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美观点:文旅项目和旅游项目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从各个地区公布的数据可以得出一个肯定的结论:旅游经济确实存在,旅游项目也确实可以赚钱。那么为什么一谈到“文旅项目”,很多从业者、投资方都认为文旅项目投资回报周期过长,无法像原来的旅游景区(目的地)那样变现呢?

可能性或许有很多,但是从根源上来看,目前的大多数文旅人并没有弄清楚当今的“文旅”与原来的“旅游”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并且,因为目前很多文旅项目的从业者是从地产行业转型而来,也就导致了大家并没有从“旅游”的本质角度去考虑“文旅”。

在路美观点当中:我们多次提到了两个概念,第一是文旅项目必须考虑“人从何而来”;第二是文旅项目必须站在“粉丝经济”的立场上去构建。这两个概念分别定义“旅”与“文”的属性,同时也从最顶层的角度表明了“文旅”与“旅游”的区别。

从消费意识形态来区分的话,旅游消费者的首要心理是“猎奇”,而文旅消费者的首要心理是“粉丝文化”。在我们选择旅游目的地并进行消费的时候,最主要的诉求点在于“去看、去玩我们不能曾尝试过的东西”。而当我们选择文旅目的地的时候,则必须在“猎奇”的心理之上,加上文化的认同感以及重复消费的可能性。

当人们把“文旅”和“旅游”混为一谈的时候,总是会简单的认为这两个概念所代表的都是消费者的出行有与消费,局部上来说,这没有错误,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这么说并不全面。

举例来说,我国有很多城市都是古都与古代文明的旅游目的地,比如北京、西安、开封……,在这些城市当中有很多关于古代历史与帝王文化的项目,这些项目应当算作旅游项目还是文旅项目呢?从最广义的角度来看,历史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这些项目都有文化与旅游两个层面的内涵,应当被归入文旅项目的内容之中,但是细分一下的话,这些基于古代文化的项目并不绝对具备重复消费的可能性,比如一些古代建筑遗址、皇家园林景观……等等,人们前往这些旅游目的地的心理主要还是因为“猎奇”,看过一次之后,也许就不会再去第二次了——这样的项目无法与当下的“粉丝经济”融为一体,也无法与完全利用好“时尚与时代文化”的契机。

另一个例子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农家乐”,如果从纯粹的文化角度来判断,农家乐的文化内涵肯定是远远比不上皇家园林的,但是“农家乐”带给消费者的是一种“从都市到乡村,从快节奏到休闲”的体验——这种体验完全符合当代人的文化生活需求,因此也就产生了“粉丝经济效应”——人们不但会在农家乐项目上重复消费,而且会带动身边的人一起来消费。

由此,在我们看来,传统旅游项目和新兴文旅项目是有区别的,其最大的区别并不是广义上的“文化包容”,而是旅游项目与时尚文化的接轨。具体来看,时尚文化最具有消费转化可能性的就是“粉丝经济”——鉴于我们的人口基数,一个很小人口比例的粉丝群体,可能就是一个数量客观的人群。

人类社会的整体节奏越变越快,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可以忽略事物的本源,也许,那么多的文旅项目无法赢利、无法快速赢利,恰恰是因为它们忽视了“文旅”与“旅游”的区别呢?!

路美观点:不懂粉丝经济,谈何文旅项目

路美观点:文旅市场的“前”、“中”、“后”

路美观点:文旅项目必须满足的三个需求

路美观点:文旅项目中,智慧的价值体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