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借势”还是“造势”,本质上都是小把戏

今天我们继续解析《孙子兵法》。

之前我们花了不少篇幅介绍孙子的“五事”模型。如果说“五事”涉及的是战争胜利需具备的战略条件,那我们接下来所要讨论的,就涉及到战术问题了。

我们先听听孙子是怎么说的: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译成白话文就是:

分析利弊,使你的意见被采纳。然后就营造有利的态势,为对外用兵提供帮助。所谓“势”,就是凭借有利的情况而行动。

这句话的关键词,在一个“势”字。关于“势”,简单地说,就是对你有利的条件。这个有利条件既可以来自于大环境,也可以通过主观的创造,即我们通常所谓的“借势”和“造势”。

下面让我们为您详细讲解。

1/3 如何借势

中国人有句老话,叫做“四两拨千斤”,这句话用于今天的话题再合适不过。

如何“四两拨千斤”呢?光靠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但凡有点物理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想要撬动一件重物,如果不使用蛮力的话,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用一根杠杆,你的力量可以凭借杠杆而增加,这便是杠杆的作用。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根杠杆,我就能撬动这个世界。而孙子所说的“势”,就相当于阿基米德手中的杠杆。

真正的战略高手,总是想办法避免和敌人硬拼。同样是完成目标,有人拼尽全力,即使取胜了也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有人却能运用巧劲,做到事半功倍。两者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前者不懂得如何用“势”,后者却深谙此道。

毫无疑问,善于用“势”的人更有可能夺得最终的胜利,因为他的损耗比敌人小,须知在战场上,活到最后的人才是赢家。

在开头我们已经讲过,用“势”分两种:借势和造势。这一节,我们先讲一个战场上成功借势的故事。它发生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

张仪这个人,很多人并不陌生。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外交家,也是秦国“连横”政策的有力推手。在史书《战国策》中,正是张仪把楚怀王戏弄地团团转,帮助秦国在与楚国的竞争中占据了压倒性优势,楚怀王最终也客死他乡。

传统印象中的张仪,是个能言善辩,诡计多端的外交家。不过,除了外交家这个身份,张仪还是一名出色的将领。

那是张仪入秦后指挥的第一场战役,由秦国对阵魏国。魏国实力薄弱,论军事并不是秦国的对手。当时,张仪和秦国公子华一同围攻魏国的蒲阳城,蒲阳在今天的山西隰县,很快,秦军便拿下了蒲阳城。

然而接下去,张仪做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他请求秦王把蒲阳还给魏国,为了赢得魏王的信任,张仪还建议秦王把儿子公子繇送去魏国当人质。

仗明明是打赢了,为何还要让步呢?这就体现了张仪高超的政治智慧。

张仪认为,秦国的实力已经让魏国见识到了,要拿下蒲阳城简直易如反掌。现在把它还给魏国,是为了让魏王知道,我们秦国想要你死就死,想要你活就活。

这就有点像什么呢?我记得很多年前看过一部香港警匪片,主人公是个警察,因为得罪了黑帮,对方把他的女儿带走吃了一顿大餐,还给她买了玩具。等警察下班回家,他们又把他女儿送了回来。

表面上看,黑帮并没有伤害他的女儿。但这件事对主人公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为黑帮向他传递了一个信号:我们随时随地能找到你的家人,我们今天可以请她吃大餐,明天就能让她去死!

你看,这一招是不是比直接绑架或者写恐吓信更管用?当年张仪也是以类似的法子对付魏国。当然,魏王也不是傻瓜,没那么好骗。张仪因此特地嘱咐秦王,不妨送一个不受宠的公子到魏国。魏国看到了秦国的“诚意”,也不能不有所表示。

最终,魏国献出了上郡的十五个县作为对秦王的回报。秦国失去了一座城,但他得到的却要远远大于失去的。

在这场军事行动中,张仪就成功运用了“借势”的策略。他所凭借的势,是秦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只不过他没有直接让秦军攻取那十五个县,而是采用了以退为进的战术,把你揍一顿之后再主动示好,先做坏人,再做好人,让魏王从此对秦国言听计从,不敢怠慢。

老子有句名言“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对付敌人,即便是比你弱小的对手,也不一定非得采取威逼恐吓的手段,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是一名将领最了不起的能耐。

2/3 如何造势

说完了借势,我们再来说说造势。相比于借势,造势需要更多的想象力。从战术层面,造势也常常用来迷惑对手,从而避其锋芒,或达到奇袭的目的。

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对诸葛亮的空城计不会陌生,这是典型的造势。

在早些时候,曹操率兵攻打宛城,刘备闻风而逃,由张飞负责断后。当时张飞身边只带了几十个骑兵,在当阳长坂坡一带,见曹操来袭,张飞让士兵在树林里砍下树枝绑在马腿上,在林子里跑来跑去,掀起阵阵尘土,曹操怀疑树林里有伏兵,立即下令停止前进,这也是造势。

当然,《三国演义》不是正史,你可以对上面的故事姑妄听之。但在人类历史上,关于造势最经典的一个例子,来自于二战时期的德军统帅——隆美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北非战场,意大利军队被英军打得溃不成军,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向德军求救。于是希特勒派出了隆美尔,正是在北非战场,隆美尔获得了“沙漠之狐”的称号。

