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雷声大震,农村俗语说:立冬打雷要反春,究竟是咋回事
这两天,全国大部分地区久旱逢甘霖,在山东,尤其在烟台、威海等地,甚至出现了雷声大震,成为今冬独特的风景线。一边是电闪雷鸣,冬天里暴雨倾盆。一边却是温暖如春,室外气温20℃左右,让这个冬天显得有点不一般。在农村中,流传着“立冬打雷要反春”的俗语,朋友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一:立冬打雷要反春是什么意思?
立冬之后,节气上进入冬天。冬天,古人认为是阳气潜藏的时节。气候由西北的冷高气压所控制,降雨会减少。而雷为阳,在自然上始于惊蛰,壮于春分,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天打雷(打雷往往会降雨),意味着春天来临。由于如今是冬天,所以就有了反春的说法。
二:冬天打雷到底该如何的解释呢?
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匮乏,人们对自然现象的反常非常惶恐,甚至有了“异象有妖”的担忧,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说法。例如,认为十月打雷会危害牲畜,十个牛栏九个空。十一月打雷会害及百姓,有土堆坟的说法。而十二月打雷会危及皇帝宦官,如此种种。那么,用科学解释,冬天打雷究竟说明什么呢?
说明节气虽然进入冬天,但温度并没有降低,暖冬现象明显。我们都知道,由于受到环境污染影响,全球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近几年,暖冬现象成为常态,对生产和生活带来非常不利。
暖冬会使病虫害和病菌安全越冬,增加防治难度和带来疫情。另外,暖冬之后容易形成倒春寒,在农业上对作物的播种、开花造成影响,导致减产。
三:如何正确地认识“立冬打雷要反春”的俗语呢?
立冬后打雷反映的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并非人间异象,利用科学很好解释。而对于暖冬现象,我们还是要保持敬畏心理,通过保护环境来逐渐改变。同时,我们要充分运用科学手段应对,在防治疫情以及倒春寒多点理性和方法。
从古代走来的农村俗语虽然源远流长,但毕竟沾染了时代的尘埃。裹了不少于当今时代不能适应的糟粕。我们要做的就是吸取精华,抛弃糟粕,在辩证中继承。
对于这场烟台、威海等地持续的降雨,专家们分析暖湿气候明显,充沛降雨有效减缓了旱情,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