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林采撷——中风后遗症当首重治郁
医林采撷是我读书笔记的一部分,也是我学中医历程的一部分,主要是选取名老中医的医话。这也是我比较偏爱的一部分,因为它对我一生的临床影响比较大。我不爱看别人评注的医案,总觉得有点隔靴搔痒,揣测臆想,离本人的原意甚远。医话不一样,那是医者本人用药、施方、认证、体会的自注,可靠性大,且是医者本人一生最得意之处,最有把握之点。我在读中医函授教材时,最大的感受就是枯燥无味,不好记忆,不好理解。而医案医话,尤其是医话,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爱不释手。我从医话中一味一味中药地学,一个一个方子地记,一条一条不同认证地思,一案一案治法地理,积少成多,验于临床,很快就掌握了中医的基本技能。随着阅历的增多,时间的推移,经验自然而然就多了。现在就通过这个章节,部分还原我学中医的过程,以供后学者参考——《医灯续传》,作者:王幸福
中风后遗症当首重治郁
治疗中风后遗症,很多书中多用补阳还五汤,但临床应用时经常会碰到疗效不好的情况。笔者在临床用逍遥散方作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第一方,疗效显著提高。道理很简单,就是中风后遗症患者多郁,逍遥散治郁,方证相合。
患者在得病之前肢体灵活,生活自如,意外的病变使得部分肢体活动障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患者自然会郁闷,会不高兴。我们很少会见到整天乐呵呵的中风后遗症患者。何况,患者在得病前可能就有长期气郁不舒或剧烈情绪波动,得病后经较长时间的治疗,劳人耗财,忍受治疗痛苦,加之疗效不尽如人意,患者气郁也在情理之中。因此,治疗中风后遗症的首选治法当然是治郁,治郁得效后再根据辨证结果选择相应的治法,或活血,或补气,或养阴,或填精等。当然,在较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中,郁证也随时都有可能再现,及时、有效地治郁可以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重新品味朱丹溪所说的“人身诸病,多生于郁”,确为临证经验之谈。
治郁方药甚多,首推逍遥散方。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中,以使用逍遥散方机会最多。费伯雄在《医方考》中说:“逍遥散...最为解郁之善剂。”临证根据虚实寒热可进行适当加减。如阴虚加熟地黄,气虚加黄芪,郁热加栀子、牡丹皮,痰湿加半夏、薏苡仁。上肢不遂可加桑枝、片姜黄通络走上,下肢不遂可加牛膝、薏苡仁通络走下。久病顽瘀阻络可加土鳖虫、地龙等活血通络。当然,加减要有度,不可本未倒置,立方主旨仍在解郁。如遇舌苔黄白偏腻,笔者也常舍逍遥散而改用越鞠丸加减治疗。
笔者治疗中风后遗症首重治郁,是受已故山西名老中医李翰卿的一则医案启发。李老曾治疗一女,半身不遂3个月余,针灸和补阳还五汤方加减治疗无效。李老审其面呈忧郁之色,不愿多语,脉沉弦。一改治虚、治瘀为治郁。处方用柴胡9g,当归9g,白芍9g,丝瓜络9g,桑枝9g,香附7.5g,郁金6g。7剂,诸证大减,继服1个月而愈。后读《儒门事亲》,受张子和先去邪、后养正及调理气血在补益气血之先等思想的影响,逐步形成了治疗中风后遗症治郁为先的思路,验之临床,疗效颇佳。有郁证治郁,有郁脉治郁,即使没有典型郁证、郁脉,而诸脉证并不反对以逍遥散方加减治疗时,笔者也经常径直使用逍遥散方加减治疗。
如治疗一男性患者,68岁,右侧肢体不遂9个月余,生活尚能自理。病变日久,与医生言谈间似很超脱,无丝毫郁闷之状,脉象偏沉偏细,并无明显弦象。从家属口中得知,患者很少走出家门,也很少与人聊天交流。笔者仍从治郁入手,以逍遥散方加减。
[处方]柴胡12g、当归12g、生白芍12g、茯苓l2g、生白术12g、薄荷(后下) 6g、土瞥虫12g、 地龙12g、炙甘草3g。
7剂见效,接服7剂后改用补阳还五汤方加味,治疗2个月余,肢体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高建忠)
附:相关方剂
补阳还五汤,中医方剂名,出处《医林改错》,为理血剂,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临床常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冠心病、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或单侧上肢、或下肢痿软等属气虚血瘀者。
【歌诀】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
【组成】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去土)、川芎、红花、桃仁。
【用量】黄芪(生)120g,当归尾6g,赤芍5g,地龙(去土)、川芎、红花、桃仁各3g。
逍遥散,中医方剂名。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和解剂,具有调和肝脾,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之功效。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经前期紧张症、乳腺小叶增生等属肝郁血虚脾弱者。
【歌诀】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肝郁血虚脾气弱,调和肝脾功效卓。
【组成】甘草(微炙赤)半两(15g), 当归(去苗,锉,微炒)、茯苓(去皮)白者、白芍药、白术、柴胡(去苗),各一两(各3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