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品店里发现的文物,意外发现底座的122个铭文,立即被国博收藏

1963年的夏天,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的一位叫做陈堆的农民,发现自己后院土崖,被雨水冲刷而出现了险情。他赶紧前去修补,没想到,他却发现了一只青铜器。在那个年代,文物意识普遍淡薄,陈堆只知道铜可以卖钱,便抽空去城里的废品店,将其卖了30元钱。

这在当时来说,不算一个小数目,可见这件青铜器的分量不轻。陈堆走后,这件青铜器却被宝鸡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佟太放一眼看中了。文物工作者怎么会在废品店呢?原来,那时候的文物氛围普遍不浓,许多百姓都随意变卖还钱,全国各地的博物馆,都有专人守在废品店。佟太放就是其中之一,他也成功地挽救了这件国宝重器。

只不过,当时的他工作经验并不丰富,只是隐隐约约感觉这件文物大气规整,古朴凝重,立即向单位汇报。宝鸡市博物馆安排保管部主任王永光前来确定,两人商议,就以原价将这件青铜器带回了博物馆。

陕西省的专家们都被邀请到宝鸡,经过精心鉴定,根据器形和纹饰,确定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尊。因为上面的饕餮纹很多,所以被命名为西周饕餮铜尊。这一下,宝鸡博物馆无异于平白捡宝。因为陕西文物很多,青铜器更是举不胜举,但这是宝鸡博物馆自1958年建成后,第一件馆藏的青铜器,意义重大。

如果没有后来机缘巧合的一件事,这件文物虽然重要,也不过是地方博物馆的收藏品,远远达不到举世瞩目的程度。1975年,北京举办的一次文物展览,改变了它的命运。当时,北京有专家路过宝鸡博物馆,看到了这件文物,觉得很有特点,便提议让它参加展览。

送至北京之后,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一说为故宫博物馆的唐兰)在上手鉴定时,发现底部隐隐约约还有文字。就是因为有些模糊,所以一直没有被人发现。经过专家的仔细辨别,这12行共122字的铭文是这样的:

唯王初壅,宅于成周。复禀(逢)王礼福,自(躬亲)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兹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呜呼!尔有虽小子无识,视于公氏,有勋于天,彻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训我不敏。王咸诰。何赐贝卅朋,用作庾公宝尊彝。唯王五祀。

我们知道,青铜器价值的高低,一是重量和规格,越大越重的青铜器,就越是受到重视。二是它的铭文,铭文的数量越多,记载的内容越是重要,文物的价值也越高。以这个标准,这件高为38.8厘米,重为14.6公斤的青铜尊,当然谈不上国之重器,但它的铭文实在是太有意义了。

首先,铭文的内容是写这件文物的来历,它是西周早期何氏宗室贵族的祭器。它记录了周成王继承武王的遗志,将都城迁往洛阳的事件。平王迁洛,是历史记载的大事,这件青铜器的铭文,确定无疑地证明了它的真实性。

其次,在这件青铜器的铭文之上,还出现了“德”字,与我们现在所写的并没有多少区别。按照年代顺序,商朝的青铜器上,“德”字都是写成“得”,再看现在已发现的青铜器,之后“德”字就广泛应用了。所以,它是“德”字第一次出现。

更为重要的是,在铭文之中,有一句“宅兹中国”,这是关于“中国”二字的第一次记载。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而言,这有多么重要,不用再细说了吧?

就是因为明确了制造者的姓名,按照文物命名规则,它重新被命名为“何尊”。这个名字,简练而霸气,它的重要性更是使其成为了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从默默无闻到大红大紫,区别就是底部那隐晦不清的122个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