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登本《黄帝内经》学习笔记3-3 脾胃为仓廪之本
《黄帝内经》藏象理论中五脏为本内容的第三部分,脾胃者仓廪之本,原文出自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这里所说的仓廪之本,仓廪是采取一种类比思维,表达了脾胃的主要功能。仓和廪都是指储藏粮食的仓库,仓是藏原粮的地方,藏原粮的仓库称为仓;储藏半成品粮食的仓库称为廪,比如加工为米,面之类的仓库称为廪。仓廪都是储藏粮食的仓库。在这里,类比脾和胃能够产生人体所需要的、生命活动赖以生存的营养物质,主要靠饮食物,主要靠脾胃的主要功能。
脾胃通过消化饮食物,转化成为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中的主要成分,《黄帝内经》用营来表达,就是营气的内容,所以,营气所产生之处,所以称之为营,营之聚,名曰器,器是器物,就是讲到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六腑的都是一种通道,都是一种管型的管腔状的器官,称之为器。
它们总体相配合的功能,能够化糟粕,消化了饮食物,仓廪中的水谷精微,转化人体所需要的营气,营气被胃肠吸收了,剩下的是糟粕。糟粕中有固态的,称为粪便,粪渣;液态的通过膀胱清除出去,也是糟粕的范畴。
因此,通过上述的器官共同的协调作用,把它化为吸收其中人体所需的营养部分,糟粕部分也通过六腑把它排出去,所以把它称为转味而入出者也。味指五味,泛指人进食所需要的所有饮食物。入出不能作为偏义复词,水谷饮食进入脾胃,进入胃肠经过消化,是入的过程;出的过程是产生出水谷精微之气,通过脾把它转输到全身,也是出,同时糟粕的部分无论是残渣,或者废液,都要排除体外,就是出;所以这里的入出和别的地方不同,不能作为偏义复词,入是入,出是出。谈到饮食物进入人体,有入有出。
脾的功能活动,可以通过口唇,及周围的组织结构的颜色,色泽的情况,判断它的情况。所以称之为其华在唇。四白,是一个旁注,是古人在阅读内经的过程中,不理解唇的界限的界定,所以在旁边注上四白两个字,就是口唇周围,口唇颜色红润,口唇周围的面色,四周是白色的面部的皮肤,明确的限定了在周围都是白色的,面部的中间的红润的唇粘膜部分,不包括这四白,所以,四白在此是旁注串入到正文当中,它充养了人体的肌肉。
五味中,甘味属于脾胃所统管的;五色(青赤黄白黑)中,黄色和脾胃相对应;此是指示代词,指代上述所说的所有组织器官,它们的阴阳属性,都属阴。何以称之为至阴呢?至阴是脾所应的长夏这个季节,把一年分五季,长夏到了属阴的下半年,这个阶段称为至阴,是指长夏季节。
指类的类,就是不单纯指脾,那就是脾统领之下的胃,大小肠,三焦膀胱等,这些器官,从阴阳属性上讲,在脾的统领之下,都属于这一类,通于土气。
内经这一部分的内容很显然形成于汉代,汉代是重土的学术思想在这里得以体现。接受了先秦时期土能生万物的立场。而脾胃是人体所有脏腑组织器官赖以存活,赖以完成正常生理机能的基础,所以将脾胃类比成为土,土能生万物。自然界指的是宇宙,在人体,脾胃能够掌养人体在整个生命活动中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所以以土类比脾胃。
《灵兰秘典论》中基本上也表达了同一个意思。
脾胃称为仓廪之本:指脾胃等消化器官是人体营养物质化生之源,故称“营之居也。”脾胃具有纳谷,腐熟,消化的作用。所以中医常用腐熟这个词来表达胃肠的硝化作用。腐,是腐烂,也就是把它经过加热,加水,发酵的过程,称之为腐。只有把它加水加热发酵以后,变成食糜,这时候肠壁才能对这些食糜这样的物质进行吸收,吸收其中的精微物质,糟粕继续向下传送。因此输布作用表达了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精微物质经过脾的运化转运到全身,糟粕的部分,无论是废水,还是废渣,分道输送到全身,排除体外。分道的过程中,废渣有形的通过小肠末端的阑门输送于大肠,然后清除体外;废液的部分,通过小肠,大肠壁的吸收,渗入到肾,通过膀胱清除出去,所以把上述称之为传化之腑。
