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介|社会工作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 ——专访清华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主任陈社英教授

△清华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主任陈社英教授

本文作者:本刊特约记者 徐屹帆

中国大陆社会工作重建三十余年(尤其是经过最近十余年的迅猛发展),在专业教育和实务两个方面的成长都令世人瞩目。在引领时代潮流、解决“不平衡”的主要社会矛盾过程中,社会工作要充分发挥作用,还需要解决专业本身的一些重大问题。很明显,持证社会工作者人数相对于社会服务职工总数,比例仍然很小,这与社会工作专业化(教育)和职业化(就业)的发展都有直接关系。就前者而言,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专业师资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门职业,能否容纳、吸引和留住人才是一个十分重要且令人关注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论断,为新时代打造中国社会工作2.0、引领社会发展新潮流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而实现“2.0”的前提,就是社会工作必须成为一级学科,同时要加强学术研究和社会工作专业师资(博士)的培养。

一方面是自身必须有一个质的飞跃以及专业性学术性的提升,另一方面是政府与社会要对这门专业有更高更深刻的认识,共同努力认真改变“两岸四地”分治、海外文化盲区、内陆山头矗立、价值使命迷茫、学术画地为牢、认证标准低下、师资非专业化、职业缺尊严等现有“1.0”版本的状态或特征。

应该指出,中国社会工作目前面临的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存在表明了行动的迫切性,但并不等于社会工作本身不具有极高的专业价值。问题在于,如何来推动专业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促使其在质量上、根本上和学科地位上得到应有的提升,尽快完成向“中国社会工作2.0”的新发展阶段过渡。所谓“2.0”版本,是指中国社会工作进一步转型提升所要达到的状态特征或指标。

实现社会工作的潜在价值充分发挥其专业作用,既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全社会将要给予更高重视的任务。实际上,在“政府职能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方法和技能对于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胜任新时期的根本任务将有极大的帮助,适度的社会工作培训甚至很有必要(就像“经济国家”时期吸收经济管理知识一样重要)。

归根结底,社会工作专业对新时期政府管理、社区治理、社会服务等所能做出的独特贡献,就是要帮助抓住“平衡”这一核心问题,澄清误解、纠正避重就轻、反对有意歪曲十九大精神,为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发挥积极引导作用,并以此进一步促进更高阶段的经济发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