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暄言】为您介绍舞台剧创作模式
写在前面
(一)角度
很多舞台剧当中,都会出现一些的心理描写,也就是当中的人物对待此问题的看法,这些心理描写中,往往是为了体现出作者看待这件事情的观点(注意:是作为编剧的主观观点,不是当中人物的主要观点)
1.主角作为心理描写对象
这是一种比较直接的形式,内容是积极向上的,作者当中想植入的一个观念是支持当中的人物的想法,如果当中人物处在一个矛盾的心理状态,这么说明,这两种观念,都是被大家认可的,往往涉及到的是两方面,第一是他人的利益,第二就是自尊,在当中,人物往往会选择前者,但制造出矛盾心理的原因就是两方面都是值得被大家认可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多数作者想表达的就是一种面对现实状态的无奈,作者会认为选择后者更加合适一些,也就是从作者主观的角度来说,他更支持当中人物没有选择的那一种。
.反面人物作为心理描写对象
在当中对人物身份的定位,并不是一个作者的想法,而是一个比较符合大众眼光的定位,而在当中,作者对于所谓“反面人物”的一些做法,并不是完全不认可的,但在人们的正常思维中,这样的人属于一个“坏人”,往往这个“反面人物”的心理状态,是一种非常无奈的,所以,作者想表达的,也是一种对被误解的身份的争辩。
3.“电灯泡”作为心理描写对象
重点描写“电灯泡”的心情,很多时候会用第三人称转述的形式,在这当中“电灯泡”的理念,往往就是作者认同的,当“电灯泡”作为第三者转述人时,电灯泡的身份往往是跟当中的主人物在同一战线的,当中的电灯泡往往是支持当中主人物想法的。
4.旁白作为心理描写突出对象
(注:当中的旁白还可以指:壁外音、景物特效等)
少部分舞台剧中是存在旁白的,很多人都认为旁边是一个没有生命、没有思想的角色,让旁白存在的作用,除了让故事情节发展做一个交代,从旁白看待问题的角度中,还能够看出作者对于这个问题的想法。旁白中虽然很少出现语气词,但在旁白描述当中人物的心情时,很多时候会有一些主观的想法。包括在描述这件事的对错时,旁白的话中,往往就会透露出作者的想法。出现这样的叙述形式,作者想表达的心情往往是一种比较平常的。和上面的第三者叙事有几分相似,只不过第三者存在更多的主观思想。
(二)题材
(注:指作品选用的故事内容)
1.改编
改编作品主要是选用历史、童话、传说故事以及一些故事性较强的电影,将基本的人物性格保留,在故事情节上根据需要,进行变化。所有的情节,都会围绕人物,尊重基本特点,进行转变,给人的感觉是没有太大的变化的,但有一些作品,在人物保留十分合适的基础下,对情节进行重新的编写,同样可以作为改编。
2.古风
古风类型有一部分是改编了历史故事,其内涵主要是讲了情怀,还剩下的大部分是分为囚犯处决过程、朝廷中上下级之间的矛盾和误会,以及一些古代的爱情故事,会涉及到很多古代的习惯、礼仪和人们日常的交往方式。
3.反战
反战主题的作品多数是描写战争,最终以悲痛的结局,告诉人们战争的危害。故事以悲剧为主,结尾的走向往往不是尽如人意的。而在反战主题的作品中,往往会利用不同的身份,体现不同人对待,战争的不同看法。
(1)平民百姓
这是在战争中最无辜的一个身份,他们没有义务参与这场战争,但却是被卷进去的,战争让他们失去了亲人,毁灭了他们的家园,但对于战争,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去反抗,所以,在战争中,他们也只能任其去破坏,而自己的生命,在战争中,也显得十分的随意了。
(2)医务兵
医生原本的职责是治病救人,作为医务兵,同样有着医生的使命,但往往会出现,他们在对待敌军的伤员时,是坚持自己的职业道德,还是为自己的队伍着想,这正是内心最复杂的时候,而在故事中,医务兵往往会遵循自己的职业道德,而这样的情节,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同样也是对医德的赞美。
(3)战地记者
和参与战争的人员相比,他们有一大优势,就是记录下战争的瞬间,同样,也可以记录下生命结束的一瞬间。而被卷入了战争中,自己的生命也有时会收到威胁,而当自己活不了时,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让自己的记录工具保存下来,记录下自己生命结束的最后一瞬间,这也揭露了战争对生命的威胁是多么残酷。
(4)卧底
在参与战争的人物中,属于一个危险度比较高的身份,为了打探敌方的情报。而在融入到敌方中,进行长时间的相处,往往会产生感情,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完成最终的任务,也许并不会成为故事中卧底的想法,集体为他带来了温暖,他得到了关心,但最终,他也不得不完成上级派给他的任务。这也正说明,在战火中,尽管与别人产生了感情,但战争是无情的,会残酷的将所谓的感情掷于任务之外。
