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字画这么稀有
在傅抱石论及写生的“游、记、悟、写”四个步骤时,首先会使人想到黄宾虹山水画的四个创作过程:山水画家,对于山水创作,必然有它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四:一是“登山临水”,二是“坐望苦不足”,三是“山水我所有”,四是“三思而后行”。此四者,缺一不可。
傅抱石擅画山水,其绘画创作题材主要来自五个方面:自然、诗境、历史、临摹古人、想象与感怀。他的绘画创作继承了中国传统“大写意”之风,酣畅淋漓,诗情文思并重。同时,傅抱石在艺术上崇尚革新,艺术创作以山水画成就大。
傅抱石率领“江苏国画工作团”开始了二万三千里的旅行写生,并由此推动了新山水画在二十世纪中期的蓬勃发展。他们在长达三个月的旅行写生期间,这批生长于江南的画家,相继走访了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六个省的十几个大中城市,并瞻仰了诸多革命圣 地,参观了祖国的建设成就,游览了风光名胜,达到了“开眼界,扩胸襟,长知识和向兄弟省市画家们学习”的目的。这无疑也是美术史上的一种创举。二万三千里的旅行写生,将五十年代初开始的以写生带动传统国画推陈出新的运动,推向了一个历史的新阶段。因此,傅抱石后来感叹这次旅行,是“兹游奇绝冠平生”。可见,这次旅行写生对傅抱石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并为他后来在山水画上的突破,无形中打下了坚实的的生活基础。
傅抱石这种把不同类型不同时代的人物画得十分接近的现象,与傅抱石本人的才学、艺术追求有关。
新中国成立后,傅抱石的画作取材出现了极大的改变,从此前的历史人物和故事转变为以毛主 席诗词为蓝本,进行艺术创作,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种题材有着天然的可行性,也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此后,傅抱石先后创作了《抢渡大渡河》、《井冈山》、《更喜岷山千里雪》等作品。到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1959年,时值北京人民大会堂在这一年的9月3日竣工,大厅内急需一副大型国画。
傅抱石的人物画受顾恺之,陈老莲的影响较大,但又能蜕变运用,自成一格。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大多以古代文学名著为创作题材,用笔洗练,注重气韵,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效果。
1960年9月,傅抱石率领“江苏国画工作团”长途写生,相继走访了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六个省的十几个大中城市,瞻仰革命圣 地,参观建设工地,游览风光名胜,推出了一批适应新时代的精品力作,将1950年代初开始的以写生带动传统国画推陈出新的运动推向了一个历史的高潮。对于傅抱石来说,此行的最 大收获就是确立了新观点:“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1961年5月,江苏省国画院在北京国美术馆举办“山河新貌画展”,赢得广泛的社会好评。由此,“新金陵画派”声名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