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路遇强盗,留下这首诗保住性命,还让强盗乐不可支

在唐朝,因为诗人井喷似的出现,诗歌的故事也许许多多。比如文人相会,喝酒斗诗,产生了千古佳作,又比如在恋人之间的聚散离合,伴随着一首首闺怨诗。好像在唐朝时,稍微有一丁点灵感的火星,就能迸发出奇思妙想,成就后世拍案叫绝之作。今天要说的故事,更是令人瞠目结舌。

那是在长庆二年时,太学博士李涉,从长安出发前往九江看望自己的弟弟李渤。李渤和李涉兄弟亲密无间,又曾经共同隐居山林,著名的白鹿洞,就是因为李渤饲养了一只白鹿而得名。此时的李渤刚刚担任江州刺史,是一地的长官。

李涉是乘船而下,然而,行至浣口的时候,却遇到了一场险情。当时有一群剪径的强盗,准确的说是水贼,开着船横亘在河中,拦住了李涉乘坐客船的去路。他们一个个持刀持棒,杀气腾腾,吆喝着李涉停船接受“盘查”。

船夫吓得战战兢兢,只好按照要求停船。强盗们登上船后,李涉却仍然躲在船舱之中,不肯出来。也不知道,到底是李涉胆小,怕得不敢出来,还是李涉得胆子太大,不将这些强盗放在眼里。

强盗倒也没有过于在意,大概他们在这一行干得久了,见过了形形色色的人,经过了形形色色的事。因此,只有强盗头目漫不经心地问了船夫一句:船上是什么人啊?

船夫自然不敢隐瞒,几乎是颤抖着说:是,是李涉博士。这里的博士,当然不是现在研究生的一种学位,而是一个官职的名称。不过这个官职,在唐朝的时候是正六品,负责为五品以上文武百官子弟教学,也必须是学富五车之人。

听到这句话,强盗头目立即示意,停止抢劫。他庄重地对船夫说:“如果是李涉博士,那就不用抢劫了。”随后,强盗头目又走到船舱外,恭敬地向里面说道:“不过我们早就听说过您的诗名,希望您能够为我们写一首诗。”

此时的李涉,这才慢悠悠地从船舱之中走出来。他也没有推辞,而是脱口而出这首《井栏砂宿遇夜客》: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于今半是君。

井栏砂是地名,就是现在的安庆市,也是这场险情发生之地。作者将强盗称为夜客,显示出对他们的极大尊重。在诗的第一句“暮雨潇潇江上村”中,交代的事情发生的地点、环境,“潇潇”二字,看似简单,却透有迷雾重重之感。

“绿林豪客夜知闻”这句诗,作者又将强盗称为绿林豪客,再次表现出相当的诚意。不过在“夜知闻”中,却让自己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原来这绿林好汉们,竟然知道我李涉的名字啊!

关于 “他时不用逃名姓” 这一句,历来的争议不少。因为在不同的唐诗诗集之中,又有: “他时不用相回避”和“相逢不必论相识”两个版本。按照本文所采用的版本,此处的意思是我原本打算在今后还是要隐姓埋名,归隐山林,看来不用了。

不用隐姓埋名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方面是因为你们绿林好汉都知道我的名字,另一方面是因为“世上于今半是君”啊!那最后一句的意思是什么呢?一种解释是说明当时的局势不稳,很多人也被逼为盗,另一种解释则是李涉在讽刺朝政,说朝中的大臣一大半也和强盗差不多。

小珏认为,在当时的那种危急关头,还在讽刺朝政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不管怎么说,这首诗确实提到了强盗,而且还表达了足够的尊敬。这让他们大为满意,因此李涉还可以小心翼翼地询问:“我可以走了吗?”

这些强盗自然答应,不仅如此,据说还赠送了不少财物作为路费。这个故事,在《全唐诗》、《云溪友议》、《唐诗纪事》都有记载,反映了唐朝时诗人的地位相当崇高,也相当受欢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