4.爱情
剧情中对爱情的描述,一种是一心苦苦追随,却永远无法满足你的心愿,因为被追的人是不会爱你的,在当中,尽管有人帮助你,有人同样爱着你,但始终不能让你得到满足,这真是对人性残酷的揭露;一种是相互的喜爱,可有第三者,两个人总是不能达成自己的心愿,直到最后,就算一人已经失去,另一个人仍然只能留下满满的遗憾。
爱情方面的描写多数是悲观的,因为在这方面,人们不会得到满足。
5.科幻
(1)机械
选用这样的题材常常是描写未来的机器人,它即将代替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将变得和人一样,甚至比人还要先进很多,但机器人唯一无法带替的,就是人出生时,父母就在亲情上,早已为他写好的一套编程,这样的作品,正是要说明,机器人可以代替一切的工作,但不能代替人,不能拥有情感。
(2)时光机
很多作品中,都会出现穿越这个镜头。穿越到过去或未来时,主人公往往会作为第三者去旁观这个世界,发现了不同时代生活与自己生活的不同,同时也明白了“历史是不能被更改的,尽管是在未来”让我们明白,所有的目标都要从现在努力。
(3)世界末日
这样的主题它的时间多出现在未来的很多年后,也是在几亿年后已经预知到的世界末日之前,地球早已经不住人们的破坏,人类末日即将来临,而很多时候,又会加入新的未来的地球统治者,让我们明白导致地球毁灭的不是地球本身承受不住,而是人类。最后的人类新统治者的战争中,最终落败的,一定是最后的人,因为地球的毁灭,最后的责任,都应该由他们来承担。呼吁我们去保护环境,不要让人类成为地球的杀手,让新的统治者抱怨,之前的人类没有留给他们一个舒适的家园。这样的题材往往还会涉及到爱情,就是面对最终即将失去的家园,两个人的选择究竟如何?
(4)外星人
通过科学的证明,许许多多的星球上,都有胖外星人生存的条件,但当外星人真成入侵地球时,人们无力反抗,只能等死,而现有的科技水平,又怎么去与外星人对抗呢?
(5)微观世界
以一个概念里的有害菌为心理描写对象,对它的生活环境、众人的排斥、不平等的待遇,去记叙一个有害菌的生活,最终它希望能够像其他细菌一样,进入人体,成为对人体有用的一部分,可自己的身体就是有害菌,别人对它的印象也是这样的,最终也只能无奈的走下去。
(6)天堂与地狱之间的来往
这样的主题多数会涉及到情感,还有就是对于自己的认识,这天堂与地狱之间,为了自己爱的人,为了能够多陪一会儿他,而离开了天堂;反省自己的过错,认识到自己不是一个好人,避开天堂的门,走了下去。主人公旁观自己离开的世界,侧观自己离开的人,作为第三叙述者,把眼前的世界描绘出来,同时作为心理描写的主要对象,表露出自己内心的伤感。
对于天地之间的往来,另一种常见的现象就是幻觉,自己心爱的人去世了,却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以主人公的视角,自己心爱的人却还在,自己察觉不到,周围的人虽然知道,往往也会去配合他。故事的情节往往是一个悲剧,最后的主人公仍然不能走出来,也让所有的旁观者感到心急,而最终主人公选择的,往往是继续把自己埋没在这个世界里,直到自己消失,同时,这是也对爱情带给一个人的伤害的真实写照。
6.生活
生活作为主题,往往不是针对当中的选材去写,而是为了突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或者是当中的一个群体,当中的人与正常人相比的特殊性,比如说一些身体有障碍的人、有健忘症的人、精神上有不正常的人,他们渴望融入正常人的世界中,渴望与正常人交往,但由于自己的特殊性,不能被大众所接纳,而在所有与他交往的人中,也许有人能够理解他,但往往一个人的力量是支撑不起来的,最终还是无奈的独自一人生活着,以本人或可理解他的人作为心理描写对象,体会当事人内心的无奈。还有就是针对一个群体进行描写,比如传销组织、诈骗团伙、贩毒集团,以误入的人作为心理描写对象,体会受害者内心的伤害,体会团伙中的好人内心的无奈。
(三)结构
1.开头
(一个作品的开始,多数是直叙情节,为情节发展做铺垫,但有一些特殊的作品也有比较特殊的作用)
(1)暗示结尾
有一些作品会发现,开头的情节跟下面发展中的情节没有联系,实际它的作用是在提示结尾,或者说只有开头跟结尾是有关联的,中间的多数是心理描写或者是插叙的内容,故事的前前后后可能只有几秒钟,但中间插入了心理描写,并以它为主,才把整个故事充起来。
(2)壁外音
有的在开始前会加入一段壁外音,为了突出特殊的时间地点和现场的气氛,也是作为旁白,表达作者的立场。
