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名人墓巡礼——河南平顶山
平顶山境内的历史名人墓主人有几位是属于重量级的,譬如以成语“叶公好龙”而名闻遐迩的叶公、以文名声震华夏的苏洵、苏轼、苏辙父子。
1、叶公(沈诸梁)墓
叶公墓
叶公(?—约前468),春秋末期楚国贵族;因封于叶邑(今属河南叶县),时称“叶公”;治理叶地时,兴修水利,劝课农桑,颇有政声;耄耋之年率兵勤王,因平叛有功得授令尹、司马,之后选择急流勇退,退隐叶地,直至终老;被叶姓奉为始祖。叶公墓位于平顶山市叶县旧县乡旧县村。
2、薄姬冢
薄姬冢
薄姬(?—前155),汉高祖刘邦妃,文帝刘恒生母;因早在刘邦在世时即已失宠,故吕后专权时未遭迫害;诸吕被诛后,以“仁厚”福及儿子刘恒,使刘恒得立为帝;刘恒即位后,尊奉其为皇太后。薄姬冢位于平顶山市郏县冢头镇。薄姬疑冢有多处,此为其中之一。
3、韩棱墓
韩棱墓
韩棱(?—98),颖川郡舞阳县(今河南舞钢)人;出身官宦家庭,以孝悌闻名乡里,荐为功曹,累官至尚书令。东汉和帝幼年即位,窦太后临朝称制,窦氏一族专横跋扈、祸乱朝纲,被架空的和帝依靠韩棱等,最终将窦氏势力彻底铲除。韩棱晚年出任南阳太守、司空,政通人和,为民称颂;唐贞元九年(793年)被追封为渊德公。韩棱墓位于平顶山市舞钢市庙街乡冷岗村。
4、三苏墓
三苏墓
“三苏”指北宋苏洵、苏轼、苏辙父子。
苏洵(1009—1066),眉州眉山县(今四川眉山)人;少时不喜读书,热衷于山川游历;二十七岁后始发奋读书,并教授苏轼、苏辙兄弟;北宋嘉祐元年(1056年)携苏轼、苏辙入京,所著文章《衡论》《权书》《几策》等得到欧阳修等人的高度评价,文名大噪;嘉祐五年得任秘书省校书郎,再任文安主簿;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苏洵次子;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历任大理寺评事、凤翔府判官、判登闻鼓院、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黄州团练副使、登州知州、礼部郎中、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知州、远宁军节度副使、惠州知州、琼州别驾、舒州团练副使、朝奉郎;卒后追赠太师;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宋代文学艺术的巅峰人物。
苏辙(1039—1112),苏洵三子;苏轼同科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河南留守推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汝州知州、朝请大夫、太中大夫;卒后追赠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太师、魏国公;以散文见长,与父兄同列“唐宋八大家”。
史载,苏洵亡故后还葬家乡;苏轼病故常州后,其子苏过扶柩至郏城安葬;苏辙去世后葬于苏轼墓旁。
郏县“三苏”墓中的苏洵墓当为纪念冢、苏轼和苏辙墓应为真身墓。郏县“三苏”墓位于茨芭镇苏坟村。
5、马秃儿塔墓
马秃儿塔墓
马秃儿塔(1236—1304),出身蒙古贵族,世袭千户那颜军职;为忽必烈倚重,历任宣威将军、宣武将军、招勇大将军、佥书枢密院事、上轻车都尉;卒后追赠范阳郡侯。马秃儿湾墓位于平顶山市湛河区北渡镇荆山村。
6、塔里赤墓
塔里赤墓
塔里赤(1243—1306),蒙古族将领;蒙元进攻南宋时,屡立战功,官至福建招讨使、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塔里赤墓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赵庄乡官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