所以,《素问·五脏别论》:“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
海,内经中也有类比思维来表达,海在古代,藏纳较多的水分的地方称之为海。容器当中,能够藏纳较多物质的容器也称为海,比如酒海,醋海,就是指的一个大缸,大瓮。在人身体也有凡是能够一次藏纳较多食物的地方,或者其他物质的地方,也称为海。所以内经中就有四海这样的名称。人的颅腔能够藏纳较多的骨髓,脑髓,所以内经中表达脑为髓之海;胸腔能够藏纳较多人体所需要的清浊之气,尤其是宗气,所以把胸中称之为气海;胃是一次能够藏纳较多的水谷,所以把胃称为水之海;人体的冲脉,能够藏纳较多的人体的气血,所以把冲脉称之为血海;这就运用自然界中有东南西北四海类比人身体也有四海,其中胃就称为水谷之海。
为什么把它称之为六腑之大源呢?胃在小肠,大肠,膀胱的最上端,同时统领着人身体大小肠,三焦膀胱,乃至于胆囊,他们的功能都是在胃的统领之下,所以把胃称之为六腑之大源。这个源泉相当于他们的功能之源及他们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之源。都是从脾胃能够化生水谷精微,营养全身的机能而说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来谈论上述问题。
黄帝内经中表达的脾藏象的内容,除了上述以仓廪之官重点是围绕着脾主运化的作用,化,是消化,运是转运输送。这里运化的运,包括了脾能够将消化中饮食物中水谷精气部分,也就是精微部分,通过三个途径转运到全身。
脾运化的三个途径:
1、散精于肝,由肝输送到全身。
2、上输于心,气化为血。脾有一条大络直接入心,通过这个管道将精微物质中的稠厚部分直接通过心脉输送到全身。
3、生成为宗气。向上输送到肺,心和肺之间,由肺的经脉输送的。因为手太阴肺的经脉起自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所以脾通过第三条管道,把最精微物质中的精气和水液两个部分向上输送到肺。精气部分在肺中与清气合成为宗气,化分为营气和卫气,输送到全身。结合肺的宣发肃降输布全身。
这就是脾能够主运化内容的全部。
《内经》在河图洛书的文化背景下,提出脾能够主升,所以又叫做脾主升:
1、“升清”是指将水谷精微中最精华部分称为清之气,上输于心肺及人体的头面五官,营养着上半身的功能。
2、“升举”是借助上升之力,托举内脏,维持人体内脏在体内相对恒定的位置。
主升的作用产生在内经中抽象出这样的观点,是在河图洛书文化背景之下。
脾能够主统血。内经中只提出脾能够生血,脾统血的内涵是《难经》中明确提出脾能够主裹血,这就是后来所说脾主统血理论发生的源头。
脾统血的理论,他主要发生是指,一是脾胃能够生血,使血液充足,充足的血液,才能维持血液在脉内正常的循环,而不至于溢出脉外。二是靠脾气的约束,这是脾主统血的核心力量。脾的约束作用,约束了血液沿着脉道正常循环而不至于出血,所以临床上脾气虚了,就会出现脾不统血这样的病理变化,就会在脾虚症状基础上,出现一些慢性的出血,如皮下出现紫癜,内脏出血,女性月经过多等都是脾不统血的功能。所以临床治疗时,通过补脾益气,摄血的方法治疗这一类病症。
此外,脾藏象内容还包括在体合肌肉,合肌肉,五体中的皮肉筋脉骨的肉的部分,是与脾之相合,是由脾所化生的水谷精气的营养的结果,同时它能够主管人体的四肢,很显然主四肢这个观点,完全依赖于河图和洛书文化当中由于脾居于中央,那么人体的四肢的有无思维,所以这里四肢是为脾所统管的。
所以内经中把这个观点运用到临床上,如《素问·太阴阳明论》以临床病例:“黄帝问岐伯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说他临床上见到一个病人,脾有病变了,最后出现了四肢瘫痪不能随我所用,不能做自主运动,这样一个病例出发,讨论了脾主四肢的机理。
