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 秋尽冬来,藏养开启

1月7日,立冬。立冬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9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立冬节气预示秋尽冬来,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的“冬藏”“冬养”拉开了序幕。

衣 贺冬初换装

立冬“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寒风袭来,深秋将尽,残菊尚妍,背阴处水结冰,地上冻,候鸟迁徙无踪,冻耸肩,袖藏指,加衣保暖正当时。

冬来寒起,人体代谢机能也随之放缓,避寒就温的衣着应以温暖舒适、利于透气、不碍活动为原则,以利于机体的气血通畅。年轻体壮者不可再肆意“秋冻”或露腰脐、露脚踝,幼儿、老人及体弱者要注意昼夜温差变化,及时调整着装。

“冬则狐貉之厚以居”的严冬未至,保暖的衣服不必太厚重,不必戴过厚的暖帽,因围裹过严易导致火气内郁。原有冻疮旧疾者可参考《鸡鸣录》“立冬日用蒜杆煎浓汤浸洗”的经验,用温水泡洗手足,预防冻疮复发。

食 补冬嘴莫急

立冬日举家休息,烹煮丰收的美食,犒赏自己和家人,是古人“补冬”的流行风尚。补冬的美食,南北各异。北方风行“交子”,猪肉倭瓜水饺、猪肉白菜水饺最养人,号称“立冬白菜赛羊肉”。江南喜欢炖姜母鸭、麻油鸡,鱼汤、莲藕排骨汤也是家宴常客。闽中人“交冬”,用私家熬制的草根汤煮猪蹄、猪肚等,补肾健胃御寒。潮汕人喜爱“立冬食蔗齿不痛”,食甘蔗香饭来滋补。

民谚有“冬令进补,来春打虎” 的说法,提倡“冬食黍与彘”,即冬季进食高热量、高蛋白的优质食物,用以积蓄能量、补益虚损、增强抗寒抗病能力。冬日饮汤,夏日饮水,强调冬天多食富含营养又易消化的热食,少食生冷、辛辣、炙煿、黏腻的食物。荤素搭配,配食时令果蔬,如白菜、百合、黑木耳、口蘑、山楂、冬枣等凉润之品。

又因易有郁火,初冬“补冬”不可过度嘴急、盲目大补,以平补、小补为宜,三九严冬才选人参、鹿肉、驴肉、海参等适度大补、温补之品。“补冬”还需因人而异,量“虚”进补,有血压波动、躁动起急、口干口疮、咽痛咯痰等“上火”表现者暂缓进补,先多食萝卜、青菜、豆腐等,或喝老白茶、桑叶茶等清火。

住 避寒恬淡安

冬三月,万物归藏,万木凋零,大风吹尽黄叶丹枫,诗人感叹“今宵寒较昨宵多”。北方开始上冻、下雪,动物准备冬眠,人体生机潜伏、气化闭藏。与此相应,立冬后以藏为养,“无为而治”,胜过“大有作为”。

初冬气温虽降,北方很多地区还未正式集中供暖,南方也时有细雨降温,工作、居住环境的室温调节较为重要,尤其有病人、老人的家庭更需及时开启暖风、暖气装备,以免寒伤阳气。居室通风以白天阳光明媚、没有大风时为宜,晚间避免门户洞开,散失热气。干燥地区应注意室外防火、室内加湿,补水润肤。

起居提倡早卧晚起,追逐日光,充足睡眠。午间可选室外向阳避风处,晒晒后背,拍打腰膝,略做肢体活动。晚间可用花椒水、艾草水温浴双足,或用力揉搓足心涌泉穴,缓解疲劳、促进睡眠。

精神调养也需力求静养,保持情绪安宁,恬淡平和,精神内守,含而不露,避免烦扰、焦虑,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远离病痛困扰。

行 辛劳别晚归

入冬后,血气伏藏,潜藏、休养为佳,不主张过度辛苦劳作,不宜过度身劳、心劳,不宜过度酒色,以免阳气浮越、耗损肾精。如非必要,不宜早出晚归,不宜长途奔波。大寒大热、大风大雾皆宜避之,以免冒犯寒威,感染病邪。

立冬后肢体僵硬,肌肉、韧带的伸展性降低,新陈代谢减缓,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不主张大汗淋漓的剧烈运动,推荐散步、慢跑、快走、做广播操,以及打太极拳等,舒筋活络,畅通气血,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运动出汗后,宜热水沐浴,更换干衣,有条件者可用香草煎汤泡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