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乡村的守望者
古徽州之行
(3)
许村古建筑群在歙县县城西北,它始建于东汉,到唐朝末年,户部尚书许儒为避战乱,徙居于此,嗣后人丁兴旺,改名“许村”。
于今这是号称“中国旅游第一村”的地方,历史文化特别厚重,介绍村景是用古诗句作为导游词,村里的宣传墙、乡村公告直接用毛笔书写,书法造诣之深可见传统底蕴的深厚。
当地村民介绍:明清时期,徽商兴盛发达,自此,村落建设迅速发展。有十里长街之美誉,全村四千多人。
这是我见过的最大的一个村落。整个村落傍山依水,风貌极佳,体现了风水理论中“共生、共存、共荣、共乐”四大基本特征。
村内传统民居、祠堂主要以木结构为主,建筑牌坊、桥梁等公共建筑则以石料为主,石牌坊,石桥,青石板铺路,他们在功能设计、平面布局、砖、木、石雕饰、题匾碑刻等方面,反映着当地的经济状况、社会习俗及建筑审美观。
宁静的山村,群山环抱,河水潺潺,远处的梯田层层叠叠宛如一座与世无争,祥和安宁的风水宝地。
跟许多山村一样家里的壮劳力都外出打工了,村中的空地上到处晾晒着从山里采集的山茶籽,妇女们正围坐在一起将壳籽分离
看着茶子让我记起次在无量山,看到茶树上缀满茶子,茶树下落满了茶子竟没有人捡拾,想想太可惜了,要知道茶油营养价值是很高的,物以稀为贵,四斤茶子出一斤茶油,一斤粗制的茶油就60元一斤。恰恰与茶叶一样四斤鲜叶产一斤干茶。
坐在村边我与老乡攀谈:“老表你们村里的孩子们还有多少留在村子里呀?”
“没有考上大学的,村里的孩子大都勤奋好学,都是考上大学后留在城里工作的。”
我发现村里很少见到留守儿童在村中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就问:“村里有留守的儿童吗?”
“村子里孙子辈不多,留在城里的孩子,都会把自己的孩子带在身边,有的村里老人会进城帮个忙。”
“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多吗?”
“有,但不多,大多是省内的本科生。”
“他们常回家吗?”
“孩子们平时工作学习都很忙,无暇回家探望,只有过年时一家人才能团聚。”
这是一个和谐的山村,从它遗存下来的古建筑群的规模上看这曾是一个多么繁荣昌盛的世外桃源呀。我像是问她,也是在问自己这些古老村落的守望者们,还能在这里守望多久?
徽州的山,徽州的水、徽州的文化、徽州的古老村落都融入在徽州的自然山水与人文历史之中,它独特的魅力深深的吸引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