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出圈的伍佰,背后是闽南语歌曲的黄金时代
随着台剧《想见你》在内陆的大火,不光是剧中主演许光汉、柯佳嬿、施柏宇名气大涨,贯穿全剧的主题曲《Last Dance》也在网络上爆红,而这首歌的创作者52岁的“台客摇滚”大佬伍佰也开始受到90后、00后的追捧。
在1月19日,“Last Dance上头”登上微博热搜,伍佰还特地发布了一则与歌迷互动的微博。
作为台客摇滚的集大成者,伍佰无疑是成功的。然而,作为地道的闽南语唱将,“宝藏大叔”伍佰及其背后的闽南语歌曲的价值如今却少为人知。
“宝藏大叔”的AB面:
一边台客摇滚,一边闽南风情
台剧《想见你》让老歌《Last Dance》在发布十多年后翻红,再次见证了伍佰的创作实力。不过,以《Last Dance》为代表的台客摇滚,只是伍佰实绩中的一部分。以影视配乐为载体,除了激越、澎湃的台客摇滚,伍佰的闽南语歌曲更是堪称一绝。
1992年,由侯孝贤监制、徐小明导演的电影《少年吔,安啦》为伍佰提供了初露锋芒的机会。伍佰为这部电影创作了一首同名歌曲,在这部反映台湾社会青少年暴力问题的影片中,来自伍佰粗粝、浑厚的闽南语浅吟低唱,给这部尖锐的电影以温暖、抚慰。
歌曲《少年吔,安啦》MV截图
紧接着,在1997年麦氏兄弟制作的犯罪片《黑金》中,伍佰亲手为刘德华量身打造了两首歌曲,一首为台客摇滚风格的《孤星泪》,一首为闽南语金曲《世界第一等》。“黑金”一词意即 “黑道”和“金牛”,二者分别指的是在选举中使用黑社会力量和贿选力量达到胜选目的的行为。
在这部政治意味浓重的影片中,主题曲《世界第一等》没有唱给黑帮,也没有唱给执法者,而是唱给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芸芸众生。这种简单、朴素的普世关照放大了整部电影的格局,带给观众更多的思考和共鸣。时至今日,《世界第一等》仍是许多“大哥”KTV必点金曲。
由闽南金曲开路,伍佰在电影配曲的路上越走越远。1999年的爱情片《美丽新世界》和2003年的热剧《粉红女郎》中,伍佰分别贡献了自己的金曲《美丽新世界》、《挪威的森林》。而伍佰与武侠片导演徐克的合作,更是一段佳话。
早在2000年,伍佰就将自己的歌曲《我的名字》和《杀手骊歌》通过徐克操刀的电影《顺流逆流》呈现出来。2003年,二人合作的电影《散打》主题曲《突然的自我》唱红了大江南北。在2017的电影《奇门遁甲》中,伍佰的一首《谁是老大》更是给这部电影铆足了气场。
对于新晋导演毕赣而言,伍佰更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在毕赣的成名作《路边野餐》中,直接以黑白电视为媒介,播放了伍佰的《世界第一等》、《突然的自我》、《浪人情歌》。
在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中,演员陈永忠饰演的凯里大佬左宏元在卡拉OK声嘶力竭地吼唱《坚强的理由》并翩翩起舞的经典片段,也着实为毕赣的凯里美学增色不少。毕赣坦言,小时候觉得伍佰唱的难听,旋律又土气。长大了,听多了,你会发现伍佰的好,情感那么充沛,配器那么舒适,歌词那么直白,简单有力。
凯里大佬左宏元
从黑帮叙事、粉红爱情到徐克武侠、凯里光影,配音大师伍佰的作品受到越来越多导演的青睐。无论唱的是台客摇滚,亦或是闽南风情,伍佰的歌曲底色永远都是大排档里的烟火气,KTV里的大众情愫。这种气质不得不说离不开闽南文化的陶冶,也离不开台湾小气候的滋养。
金曲频出,闽南语歌手的持续“扩列”
伍佰的成功虽然有其独到之处,却也与闽南语歌曲发展的大势不无关系。1932年,上海联华影业制片印刷公司出品影片《桃花泣血记》,该电影由阮玲玉、金焰主演。
为了扩大影片影响力,詹天马写词、王云峰谱曲的同名歌曲《桃花泣血记》应运而生,这是国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首闽南语流行歌曲。从此,闽南语歌曲正式走上流行音乐之路。
《桃花泣血记》剧照
20世纪80年代,闽南语歌曲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极大地丰富了整个华语音乐的内容生态。陈小云的《爱情的骗子我问你》、沈文程的《心事谁人知》、陈百潭的《爱情一阵风》、蔡秋凤的《金包银》、蔡小虎的《车站》、王雪晶的《天黑黑》、叶启田的《爱拼才会赢》、卓依婷的《免失志》、江蕙《落雨声》、谢金燕《呛声》……民谣、民歌、舞曲性质的闽南语歌曲在华语流行音乐中一枝独秀。
