生.1991年毕业于乌盟师专中文系.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二中语文教师.潜心教育教学,爱好写作. 致女儿的一封信 箫,亲爱的孩子. 昨天中午接到你的电话 ...

  • 田永明 | 那一抹记忆

    那一抹记忆 前言 打开手机,"感恩节快乐"几个字赫然醒目地塞满了我的眼球.我的思绪也随之而荡漾开来.那一幕幕感人的情景在我脑海里不断的涌现.     镜头一      2008年5 ...

  • 田永明 | 说说玩麻将

    说说玩麻将 说起玩麻将,可能有人会嗤之以鼻,甚至于深恶痛疾.认为玩麻将是玩物丧志,消磨时光,甘于堕落的表现,生活中,自己的亲人朋友因玩麻将而倾家荡产,以身试法,悔不当初.痛恨与烦恼者,常有所闻,实应引 ...

  • 田永明 |我的读书生活

    我的读书生活 前言 前几天 ,我教读了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一篇<窃读记>.文中细腻生动地描绘了她少时因家境贫穷而买不起书读,但她又酷爱读书的人生经历.为了读到许多梦寐以求的书,她想尽办法去书 ...

  • 田永明 | 我们的新老师

    我们的新老师 踏进初中的校园,一切都是那么得新鲜.校园绿树浓荫,幽雅而整洁.一幢五层的教学大楼巍峨地矗立在校园中央.崭新的教室里,配备着多功能大屏幕,四周张贴着"给我一个舞台,还我无限精彩& ...

  • 田永明 | 来一次说走就走的的旅行

    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久已企盼的国庆小长假终归来了.身未动,而心已远矣! 9月30号晚,我在为出行做着准备:洗个澡,带上换洗的衣服.刮胡刀.牙具.雨具.充电器 ,下载百度地图. 妻子嗔怪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