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手工动画片皮影戏沉为夕阳:台上精彩绝伦,台下空无一人
皮影记忆
敲锣打鼓,字正腔圆,一屏白布上,小人物翻江倒海栩栩如生,幕后,十几个师傅晃着脑袋,微闭双眼,“蹬蹬蹬蹬!”小鼓声响起,皮影开始了。台前,几个村的小伙子都聚到一起,台下坐不下了,就爬上房顶,上了年纪的老人拿着扇子运着风,摇头晃脑偶遇精彩之处,使劲点点头,唱戏人骤然一停,掌声响起,几十人大声叫好:妙妙妙!
皮影来源
皮影在古代被成为“影子戏”,在很久以前,皮影大多是用牛皮晒干做成,把兽皮剪成人物,在表演的时候,面前放一块白布,布后点上蜡烛,通过光源的照射,把人物的影子呈现出来,再加上手动的拉扯表演,简陋的“动画片”的“视频”就做好了。
“音频”往往是皮影戏团队里的唱戏人,他们通常会操持着一口的方言,把皮影戏中的人物故事唱出来,同时还有专门的“乐队”,有鼓,有二胡,还有琵琶等,这种多种形式结合的呈现方式就是最初的皮影戏,在古代有特殊的地位,也代表了一方水土的文化气息,从地域上看,是中国的北方地区,山西、河南、甘肃等地,皮影流传最广,虽然作为最质朴的表演方式,可受到了广大人们的喜爱。
在我国历史上,最早有皮影来源的记载是《汉书》,在2000年多前,汉武帝的妃子李夫人身染重病,驾鹤西去,作为疼爱妃子的皇帝,汉武帝日渐消沉。后来一日,一位大臣李绍翁在路上那个看到一孩子手中拿着一个玩偶,影子倒影在水中十分有趣,倘若把这种玩偶给予皇帝,岂不是美哉。
在古代,各国交战频繁,皮影作为一种文化,也随处流传。从元代开始,皮影戏就被流传到海外,波斯、土耳其,得到了诸多外国人的喜爱,而在我国,从清朝开始,皮影戏在民间开始流行,直到清朝末年,随着点灯的传入,这种皮影戏更是进入鼎盛。据说在民间不管是什么节日,皮影戏都成为最抢眼的节目。每逢佳节,搭戏台,建场地,专门在庙会上准备皮影戏。
皮影制作
作为古代文化的一员,皮影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陕西人汪天稳在皮影的发展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从12岁开始就跟着师傅学习皮影,那时候还是60年代,没有先进的技术,只有踏踏实实。汪天稳介绍,最古老的皮影,使用的是“推皮走刀法”大概的意思就是,把牛皮放在案板上,把刀刃架在上面,然后慢慢推动牛皮,刻出来自己想要的人物形象。
实质上,在后来的皮影制作中,单单的一张牛皮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皮影制作的需要,人们对各种兽皮的选择进行了创新,还要经过画图,雕刻,上色,熨平等八道工序,制作一套皮影要手工雕刻3000多刀,这在皮影史上是最繁琐最珍贵的过程。在皮影的制作中要先把兽皮洗干净用药水浸泡,涂上油压扁,然后像是雕刻家具一样,把薄薄的兽皮雕刻出来想要的样子。在古代,各种神话传说,比如嫦娥奔月,大闹天宫等,都被形象地刻画出来。
皮影没落
2003年汪天稳经历11个月,用牛皮制作出来了《清明上河图》,有23.58米长,但那时在那个时候,随着电影和电视的普及,皮影已经在日渐消沉,汪天稳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了留存血脉,他开始尝试如何把皮影运用在电影中,2011年外国电影《功夫熊猫2》上映,开头动画就是借用了中国的皮影形式。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结合,很多外国人对中国文化倍加关注,2008年,美国的一个留学生Annie被皮影深深吸引,专门来中国,行走各处学习皮影,她觉得皮影作为古老的“动画片”式表演形式,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这种文化无论如何都不应该被埋没,她到处拜师学艺,希望成为了这个方面的专家。
皮影传承
在很多80后,90后的童年中,皮影戏的记忆少之又少,随着社会的进步,纵然皮影戏如何创新,都已经不能再迎合市场环境。那些曾经靠着皮影戏生活的老人,“团队”都已经解散,在他们的心中,皮影是文化,本应该传承下去,可新时代各种艺术形式不断涌现,儿孙们都不再喜爱皮影,传承便成了空谈。皮影人的后代也已经扎根城市,想必,那些先辈人一刀一刀用汗水刻制出来的皮影,已经成为了仓库里铺满灰尘的点点记忆。
作者/老黑
喜中国文化,爱历史传承,尽绵薄微力,扬卓越俗成。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