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探奇】游庐山后记-恽敬
游庐山后记
庐山耸峙在长江和鄱阳湖的环抱中,千岩万壑,云阵雾带,是我国的风景名胜。其中,庐山云海是人们经常称道的奇景。这篇游记将庐山云雾写得千变万化,奇妙无比。
写云景的形象,仿佛如傍腋驰去的野马;登上庐山高处,一丛丛缭绕石间的云如花团锦簇;有时浓若泼墨,有时轻若纱绸;行云流水,穷极造化,构成了一幅幅神姿仙貌、变化无穷的烟云画卷。
作者写云和山水,总是先实后虚,把山水的奇秀配之以云雾的飘渺流动。作者经过“庐山高石坊”时,“石势秀伟不可状,其高峰皆浮于天际,而云忽起足下,渐浮渐满,峰尽没”。待到云开雾散,所见“一石皆有一云缭之”。山生云雾,则云雾各呈其态;云缭山石,则山景更加秀丽;云和山水,虚实相衬,相得益彰。另外,作者谙熟动静搭配的道理。锦绣谷道旁草木茂密,而涧水清越叮咯,恰似相互唱和;云雾速满高峰,而优美的歌声穿云而来,婉转嘹亮。这种动中有静的描写使庐山充满了灵趣和生机。”从中也可见作者在描摹山水时的独具匠心。
恽敬(1757—1817),字子居,号简堂,江苏阳湖(今常州市)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举人。先后做过浙江的富阳、江山,江西的新余、瑞金的知县。嘉庆十七年(1812),做南昌府(今江西省南昌市)同知,两年后(1814),被人诬告,革职。他年轻时喜欢骄文,后致力古文,与张惠言同为桐城派支流——阳湖派的创始人。他的语言取法于六经、汉史,旁及诸子杂书,所以文章较有气势和词采,其散文在清代有较大影响,曾左右清中叶的文坛。他的著作多为碑传和论文,有部分山水小品,风格清峻,颇有特色。著有(大云山房文稿)等。
品读经典 品读好诗词
品读、鉴赏经典诗词歌赋
分享、交流精美原创文学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