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7个能力,自闭症孩子也能轻松融入幼儿园

前几天,又听到悠悠妈妈在抱怨:同龄的孩子都去上幼儿园了,就自己家孩子还在机构干预,真让人不平衡。自闭症孩子到底干预到什么程度才能去幼儿园啊?

在国内的幼儿园,尤其是私立幼儿园,为了生源考虑,它们是没有特别严格的年龄界限的。

相比于孩子到了什么年龄就要上幼儿园,我们更愿意说孩子达到了什么能力之后就可以去上幼儿园。

特别是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能力会有一些自然的提升,但依然很难从年龄上分清能力的界限。

到了年龄就得上幼儿园?

自闭症孩子是不是到了年龄就具备了上幼儿园的能力?答案一定是否定的。那么,自闭症孩子达到能上幼儿园的能力,具体需要考虑哪方面的能力呢?

1

指令控制

孩子是否能听指令是他进入幼儿园需要考虑的最基础的能力之一,也是言语沟通最基础的能力。需要考察孩子的指令接收、理解并领会言语,并基于此做出相应的回应的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老师要求搬椅子时能不能搬,老师摆手表示不同意时,孩子会不会停止行为。

2

模仿能力

通常,我们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不知道要去怎么做的时候,都会去观察并模仿别人的做法。
其实,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也是一样的,在幼儿园的环境中,孩子是不是能够去模仿别的小朋友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例如,当他们看到别的小朋友在排队,是否自己也可以跟随着一起去排队。

3

视觉配对能力

视觉配对能力和模仿能力是不能分开的,比如说,在幼儿园,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自己的储物格,他们需要把书包放到写了自己名字的格子中。
自闭症孩子看到普通小朋友把书包放进格子后,他不仅需要完成动作模仿,还需要用到视觉分辨能力,考虑到要把自己的书包放到自己的格子里,而不是放到被模仿的小朋友的格子里。
另外,幼儿园小朋友们吃完饭后,餐盘回收时需要把勺子、碗、餐盘分门别类的放置,这也用到了视觉配对的能力。

4

集体技能

包括安坐、提要求、举手、排队轮流、集体指令等方面,其中集体指令是 一项较为高阶并重要的能力。
在幼儿园中,孩子首先需要服从老师的集体指令。在日常训练中,我们给孩子做的大多是一对一,老师发出的指令多为单独指令,而在幼儿园环境下,老师发出的大多是集体指令,例如老师说“小朋友们排好队要去洗漱了”,孩子能在听到后并跟着大家一起行动。
另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孩子的集体反应。集体反应是指在集体环境下,老师对孩子发出单独指令后,孩子能够执行。例如在教室中,老师说“奇奇,你要坐好了”,奇奇能在复杂的环境下听到老师发出的指令并执行。

5

自理能力

孩子是否具备基础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是进入幼儿园需要考虑的能力之一,也是他们可以独立生活所必须具备的技能。在孩子必须发展的技能中,进餐、如厕、洗漱和穿着是较为重要的领域、
例如,孩子是否能拿着牙杯去漱口,是否能够自发的表达要去上厕所或自己大小便,以及自己是否能够穿脱衣服,在幼儿园吃午饭时,是否具备端餐盘的能力等。

6

问题行为

孩子在幼儿园,要很少或几乎没有问题行为,主要指孩子不会有自伤行为。

7

独立完成工作能力

幼儿园还会设置一些课程,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工作,比如串珠子,需要把颜色相同的珠子放在一起,而这需要孩子具备简单的工作动手能力。

怎样评判孩子入园的能力?

那么,孩子是否满足上述的这些能力应该如何判断呢?孩子进入幼儿园的能力标准是什么样的呢?
其实,目前我们国内的融合教育水平还较低,在社交评估和转衔评估也较少。所以,针对“自闭症孩子是否能够进入幼儿园”这一问题,最需要的就是,孩子到了上幼儿园或小学等阶段的年龄后,需要进行严格的评估来判断孩子的能力。
例如,在VB-MAPP中,其中有一大部分叫做转衔评估,其实就是测试孩子的转衔能力,以孩子目前的能力来说更适合参与到什么样的教育形式中。其中转衔能力越高,孩子就越适合在融合环境中学习,转衔能力越低,则适合参加类似于一对一这样简单技能的康复训练和提升的环境中。

没有评估的融合有用吗?

缺少具体的评估,就把自闭症孩子放到融合的环境中,会出现哪些后果呢?
首先,我们不能评判孩子的能力是否达到了入园的基础标准,也就不能推断孩子是否可以去上幼儿园。
其次,没有评估报告,我们也不能主观推断孩子的哪些能力是符合入园基础能力的,哪些能力是需要继续提升的,那么所有的行动都是盲目进行的。
最后,如果孩子不具备基础的融合能力就进入了融合环境,孩子不再有一对一的老师督促,他会认为到幼儿园其实就是休息,这就很可能会荒废孩子的时间,孩子缺乏的能力得不到学习补充。
所以,我们在孩子的干预中不能操之过急,首先要看孩子的能力达到了什么阶段后,再去考虑孩子下一阶段的事情。

孩子6岁后要怎么做?

其实,相比于进入幼儿园,家长们更需要担心的是孩子6岁后要怎么做?因为孩子到了6岁之后,渡过了黄金干预期,一些机构会不再接收大龄自闭症孩子,这个时候家长更需要考虑孩子是否能进入幼儿园或者学前班继续学习。
孩子是否能进入幼儿园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么我们要考虑的是“如果孩子进入了幼儿园,在课堂上乱跑乱叫时,老师是应该追孩子还是继续上课?”这样现实的问题。
所以,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到了入园年龄就必须上幼儿园的观点是需要纠正的。家长应该意识到我们的孩子是有一定特殊需求的。
总的来说,面对融合问题的时候,我们往往考虑孩子的能力水平,能不能跟上普通环境的教育。但其实,想要顺利融合,要考虑的因素比我们想象之中要多得多。
所以,家长与其关注孩子到了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情,不如去关注怎样让孩子具备这一年龄段的能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