叶启田的《爱拼才会赢》堪称金曲中的金曲。《爱拼才会赢》发行于1988年,时逢中国台湾经济低迷期,失业率居高不下。这首歌以积极乐观的精神鼓舞了台湾各行各业的人们奋发向上的劲头,在台湾之外的中国大陆以及外海华人也备受鼓舞。这让《爱拼才会赢》成为那个时代的文化符号和注脚。
彼时,作为华语流行乐中的一股清流,闽南语歌曲开始受到众多主流歌手的青睐。很多知名度已经很高的歌手纷纷跨足闽南语领域,一批“双声带”歌手开始引领华语音乐的新潮流。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苏芮、蔡琴、周华健、齐秦、张宇、江蕙等。
一代歌后邓丽君也未抵御住闽南语歌曲魅力的“诱惑”,牛刀小试了一首《雨夜花》,将闽南语歌曲推向流行新高度。由伍佰作曲的《世界第一等》也让刘德华的歌途再上一层楼。除了众多前辈,周杰伦、五月天、萧敬腾、苏打绿、孙燕姿等这些乐坛的中流砥柱也在通过原创,翻唱经典,或是在作品中夹带私货的方式,向闽南语致敬。
2004年,第15届金曲奖首次设立“最佳闽南语男/女演唱人奖”,次年之后还设立了相应的“最佳台语流行音乐演唱专辑奖”, 以鼓励闽南语(即台语)歌曲创作。
与此同时,不同于歌坛成名歌手尝新性质的参与,一批新人也通过优质的闽南语歌曲创作,已经开始崭露头角,茄子蛋乐队就是其中之一。2012年,茄子蛋乐队在台湾台北成立,在短视频浪潮的助推下,《浪子回头》《浪流连》等台语金曲让这支独立乐队迅速走红。
在29届金曲奖上,茄子蛋乐队凭借首张专辑《卡通人物》一举夺得“最佳台语专辑”和“最佳新人”两项大奖。目前,茄子蛋乐队的成名曲目《浪子回头》在网易云音乐上的评论数已经超过了14万,《浪子回头》歌曲MV在油管上的播放量也超过了4000万。这对一个台湾的独立乐队来说,显然是个不小的成功。
2019年,继《浪子回头》后,林启得的《大田后生仔》也在90后、00后之中掀起一股巨浪。据网易云音乐发布的数据显示,《大田后生仔》总播放量突破2亿+,日均播放量高达1500万+。目前,《大田后生仔》在抖音上的话题数已经达到了23.8亿次。
可见,历经时代更迭,但在新老歌手的持续加入、传承下,闽南语歌曲的创作始终散发着独有的生命力,并时不时进入主流视野。
方言歌曲要如何破圈?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出道容易出圈难”的华语音乐市场,音乐人通过方言、地域文化建立辨识度,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目前,在民歌、民谣、说唱领域,方言入歌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创作方式之一。
自90年代开始,随着本土意识的觉醒,国内的一批不同风格类型的独立音乐人开始不约而同地使用方言唱歌。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各大城市几乎都生长出自觉用方言歌唱的音乐人或乐队,比如西安的黑撒、上海的顶楼的马戏团、银川的苏阳、贵州的尧十三、云南的山人、北京的子曰、武汉的冯翔、东北的二手玫瑰等,《天涯杂志》称这一群体的方言创作为 “新方言民谣”。
其中,去年在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被大众关注的九连真人乐队,就是一支来自广东连平县城、用地道客家话演唱的乐队。而随着音乐工业的下沉,一些音乐人也自觉远离都市,回归乡土。比如,2014年,尧十三选择离开北京,搬回贵州的小镇居住,好妹妹乐队秦昊也从北京搬回了重庆。
九连真人在《乐队的夏天》
那么,方言歌曲的未来在哪?
作为受众面较广、方言入歌时间较早的一种方言,闽南语比肩粤语,可谓得天独厚。《浪子回头》、《大田后生仔》等歌曲的热度,也见证了年轻一代闽南语歌手巨大的潜力。闽南语歌曲热度的绵延,或许可以给正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方言歌曲大众化探索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优质样本。
在创作层面,方言歌曲内容创作,如果能够切中时代的社会情绪,让主流社会群体产生集体性共鸣很容易成为爆款歌曲。从《爱拼才会赢》到《浪子回头》、《大田后生仔》无一不是如此。时代不同,流行音乐的创作规律却惊人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