在人体五华的内容中,口唇是脾之华,口唇的颜色,色泽足以反映脾的主要的生理活动和相关的病理变化,同时开窍于口,脾开窍于口的理论,建立在形态结构解剖学的前提之下,因为口腔通过食道,直接和脾和胃和人体的肠道是相连通的,所以从形态上,形态决定功能。所以通过口腔进入人身体的水谷精微,水谷五味进入到人体的胃肠,经过消化才能维持,才是脾所发挥一切功能的基础,所以脾开窍于口。
所以临床上,可以通过病人口腔的感觉,口腔的味觉,及口腔参与消化的机能,可以足以反映脾胃的生理,所以临床医生在诊脾胃病证的时候,务必要询问病人口腔的感觉,及口腔对于味道的感知的状态。这就是脾开窍于口理论在临床上的运用。
在人体体表孔窍的液体中,口腔有两种液体,一是唾,一是涎。涎通常是指腮腺管分泌的液体,清稀一些,因此这一部分是脾所统管的。但从现代的研究认识,无论是舌下腺分泌的唾,或者腮腺所分泌的涎,都是人身体的消化液,都参与人体的消化活动,都与脾胃活动有密切相关。所以人们见到别人进食的时候,口腔腺体就不自觉的分泌出涎和唾来,这就说明涎和唾与脾胃活动密切相关。
在人的情志活动中的思虑这样的情感活动为脾所主,它是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一旦发现人思虑太过,必然会伤及脾,影响脾的消化,所以临床上不正常的一些饮食习惯,如边看书边吃饭,不符合饮食卫生,因为思虑过程中,大脑皮层的神志完全集中在思虑,这时候,人体分布在胃肠中的气血就会减少,就会影响脾胃的功能活动,所以内经中有思虑伤脾这样一个病理观。因此这就是在志为思这样的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
所谓脾胃在五行属性上是属土的,这是取象类比思维,它产生比较早,那么在阴阳属性当中,为阴中之少阴,那么阴中之少阴的第一个阴是指腹腔为阴,脾,他所居的位置在腹腔,腹腔为阴,胸腔在上为阳,那么脾在腹腔所以称为阴。那么这个至阴,至字作到字讲,因为它所通应的季节在长夏这个季节,是夏季之后,秋季之前,那么一年分五季的时候,那么长夏季节的阴阳属性是属阴,因为它已经过了夏至以后,到了属阴的下半年了,所以至阴这个时间节点上是刚到属阴的季节,所以把这个季节称为至阴。而这个季节恰恰是脾所通应的时令,所以把脾称为阴中之至阴。它的精气通应于,通是相应的意思,因此和长夏季节当中万物长扬,植物开花结果这样一个自然界的特性是相通应的,所以通于长夏。
脾通过它的经脉,也就是足太阴脾经的络属关系,与胃构成了表里关系,当然,脾胃之间的表里关系的构成,背景比较复杂。追溯其背景,首先是形态结构,解剖上的联系。在《素问·太阴阳明论》明确指出:“胃与脾一膜相连”。两个是分开的结构组织,但两者之间仅仅靠一层膜连接着,这是形态结构上的联系。第二,从经络络属关系上,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是络属关系。第三,他们表现在功能上的配合,胃主饮食物的消化,脾主精微物质的转运,所以这两者之间是纳运的配合。第四,在气机活动上,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胃的蠕动是从上口贲门向下口幽门蠕动,这自然是向下运行,向下运行就是降,才能将胃中的内容物通过腐熟成为食糜,借助它的降的力量通过幽门输送到小肠,参与进一步的精细消化,因此两者间既是纳运配合,也是升降相宜,这两者为啥叫相宜呢?互为因果,脾能升才能促进胃之降,胃能正常的通降,向下运行才能促进脾气的主升。第五,对于脾来说,具有喜燥恶湿恶润,对胃来说,喜润恶燥,所以两者之间是燥润相济的活动。所以通过上面五个层面,五个维度,可以了解脾胃之间的表里构成是比较复杂的。脾和胃一膜相连,同属于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所以,临床上,中医常脾胃并称。
脾的生理特性表现在喜燥恶湿,而且主升这样一个生理特征。
