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我主厨

生活如同准备盛宴...... 

生活中的成功和失败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回旋余地,这就好比做一餐饭,要不无可挑剔,要不漏洞百出......假如你希望生活是一顿美味可口的饭菜,那你最好能细心准备,精心烹饪,用心上菜,做到营养俱全,容易消化,品之身心愉悦。

文/(法)奕夫Yves

买烹饪书,参加烹饪课,看网络烹饪视频……所有这些不为别的,就为了学得一手独门绝技,做出几样地道的好菜,然后闭门演练,反反复复,直到功成圆满。同一道菜,你做了又做,调了又调,终于有一天,你可以自豪地宣布它变成了你的拿手好菜,闭着眼睛都能做得出来。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想说明一个道理:你能想象把酱油和豆腐放在意大利通心粉里吗?或者,把盐撒在蛋糕里,把印度香料倒入中东沙拉?若真如此,那会是一个什么味道?

当我看到有中国厨师把香蕉、草莓、紫甘蓝或豌豆撒在披萨的饼胚上,再盖上一层厚厚的能拉出长丝的人工合成奶酪,并称之为正宗意大利披萨时,我大为震惊。不正宗的食材,不正宗的配料,不正宗的工序,其结果是对一个悠久传统的“亵渎”,而且还不利于健康。

正如做一道传统饭菜就得亦步亦趋,没有丝毫天马行空的余地;同样,我们的思维和行动也需要有条不紊、有章可循,这样才能得到积极有益的成果。如果你不想在凉面里拌上橄榄油,在饺子里面包上巧克力,那就不要把生活当作一个毫无章法的随机试验田。不然,到头来很可能一无所有,只有无法形容的怪味和无尽的沮丧。

头脑不仅是强大的工具,也是危险的武器。古老的启示经典《博伽梵歌》中说:“心意既是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大的敌人。那么,谁是你真正相信的人?当你需要做出决定,必须在左转和右转之间做出选择,抑或左右摇摆、犹豫不决时,哪一种声音会在你的脑海中响起?

心意有六项功能:记忆、思维、良知、情感、疑问、认知。每一项都好比一个食谱,有着特定的原料组合。无论哪一种成分,过量或不足都可能导致各种情志,比如抑郁或者过度兴奋。对某种记忆的执着难舍,无论是好是坏,或者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都会构成某种意识状态。而我们的情感,则源于我们执迷于什么样的人事物,或者对快乐和痛苦的预期。

正如一份爽口清心的地中海式夏日沙拉若没有沙拉汁就会索然无味,假如心意没有从有益的知识中获取滋养,也没有跃动的好奇心时,生活就是缺乏目标的。人们常说,乐趣是生活的调味料。人人口味不同,有的喜欢酸,有的喜欢甜,有的喜欢涩。关键是,假如你希望生活是一顿美味可口的饭菜,那你最好能细心准备,精心烹饪,用心上菜,做到营养俱全,容易消化,让人品之身心愉悦。

一个富有经验的厨师总能对厨房了如指掌:每样东西都摆放在什么地方,各种食材什么时候送齐,什么人会一起帮厨,烹饪过程中都可能会遇上些什么障碍,等等。同样,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充分的认识:你周围都有些什么人,我该做些什么,我如何与别人交流配合,做每件事的时机是早是晚,通向成功的道路上都会遇到些什么样的路障……

当然,所有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模式;我们的语言和行动会导向截然不同的结果——遗憾或者惊喜。正因如此,厨师们总会提前做出筹划和安排,这样,他们进入厨房时便是胸有成竹的。他们淡定自若,参与的人员只需依令而行、按部就班就可以了,结果一定不会让人失望。如果你被告知“土豆切成薄片”,那么你肯定不会自以为是地把它切成方丁。在人生这所学校,没有毕业一说,我们永远是学生。

我们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依靠于一种自信,但不能是过度自信。按照常理,多年的考验和错误会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加清醒而成熟,即便有什么突如其来的变化降临,我们也不至于不堪一击。当我们选对了成长的环境,秉持正确的心态去生活时,这样的结果便来得自然而然;若不然,我们就可能因为无知和轻信被利用,沦为某些人的牺牲品。

当我们感觉自己有能力做出一些成绩,此时求教他人尤其重要。出入厨房几十年后,就算到了现在,我依然会和其他的大厨一起讨论我曾经做过无数次的菜品,聆听他们的意见。“独奏”是件危险的事。有多少人独自做了决定,卷入了一些房地产投资之类的项目,以为自己淘到金了,结果却一败涂地,血本无归,几乎失去生活的信心。我们的行事方式取决于自己的实际经验,而非道听途说,光盯着电脑屏幕是学不到技能的。只有沉稳慎重、脚踏实地,而非草率匆忙、漫不经心,才能有所长进。我还记得有一回,有人请我做一大锅米饭,50公斤的顶级优质米,要款待五百位客人。我兴奋过头,自信过度,以至于忽略了火的大小,结果把整锅饭给做糊了。这真是一个巨大的教训:看似在行的人也会有栽跟头的时候。

