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压差大该如何治疗?

正常的脉压差是在30~40 mmHg,当脉压差 >60 mmHg,称之为脉压差增大,当>100 mmHg为脉压差很大。我们知道,老年人大动脉硬化程度越重其脉压差就会越大,一些老年人高压可以在160~180 mmHg ,而低压却在60~70 mmHg,我们将这些高血压患者称之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高压)增高会引起脑卒中并加重肾脏的损害,而低压偏低会引起心脏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因为心脏冠状动脉的供血靠的是低压(舒张压),这就是脉压差大的风险。因此老年高血压脉压差大的患者是需要血压好好管理的。如何管理如何治疗呢?

患者的评估

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目前的动脉硬化程度。

由于颈动脉通常作为动脉硬化的一个窗口,因此,患者应当做个颈动脉超声,看看是否有硬斑或者软斑块(如果有软斑需要积极采用他汀类降脂药物稳定斑块以及抗栓治疗),同时观察有没有颈动脉狭窄并评估狭窄的程度。

此外,需要做一个血管动脉弹性检查(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以确定动脉的僵硬程度。如果患者的单侧或双侧颈动脉狭窄 >70%~75%,或者有闭塞,患者从躺位或坐位到立位的时候由于老年人自主血压调节不良,血压会突然下降很容易出现脑缺血。

那么,收缩压在170 mmHg以上,脉压差大同时颈动脉狭窄>75%的患者血压应当降到多少呢?

目前认为最合适的血压其收缩压应当降到150~160 mmHg,而不是140 mmHg以下,太低的血压会出现脑缺血,反复出现会导致缺血性脑卒中。

第二,要评估这种脉压差大且收缩压增高的患者,是否存在脑卒中以及家族脑卒中病史、颅内和颅外血管狭窄,是否存在冠心病以及慢性肾病。

如果没有上述疾病,血压的目标:收缩压应当低于140 mmHg,如果有冠心病(有冠脉狭窄>75%、以及支架和搭桥)此时低压(舒张压)降得不能太低(比如:最好不要降到60 mmHg以下,最适宜的低压是70 mmHg),这类患者低压过低会出现心绞痛。但高压(收缩压)还是应当降至140 mmHg以下。

脉压差大的患者该如何治疗呢?

老年人对药物敏感性高、且老年调节血压的颈动脉压力感受器会减退,不能有效地调节血压,这也是为什么老年人血压容易波动的原因。

对于一个170/70 mmHg老年人如何保证在降高压的同时低压不至于太低呢?

我的建议是:老年人在使用降压药物时最好使用长效药物(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非洛地平、培哚普利,奥美沙坦等长效药物)这些药物可以缓慢地发挥作用,并覆盖全天24小时的降压效果,在降高压的同时低压下降的不显著,同时这些药物还具有抗动脉硬化的效果。

最好不要使用短效药物(如短效和中效缓释的钙拮抗剂及短效普利类药物),短效药物发挥作用快,当快速血压下降时,高压和低压会同时快速下降(老年血管对药物的调节反应紊乱),这对那些有冠心病及有脑卒中患者会增加风险,而长效、稳定的药物在降低高压的同时对低压的影响也较小,也能保证重要器官的供血。

如果原有脉压差大,平时血压在150/65 mmHg的患者突发血压增高到190/70 mmHg,仅感觉有些头疼,不少的人就着急了,会呼叫120到急诊,但到了急诊血压又没有那么高了;或者患者会口含一片快速降压药物,希望能快速把血压降下来,没想到含一片药后头晕更重了,甚至晕倒而诱发卒中或者加重了心绞痛。

所以对于脉压差大患者突发收缩血压增高,如果没有太多的临床感觉,只是觉得有些头胀、发蒙,是不必焦虑的,也不必快速降压,先寻找一下可能的原因,是焦虑还是感冒?睡眠不好还是吃盐过多引起的?

在改善这些因素的同时增加半片或一片原来服用的降压药物,或者可以增加一些镇静剂休息一下,血压就可会恢复原水平。但是在高压增高的过程中出现明显头痛、甚至恶心呕吐,需要送到急诊,寻求医生帮助。因为大多数收缩压突然增高是有原因的,老年脉压差大的患者不能快速降压,找到原因针对性地处理,一般来说患者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