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自己贱卖了

聂鑫森讲过两个故事。一位70多岁的老人,退休前是一家大商场的酒柜营业员。一辈子不沾酒的他,却兴致勃勃收藏了一辈子酒瓶。各种材质,各种形状,差不多有几千个。

虽然收藏的是酒瓶,但他的第一个藏品居然是一瓶茅台酒。那是1960年,供销社年终盘点时,还有一瓶定价为三元的茅台酒没卖出去,经理很为难。还没有成家的他,手头有点余钱,就把酒买下了。一晃就是几十年。

后来收藏的酒瓶,有捡的,有别人送的,也有特别喜欢自己掏腰包买下的。收藏的多了,有了名气,退休后,被记者写了专访登在报上。家里就经常有客人来。

有一天来了一个小伙子,小伙子来参观时,没空手,带着酒瓶来的。俩人抽了烟,喝了茶,老人带小伙子参观。当老人指点着自己的第一个收藏品,那瓶茅台酒时,小伙子直咽口水。

当问起这些酒瓶的未来时,老人很犯愁。老人年纪大了,老伴儿身体不好,儿子想把他们俩接过去住,这些酒瓶的安置就成了问题。老人想把酒瓶捐给博物馆,条件是博物馆辟专室做永久展览,展示中国的酒文化,人家不干,觉得这些酒瓶都是不值钱的文物。

小伙子请老人两口子到本地最有名的酒楼去吃了一顿饭。

以后,隔三差五,小伙子就领着酒厂的客户来参观。有人喜欢自己的藏品,老人很开心;小伙子是做包装设计的,这些酒瓶给他了很多灵感。可以说,这种见面双方都很满足。他们俩的关系也越来越好。

老人搬走前,把小伙子请到家里,对小伙子说,孙女要到法国留学,学费很贵,他们得把这套房子卖掉,搬到儿子家去住。自己收藏的酒瓶一件不留,全都送给小伙子。老人说,我信得过你。

一个月后,老人卖掉房子,和老伴一起搬走了。

有一天,老人在儿子家看电视,是一个拍卖会的现场直播。忽然,一瓶1960年的茅台酒,拍卖了15万。老伴说:“这是咱们家那瓶酒。”老人说:“送出去的东西,就不是咱家的了。这小伙子,他把自己给卖了,卖得很便宜。”

在古城,有一个50多岁的儒商。读过国画系,当过中学美术老师,后来辞职下海,先开了一家专营文具的店,发了财,又租下三层店铺,卖名酒、纸墨兼美食。

店里的生意主要靠妻子,他主要的精力,是奔走于书画界联络感情,尤其是对那些名门大户访得更勤。此外,凡是有头有脸的人来设宴,他必自始至终操持,绝不能出半点差错。

当地有位近70岁的书画院退休画家,虽然退了休却声誉不减。是全国少有的书画界全才,诗书画印都让人称赞。特别是画的松最让人称道。每平方尺万元以上,都不肯轻易出手。

有一天画家来店里设宴,他让画家很开心,画家让他摆上文房等物,与朋友一起边喝酒边轮流为他作画,算是答谢。画家这些兴头上的作品,为他变了不少现钱回来。

他的母亲快80了,与弟弟弟媳住在乡下。他准备隆重地为母亲贺80大寿。为此,他特意备了一个大册页本,题签“百松多寿图”,自写了序,介绍了母亲生平及儿孙的感恩之心,然后登门求本地名画家各画一幅松树。特意在中间留了两面给退休的老画家。

眼看着整本册页都画满了,只剩下中间的两面,他先给老画家打电话预约,又去了老画家家。俩人喝茶、聊天,聊得很尽兴。他说明了来意。

老画家说:“你孝心可嘉,想法很雅。早些日子,有个房地产老板,说要为一个管城建的领导母亲贺寿,愿出十万购买我一幅松画,我一口回绝。这个老板和那位领导口碑都不好,我没有兴趣画。”他赶紧说:“我虽然是商人,但还算儒雅,也没有劣迹,你的画无价,我不能说用钱买画,我是求画,请成全我的这份孝心。”老画家同意了。

不久,有人告诉老画家,在那位管城建领导的母亲寿宴上,看到了老画家的那幅画,画的上边临时夹了一张大红纸条,上面写着寿者姓名与贺寿者房地产老板的姓名。

老画家马上明白了:自己画在画册上的画,被他挖了下来,重新装裱后卖给了那个房地产老板,房地产老板拿着它去给管城建的领导母亲贺寿。

老画家特别生气,如此以来,他的孝心不是缺失了一大块吗?想到这里,禁不住在心里狠狠骂了一句:什么东西!

无论是把老人无偿赠送的茅台酒拿去拍卖的小伙子,还是用老画家特意为母亲祝寿的画卖钱的他都为人所不齿。他们都选择了把情拿去换钱,殊不知,钱有价情无价,他们在卖钱的同时,也把自己给卖了,而且卖得很便宜。真为他们不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