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铁道游击队”:有两位黄埔同学,一位牺牲在抗战前夕
黄埔六期的红色铁道游击队
日前,在山东电视台做关于抗战的节目。大家都知道现在做这类节目不炒冷饭不很容易,于是编导给了老萨一个任务,让我去找找日本方面的记录,看看当时侵华日军对于山东的抗战怎么说。
其实这种事我也不是没干过,比如从当年入侵日照的日军作战记录中,就曾发掘出某个“抗战单雄信”,这位绿林好汉在一场冷兵器对战中,一马槊挑了日军的剑道高手掘井二郎。
好笑的是掘井冲向“单雄信”的原因并不是为了武士的荣誉,而是战马没骟发了情。
但这个题材某次节目中已经用了,我总不能再拿单雄信充数。需要新的材料,无奈之下,老萨只好再次求助于日本公文书馆保存的侵华日军济南领事馆档案。
抗日战争期间担任日本驻济南总领事的有野学是个大特务,利用在兖州、德州等地人员的活动,不断把当地中国方面抗战的情报整理上报日本外相松冈洋右。集腋成裘,这批材料量大且细致,虽然有不少水分,但一些内容相当独到。
果然,看了几眼,便有收获。
特务报告还用了美术字,倒让人有些惊讶,而就是这份报告中,老萨看到了铁道游击队活动的记载。
在这份情报中,可以看到1940年6月,中国游击队员袭击列车的消息——
在这个月中发生在枣庄的主要事件中,右侧第四项为:
6月15日,晚8点37分从枣庄发往临城的列车,在9点左右,于当地齐村-邹坞西方5公里处,遭到预先潜伏的匪团(注:敌对于我游击队的称呼)约60人的袭击,2名邦人(注:日本人)被射杀,另有1人负伤。而后,他们携带这名伤员及大约50名华人乘客,向南方逃离。
“枣庄”,“临城”,“列车”……一下便让我想起了小说《铁道游击队》中的情节。
枣庄开炭厂,临城袭日军,铁道游击队正是在这里活动的,莫非这是他们的手笔?
历史上,真实的铁道游击队名为“鲁南铁道游击队”,两任指挥员刘金山、洪振海,他们的活动区域和文学作品中是相同的。这次战斗,是不是他们的手笔呢?
很快,在档案中发现了对这次战斗更详细的记载。
在这份日本档案中的”附表第二”,可以看到这次战斗的细节——战斗发生在1940年6月15日,地点位于临城和齐村之间,距临城26.4公里处,两名被击毙的日方人员为华北交通会社公司日占兖州站配车长野中信夫,和临城站警务段警乘长山本俊一,被击伤的则是朝鲜出身的翻译仓田。他们都属于日伪军警官员,正是我军打击的对象。
根据日军对这场战斗的描述,其经过大致应该是这样的:
6月15日晚8点37分,日占枣庄到临城的列车在当地西方5.1公里处出轨(应是游击队预先破坏了铁道),随即遭到设伏的约60名游击队员包围,其中约有十几名人员登车而入,在车内与野中、山本等交手并将其当场击毙,隶属于日军八木部队的翻译仓田则被击伤。获取缴获物资后,游击队员带同约50名乘客向南方离去,而列车还能行驶,在当天夜里12点30分钟到达临城站。
这是一次典型的铁道游击队式的袭击。
日军的判断也表明是一支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打了这一仗,但其领导人却是颇为陌生的“邵士成”。
邵士成何许人也?在当时鲁南地区我军的作战序列中查不到此人。
然而,在当时的鲁南,也流传着歌谣“打日本看邵士成,保国卫民孙伯龙”,以此纪念两位在当地英勇抗日的游击队指挥官。
有意思的是,在日军这份情报中,也可以看到关于“孙伯龙”的记录——
在对八路军游击队的分析中,同时可以看到邵士成和孙伯龙的名字。
孙伯龙的部队,约有500兵力,武器完备,活动于峄县放马厂一带,此时,正在和国民党滕县县长周同(曾被误传在滕县保卫战中殉国,实际一直在山东抗战)所部合作,准备利用青纱帐繁茂期袭击破坏日军的铁路和列车(看来也是个铁道游击队)。而邵士成则活动于峄县小韩庄、孝庄一带,有兵力800,一面与敌作战一面进行整训。
看来,真的有个邵士成干了铁道游击队的买卖,他的真实身份又是怎样的呢?