脾主运化还体现在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这两个层面。
就运化水谷而言,是脾能够主管饮食物的消化,精微物质的转运和转输作用,而胃肠所化生的精微物质,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才能输送到全身,它的运化通过三个途径,即通过肺生成宗气,通过心化生成血,通过肝到达全身。因此,脾主运化的功能强健了,中医常称为脾气健运,也就是指它运化水谷的功能旺盛,精气血津液它的生化就有源泉了,常表现为精力充沛,肢体强壮有力,面容红润而生机旺盛的状态,否则,就为脾不健运的病理。所以脾一旦病变,中医常称为脾不健运。
脾运化水液是将饮食物中的水分吸收和输布的作用,一是将水分吸收以后直接输布到全身,滋润脏腑;二是将水液上输于心,通过血液的组成部分来到达全身;三是将水液向上输送到肺,通过肺和肾的气化作用,分别气化为汗和呼出去的水汽,及肾所产生的尿液排出体外,从而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因此脾气健运的时候,既能使体内各脏器组织得到水液的充分滋润,又能防止多余水液在体内的停滞,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
而主升,是在河图,洛书文化背景下,及医学实践经验的积累的基础上,中医学总结出了脾主升的生理特性。清是指水谷精微,升清是将脾气将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从中焦上输于心肺,及头面,五官,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为气血,营养于全身。而升举是指脾气升托内脏使之维持相对恒定位置,而不游离或下移的过程。因此脾主升清是对于降浊相对而言的,故常以脾升胃降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活动,所以脾主管水谷精微的吸收,升散称之为脾主升清;胃将初步消化的食糜向下传送,称之为胃主降浊。所以脾升胃降正常,协调平衡,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升散于营养物质糟粕的下行和排出,就能各行其道,从而保障了胃肠纳运活动井然有序,所以《临证指南医案》中明确指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若脾气虚弱,上升无力,一则清气不升,气血生化无源,头目清窍失于滋养,可以见到头目眩晕,神疲乏力,所以《内经》明确表达“上气不足,头为之苦倾,耳为之苦聋,目为之眩”就是这一方面的例子,清阳不升而下行于大肠,这时表现出腹胀,泄泻的病证,严重的时候会出现久泻不止,所以《内经》明确表达“清气在下,则生飧泄”。二是表现为升举无力,反向移下,称为脾气下陷,或叫做中气下陷。病人会出现腹部胀坠,便意频频,内脏下垂,如出现胃,肾,肝等内脏下移,子宫脱垂,脱肛等临床病症,对这些病症,可用补益脾气,升提托举的方法予以治疗,如常用补中益气汤。
脾主统血的功能是指脾有控制血液在脉内运行,而不溢出脉外的功能。所谓诸血皆统于脾,强调了脾对血的约束作用。脾统血的机制,一是通过气的固摄作用;其次是与脾的运化,血液生成之源有关;三是与脾阳的温煦有密切关系。他的意义在于,脾气健运了,水谷精微充足,气血生化有源,气血充盈,阳气旺盛而统血有力,能够控制血液在脉内正常的循行。脾气或脾阳亏虚的时候,统摄血液的能力就下降了,这时候血液循行失控而溢出脉外,可见,各种出血的病症,常称之为脾不统血,表现为长期的慢性的皮下出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严重时候称为崩漏等症,常用补脾摄血的方法来予以治疗。
脾的这些生理机能都是脾的气血阴阳共同作用下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