(3)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大概是,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交代时间和地点,预示情节的发展。开头运用环境描写,说明这个时间比较特殊,多数属于科幻题材的作品。
2.结尾
(1)乐观结尾
故事的发展非常曲折,但结尾的走向是好的,通过结尾,把之前的弯曲化成一个圈,回到原点,让人心里舒坦下来,这样的结局多数是为了说明一些道理,之前的情节中,不断出现波折,让人感到有趣而担心,最终回到原点,让人把悬着的心放下来。
(2)悲观结尾
当剧中的人物面对两难的选择时,通常会以他人的利益在先,从而放弃自己的自尊,这也是多数人希望的结局,但它之所以是一个悲观的结尾,这是因为作者在当中,会将这个人物不断的强大化,塑造成一个非常在意自己的人,同时也更在意自己自尊的人,而在作品中,作者想表达的,也是更希望他留住自己的自尊。这正是一个矛盾的心理所产生的悲观结局,多数是为了表达一种情感,从而达到塑造人格的高度。另一种就是无奈的结局了,当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没有能力反抗的人,不得不遵循这样的规律,尽管他有这样的心思,但同样他自己也明白,这是自己的能力范围无法触及到的一个水平,这也是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了。
(3)开放式结尾
当中的人物受到自己人格上的践踏,感到十分的无奈,但是,尽管有了能力,又没有人能理解他,只能这样放下去。同样是面对一个两难的选择,而这两个却都关系到了自己,当初的人无法做决定,只能尽自己的能力,拼一把,达不到自己那个预期的目标,最终也只剩下无奈了。
3.关键词
在作品中反复出现,不断进行强调的一个词,在不同人的口中不同时间出现,表达出的情感与意义是不同的(一般是两层含义),但它决定了作品的走向,属于作品当中重要的元素,将整个节目支撑起来。
4.重点台词
改变了当时的氛围,从不同人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将蒙在主人公心头的面纱彻底揭开,解释清楚了,之前一直不懂的疑惑点。作为整个节目中的过渡点。
(四)内涵
(指作品的内在的涵义,也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
作品的内涵往往分两个层面,一个是道理,一个是情怀,下面将一一进行解释。
1.道理(以事论事,重点落足于事情上)
(1)正面
体现在故事当中的好人好事,当中值得学习的地方,多数是为了描写事情,来告诉我们这样子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做什么。
(2)讽刺
通过反面的典型,通过事情,向我们介绍一些我们不应该接触到的东西,重点去描写当事人所做的事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2.情怀(以人抒情,重点落足于人本身)
(1)情感
通过人物的心理描写与事件结合,从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对一些特殊事物的特殊情感,进行抒情的描写,作品中存在转折点,转折点通常存在于关键台词出现的前后,也就是当中的人为意识到时,通过之前的事,来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用抒情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心理描写的侧重点在1人身上,或是一个集体之间的情感,煽情现象比较明显,但表现非常自然。
(2)人格塑造
人格塑造须以一人为准,通过描写一个人的心理,对人物进行重点的塑造,包括他的身份,他的生活情况,情感上的需求,结合这些情况,去走进一个人的内心。当中的人物,尽管身边有很多人,但在思想的碰撞上他总是很孤独的,他不会被人理解,只会自己一人去完成自己不被理解的工作,这也正是想要塑造人格关键点--孤独,当中的人物站在故事外的一点,虽然属于事件中的人物,但是能够将整个事件看全面,他明白其他人是如何去看他的,明白其他人的观念,但却始终不被人理解,最终,直到故事结束时,故事情节仍然是伤感的,人物也保持着一种无奈的情绪。
(3)人性
这样的多数是针对一种反面的人物,以一个好人为心理描写对象,写了他的遭遇,他身边的“伪君子”对他的态度,对人性的弱点进行透视,将最黑暗的一面表露出来,残酷的现实中,表达当中好人感到的无奈。
以上为个人的见解,从角度、题材、结构、内涵四个方面进行剖析,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