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个废后,皇帝也愧疚地说:当时年轻,草率了
明朝的帝后关系,从朱元璋开始就很不错,几乎都是模范夫妻。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不用多说。建文帝朱允炆和他的马皇后也是相敬如宾的。朱棣杀人不眨眼,唯独对徐皇后恩爱一生,甚至在徐皇后生前都没有封过任何一个女子为妃。明仁宗和张皇后的关系也很好,直到第五代皇帝朱瞻基时,出现了大问题。
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一任皇后叫做胡善祥,是明成祖朱棣亲自挑选的。按理来说,当时婚姻是父母之命,张罗儿媳应该是父亲的事情。但是,朱棣太喜欢这个孙子了,早就有让他继承皇位的念头,甚至连传位给朱高炽,也是因为朱高炽生了朱瞻基这样一个好儿子。
明成祖朱棣又很清楚一个好老婆对于丈夫事业的影响,他希望给孙子找个像徐皇后那样的妻子。所以,当时司天官禀告胡善祥举止庄重,颇有贤名时,他就多留了心眼,还亲自接见,感觉非常不错,便拍板让胡善祥当了太孙妃。
要知道,胡善祥只是的父亲胡荣只是锦衣卫百户,这个出身在其它朝代肯定不能母仪天下,偏偏明朝自此开始在民间挑选妃嫔,防止外戚势力坐大。
然而,凡事岂能尽如人意,更何况这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大事。朱棣的亲家母就不满意,她是明仁宗的皇后之母,被封为彭城伯夫人,此前已经受命为朱瞻基挑选了妻子。
彭城伯夫人肯定有私心,她挑选的女子是自己家乡河南永城县主簿孙忠的女儿孙氏。长相非常美丽,也知书达理的孙氏很让人满意,只是因为当时还才十岁,年纪太小而被养在宫中。眼看朱瞻基到了大婚年纪,眼看孙氏就要成为太孙妃,自己有了引荐之功,彭城伯夫人又怎么甘心。
孙氏自然也不甘心,她先入宫,当上太孙妃的呼声一度更高,却被人截胡。虽然还是嫁给了朱瞻基,但只是作为妾室,地位比正妻低太多。朱瞻基本人也不甘心,他从小和孙氏长大,彼此有了感情,却被强行破坏。但他一向稳重,不愿意违逆祖父的意见。
这三个人的不甘心,就注定了胡善祥的悲剧。彭城伯夫人是胡善祥和朱瞻基的外祖母,她的女儿是胡善祥的婆婆。她经常说三道四,挑剔胡善祥的毛病,可见破坏力有多大。幸好明仁宗的张皇后极为贤德,从来没有将母亲的挑拨放在耳边,总是一笑而过。
孙氏长得明媚动人,更解风情,后来封为了贵妃。她长期得宠,为朱瞻基生下了长子朱祁镇。朱瞻基一生也就两个儿子,可以想象他对本就青梅竹马又生育有功的孙氏多么偏袒。而且,胡善祥当上皇后后,只生了两个公主。这在古代封建社会就是难以驳倒的理由,朱瞻基由此提出废后。
当时的正直大夫很多,却没有人能说服朱瞻基。他的理由很简单,皇后这么多年生不出儿子,以后更难生。朱祁镇现在是长子,也要继承皇位,皇帝的母亲凭什么不能当皇后?由此,朱瞻基命令胡皇后主动以疾病为由让出后位,以静慈仙师的名号当了一名道姑,并迅速扶正孙贵妃为皇后。
其实,胡皇后非常贤惠,无论是对公公明仁宗还是婆婆张太后都非常孝顺。也就是这个原因,张太后才特别喜欢她,并不听信母亲的牢骚。即便被废之后,张太后经常还邀请她到宫中小住,安排宴会时,甚至将她排在孙皇后之上。
孙皇后为此经常不快,还对明宣宗发过脾气。其实,明宣宗后来已经后悔了,他曾经吐露过心声:“此朕少年事”。这意思还是年轻冲动草率了,他说得轻松,却造成了一个女子巨大的悲剧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