查过之后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情——这两名“铁道游击队”的指挥员,竟都是出自黄埔军校!
孙伯龙,原名孙景云,字伯龙,1903年生于山东枣庄,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
有意思的是,这位孙伯龙最初是个国民党,曾在国民政府中任职,因感其腐败无能心灰意冷,回到家乡教书。1937年日寇入侵山东,孙伯龙拉起一支百余人的武装进行抗战,最初的番号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五十游击支队”,这个番号是他的同学黄僖棠(日本档案上也有他的名字)和他一起要到的。
但两人后来分道扬镳,孙伯龙找到了他的另一位黄埔同窗搭伙,此人便是比他长一岁,正随罗荣桓所率115师部队挺进山东的朱道南。
朱道南,黄埔三分校(长沙)毕业生,曾参加广州起义,电影《大浪淘沙》中主角原型。
电影《大浪淘沙》中的几位黄埔青年。
广州起义后,朱道南随退往海陆丰地区的红四师继续战斗,最终兵败暂时返回枣庄家乡,1937年秋发动邹坞暴动,建立了“第五战区人民抗日义勇总队”,担任第五大队大队长。在他的积极努力下,孙伯龙与之合兵一处,加入八路军序列,后来编为山东八路军运河支队,孙伯龙任支队长,朱道南任政委。
当时还有几支与他情况类似的武装加入,邵剑秋(就是日军档案中的“邵士成”)的部队便是其中之一。邵是青年学生出身,参加过抗日同盟军,担任运河支队的副支队长,他的部队战斗力强,纪律严明。
邵剑秋,山东峄县人,1910年生,曾护送陈毅军长前往延安。
这支部队(及其前身)辅助过台儿庄会战,护送过七大代表,屡建功勋,成为与铁道游击队同样威名远扬的抗日军队。他们的作战各有侧重,但两个部队并没有明确的区分,规定铁道游击队不许下水,或者运河支队不可以扒铁路。所以,邵剑秋去打火车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在日军的这份档案中,便记载了一系列从1940年5月到7月间,我军在其辖区铁路线上,另外进行的19次破袭作战,包括:
5月1日晨,胶济铁路明水至枣园寺之间一列货车遭遇地雷,被炸脱轨。
5月13日晨,临赵线峄县枣庄间一列货车遭遇地雷,被炸脱轨。
同一天夜间,同一线路龙头村以西地段,一列货运列车遭约50名游击队劫夺。
5月18日晨,胶济铁路龙山附近,华交(伪华北交通株式会社)的班车被地雷炸毁,死1人,伤3人。
5月20日晨,临赵线泰州附近一列货运列车遭遇地雷,被炸脱轨。
6月7日晨,泰安-新泰之间华交(伪华北交通株式会社)的班车等5辆汽车遭到袭击,日军3人毙命,多人负伤。
6月12日晨,临赵线泥沟到台儿庄之间一列货运列车遭到奇袭。
6月19日夜,胶济铁路龙山至枣园寺之间两处监视炮楼遭到50名游击队的袭击,战斗持续30分钟。
6月29日拂晓,胶济铁路枣园寺-明水间一列货运列车遭遇地雷,包括机关车在内的七节车辆倾覆。
7月20日,临赵线泥沟-台儿庄之间,一列客货混合列车遭到150名游击队的袭击,押车日军被击毙。
7月26日,胶济铁路金岭-辛店之间铁路被地雷破坏。
……
这些战斗是铁道游击队打的,还是运河支队打的无从考证,但充分显示了“奔驰的铁道线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
值得一提的是,1942年1月2日,孙伯龙在羊楼抗击日军包围的激战中牺牲,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南军区副司令员,他也是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而他的战友邵剑秋还曾专门写文章悼念他,这样描述道:“我的龙兄,慷慨地用自己的鲜血浸润这困难的土地,染红了新中国的基石。”
这份档案的进一步解读或许还有待未来,但鲁南的“土八路”中竟然有两位黄埔军校出身的指挥员战斗在铁路线上,还是足以让人惊讶。他们的后人,或许还不知道在敌人的档案里,竟然留下了父辈为国奋战的记录,所以撰写此文,以飨后人,也为铁道游击队的传奇增加更多内容。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