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谈 | 蒲松龄:写作跟作战一样,要避实击虚出奇不意
本 文 约 1900 字
阅 读 需 要
3 min
—
文 | 南风意怠
淸代杰出文学家蒲松龄一生干了三件大事:养家、科考、写《聊斋》。
这其中,养家再苦再累,好歹一家人都活下来了;写《聊斋》再艰难再不被理解,好歹那是自己热爱的事,能做并做成,也是相当有成就感的。唯独科考,当年成为头名秀才的风光是他心头难消的朱砂痣,而中举是他一辈子触不可及的白月光。
也许正因如此,当侄子们都开始下考场了,为使蒲家子孙少走些弯路,蒲松龄总结了一些做文章的方法技巧,写了篇《与诸侄书》。
那么,我们就和“诸侄”一起,听文学大咖蒲松龄如何看待写作。
01
一篇好文章必定有一个好立意,也就是说要从一个合适恰当的切入点去写。蒲翁认为,“先识兵势虚实,而以避实击虚为百战百胜之法。”意思是写作跟作战一样,要避实击虚出奇不意。
作文的立意怎样避实击虚呢?“意乘间则巧”。一个题材,如果被很多人阐述描写过了,那么再写时可选择的切入点也就不好找了,这就需要“乘间”。从夹缝中找新意,哪怕这个点再小,只要出乎众意,言之有物且逻辑自洽,就是“巧”立意。
其实蒲翁这样跟侄子们说教,有些抽象,他应该用一篇范文来举例。那么今天的我们,不妨就来看看蒲翁自己的作品是否验证了他的理论。
让蒲松龄成为省高考状元的文章题目叫《蚤起》。这取自《孟子》里的一篇小短文《齐人有一妻一妾》的一句话,原文此句是说妻子早起,要悄悄跟踪丈夫出去。要知道,那时的高考作文是题目、内容、格式都被严格限定在框框里的八股文。这样的文章要想写出新意,难。
可是,蒲松龄不是一般的考生。他的开篇破题是这样的,“起而早也,瞷之计决矣”—(妻子)早起,决定去窥探。这是个很有悬疑性的开头,然后他紧接着抛出观点:妻子起这么早,是因为她要准备出门跟踪丈夫。
接下来,蒲松龄也按八股文的要求以孟圣人的语气来写,分析了一个妇人为探究丈夫的秘密而做出跟踪丈夫的举动,需要两方面条件,一是妇人是个无所事事的深闺女子,二是妇人怀疑丈夫且存了窥探丈夫的心思。道理讲完了,蒲翁也找到了写下去的切入点:“熟思夫瞷之术”。
一个妇人在翻来覆去地想跟踪丈夫这件事该怎样实施,这个切入点很小,但被蒲松龄发掘出来了。这样一来,这篇文章就立意在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上,并用“八股”的形式层层推进,带出一种紧张而刺激的节奏。
这个切入点也不是乱找的,它符合给定题材下的逻辑:一个平日里不出门的妇人,为了搞明白丈夫的行踪,决定去当一回特工,这是跨领域作业,需要很大的勇气,更需要策划具体预案,这期间她免不了会紧张焦虑,瞻前顾后。
孟子的小故事重点在讲道理,妇人行动前有何心理建设不在考虑范围内,蒲松龄之前的读书人中也没有人有兴趣关注这个点,而在蒲翁的文章里,“工具人”妇人成为了主角,果然是个“乘间”的巧立意。
对于蒲翁的这篇高考作文,当时的主考官施闰章这样评价:观书如月,运笔如风,有掉臂游行之乐。看来,因为立意之巧,蒲翁之作在一众沉闷的八股文中很出彩,不愧是第一名的高考作文。
02
关于写作技巧,蒲翁是样认为的,“笔翻空则奇,局逆振则险,词旁搜曲引则畅”。笔法灵活,布局曲折,引经据典贴切通畅,同样是一篇好文章该具有的品质。
被选入中学课本的蒲翁作品《促织》,称得上是“笔奇”又“局险”。故事开头就压抑到了极点,因为宫中需要促织娱乐而“岁征民间”,在不产促织的华阴县,老实人成名被迫去捉促织,为此他“忧闷欲死”、“惟思自尽”。
气氛极低的时候,一个驼背巫师的出现,又使情节往上走。直到在驼背巫师的指引下,成名得到一只卖相极佳的促织,可以完美交差了,似乎故事也可以交差了。
可是,蒲翁不能让这个故事如此简单圆满又肤浅,他用富有技巧的写作思维又把故事拉到了冰点之下:成名的小儿子调皮,把促织拍死了,更不幸的是,儿子因为内疚和害怕,竟投井自尽了。
故事至此结束的话,也算一个“卖炭翁”似的控诉式悲剧,同样也写出了统治者的荒唐苛政如何给普通小民带来了灭顶之灾。可是,如果那样的话,蒲翁就不能充分发挥他“笔奇”、“局险”的高水平。于是,魔幻的神来一笔必须出现了:几乎死去的儿子变成了一只神勇的小促织。
到这里,绝望里有了希望,故事再次转机。直到儿子变成的小促织斗败了“庞然修伟”的同类,甚至把天敌公鸡耍得团团转,被献到宫中后表现出的战斗力睥睨天下,从而使成名一步登天时,故事也终于以登上情节顶峰而完结。
在这篇故事里,蒲翁的笔力很老道,除了对情节出其不意的安排,还表现在具体描写事物上,简洁质朴且贴切。
比如描写促织死了,儿子没了时的夫妻惨状:夫妻向隅,茅舍无烟。又比如描写儿子刚变成小促织时与父亲嬉闹的情形,从手法上有蒙太奇之效,读来不禁让人有心酸,心疼又温馨之感。
当代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毕飞宇曾这样评价这篇故事:读《促织》,犹如看苍山绵延,犹如听波涛汹涌。
有一个“巧”立意,有一套好技巧,也许你也能像蒲翁一样,写出打动人心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