实际上,隆美尔抵达北非时的兵力只有几千人和一个加强的装甲团。毕竟,此时的德军主力正在东线与苏联人作战。而英军有几万人,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德军看起来毫无胜算。

但隆美尔就是隆美尔,他有能力在局势对自己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创造出有利条件,结果,数量几倍于己的英军被几千德军追着跑,隆美尔取得了著名的“昔兰尼加战役”的胜利。

在这场战役中,隆美尔采取了兵分多路的战术,分为左中右三路,以装甲部队为主力,实行中央突破,两翼齐飞的战略。英军根本没想到德军敢这样发动进攻,被德国人打得毫无还手的余地,昔兰尼加战役只进行了十天,就以德军的胜利宣告结束。

问题来了,德军不是明明只有几千人吗?像这种兵分三路的大规模进攻,明明只有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才能进行,难道隆美尔能够变魔术吗?

事实上,隆美尔还真的变了魔术。

隆美尔知道,这场战役胜利的关键,在于出其不意。为了让敌人相信自己实力强大,隆美尔特地造了几百辆木制坦克,把它们放在大众汽车的底盘上,远远看上去,这些假坦克形成了一条装甲洪流,英军知道德军坦克的厉害,当然不敢与之交锋。

但问题是,若仅靠这种把戏,纵然骗得了一时,却骗不了一世。毕竟,你的实际火力摆在那儿,敌人被你打了几炮之后,很容易就能判断出你有几斤几两。所以,除了伪装,隆美尔还采用了迂回加包抄的态势,不断分兵,对英军实施分割包围,让英军误以为自己的实力不如德军。

请注意,昔兰尼加战役的胜利,绝不是光靠那几百辆假坦克,对于隆美尔而言,这些假坦克只是道具,而真正的精髓在于德军的迂回加包抄,若没有隆美尔出色的指挥,德军很快就会被英军看出破绽。

当然,隆美尔能取得胜利还有个条件,就是英军打仗太死板,换到高明的将领,他们也许能够看出德军在虚张声势。所以,隆美尔的战术骗得了君子,但骗不了小人。

我们之所以介绍这场战役是想提醒大家,凡事不能只看表面。任何看起来脑洞大开的所谓“妙招”,背后都是以相应的技战术,以及对敌人的准确判断作为支撑的。

为什么像“空城计”这样的故事不靠谱?原因就在于,即便诸葛亮真的要迷惑对手,也不能光靠在城头上摆个琴故弄玄虚,他一定得有其他相应的军事准备才行。毕竟,他的敌人也不是傻瓜,仅靠欺骗和伪装形成的策略,是不会长久的。因为敌人很快就能摸清楚底细。

3/3 总结

今天我们谈了孙子对“势”的理解,关于“势”,我们最后还要补充几点。

在商业世界,很多人一提起“借势”或“造势”,首先会往营销层面去想。比如社会上出了个大新闻,能否蹭个热点,搞个话题什么的,希望借此一战成名。

还有人会从投资或创业的角度来理解“势”,他们把“势”当做机会、机遇,或者所谓的“风口”。在这些人看来,做任何事都必须要赶在风口上,好让猪也飞起来。

这些思想背后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希望成功能够有捷径可走,最好能借助某个强大的力量推自己一把。

这当然无可厚非,但很多人会因此陷入一个误区,即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放大招,撞大运上面,从而忽略了背后更重要的东西。

看看微信朋友圈里的这些文章标题:

客户搞不定?三招让你成为业务高手······

如何提高你的沟通技巧?请做到以下四步······

如何制定企业战略?你只需要抓住以下五点······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每个人都想一招致胜,但现实是,这种情况根本就不存在。即便让你侥幸成功,迟早也会原形毕露。

怎样给企业做品牌?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广告,我做个创意十足的视频,或者通过一场声势浩大的营销活动,来吸引公众的眼球。

也许你的营销活动能登上微博热搜,即便你的广告一时间能成为全城话题,那又如何?你的品牌做起来了吗?并没有。

同理,即便你创业真的选对了风口,一时间做得风生水起,你的企业就能活下来吗?也不见得。

道理很简单,品牌不等于营销,撞对风口不等于取得成功,倘若你的基本功不扎实,那么到头来一切都是假象。

我们再简要回顾一下今天所说的两个例子,无论张仪的“借势”,还是隆美尔的“造势”,他们所凭借的,都不只是“势”本身。张仪是利用秦军的硬实力,以政治手段代替军事手段,为秦国谋取利益最大化。

隆美尔用假坦克蒙骗对手,背后是他高超的指挥技巧与德军出色的分兵战术,或换做平庸的将领来操盘,并不见得能取得成功。

高明的将领,懂得高明的用“势”,因为他们既能看见“势”的潜能,也能明白它的局限。

杠杆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的支点是否牢固,以及支点安放的位置。说到底,真正的“势”,本质上还是来自于你自己。所谓的好运气,大趋势,归根到底还得看你是否有实力配得上它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