很自然,生活中的成功和失败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回旋余地,这就好比做一餐饭,要不无可挑剔,要不漏洞百出。不是令人信服,就是让人怀疑。我们做某件事的理由和目的,我们心目中何为正途,还是取决于我们的态度和能力。

生活中,人的信念和价值观各有层次,不同的情感牵引着我们的心灵,去往不同的方向;有的为时不久便戛然而止,有的会带领我们超越物质圈层,推动着我们进入一个未知的充满着灵性能量的天穹。那种东西也许就是我们一直梦寐以求的,它将重新定义我们的价值观和周遭的世界。

信念可以移动高山,只要那高山朝着正确的方向。当环境、行为、能力和价值观都是正向的时候,我们就能对真实的内在自我有正确的评估。厨艺圈里有这么一句俗话:“一朝入厨,终生为厨。”  也许我会写书,会讲课,会音乐,可以做心灵导师,但无论怎样,我都会永远是个厨师,永远醉心于厨艺。这是我在现在这个人形生命中,在物质意义上,最让我感到自在的一个身份。

如何定义自身的真实身份?这个问题我们越往高处追问,就越会在我们的心中激发起更深的回响:我是谁?我从何而来?死后的归宿是什么?这些都属于灵魂的探寻,它脱离了其它一切自我认同的标签,包括性别、国家、语言、文化、某种时尚,以及某种政治归属。所有这一切熙来攘往,但是“我是谁”这个问题却始终挥之不去,直到能获得一个清晰明澈的答案。这种思维的进程给我们的生命存在的目的赋予了一种意义,它完全不同于我们起初的行为: 力求选择恰当的环境,行使正确的行为,培养正确的能力——这是一个截然不同的维度。这就叫“意识的转变”。

有一档全球转播的电视节目,叫做“厨艺大师”。在一个舞台上,聚集了一群精心挑选,在高级料理方面最有创意和经验的厨师。他们迎接的挑战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创造出最美妙绝伦的菜品佳作。为了赢得比赛的胜利,他们得放下畏惧心理,抛开对烹饪先入为主的概念,用创意、才华和灵感对烹饪艺术进行空前的再定义。他们必须突破种种传统界限,从最基础的到最陌生的食材进行全面的探索;他们得打破自己能力的固有模式,直面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经由试炼而重新塑造自我,驶向一个拥有无尽可能的新世界。人生也是如此。生活意味着超越已知领域,去探索一个充满美丽和知识的永恒自我!

既然心意具备的六项功能使我们得以与周边的世界联接与沟通,那么同样地,也可以帮助我们去发现内在的世界。你可以把它们视为六种做菜的原料,要组合成一道不仅美味而且营养丰富的菜肴。你需要全谷物、新鲜的蔬菜、豆类、纯净水、优质的食用油,还有各种必要的香料。之后,要把这些食材汇聚一处,精心调味,熬制成一锅浓香四溢的好汤。汤色丰富,闻之犹如天外佳肴。此时语言仿佛成了多余,品食成了静默中的冥想。

心意亦如此,从外在的(美食)进入内在的(营养),从胃口大开到内在灵性的萌生与成长。通过将感官导向美好良善的活动从而使其得到调伏,这是至关重要的。生活纵有沉浮跌宕,却始终平静自处,怡然超脱,这种心态便会自然而然地成为第二天性。思绪中总在不断地探询着生命的终极目标,对一切有情众生油然而生怜爱与尊重之情,所有这些都会牢牢地在自我深处建立起来。

有一本灵性食谱,在里面可以找到世界上最好的食谱。那是一部贯通古今、享负盛名的经典,名叫《博伽梵歌》(Bhagavad Gita)。读透了这部包罗万象的“人生食谱”,你就掌握了幸福的秘方,你会成为无人能敌的“厨艺大师”,人们都会纷纷前来,向你“拜师学艺”。

《博伽梵歌原意》

#9.2#

////

这门知识是教育之王,是最秘密的秘密,是至纯至粹的知识,因为它令人直接觉悟到自我。这是道法的圆满境界。它永恒不息,实践时喜乐盈人。

——《博伽梵歌》9.2

更多了解《博伽梵歌》,请点击 这里

开卷有益,感谢分享

作者小介:

奕夫;生于巴黎,修学印度,今以中国为家;素食文化、瑜伽哲学导师;行走天下,分享“生活中的哲学、哲学中的生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