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到了“那谁”的生日,昔日乐坛的“词神”,如今却连姓名都不配拥有,真是令人唏嘘不已。首先,还是先对他说一句:生日快乐,你写过的歌,我总记得在哪里……
其实“那谁”是非常适合在本号分享的一位词人,因为很多歌手都会让他直接包揽全碟作词,那些专辑最后也变成了经典。我选了一张可能很多人没听过的专辑,Raidas的《传说》。艺人很冷门、“那谁”也没有包揽全碟的词,估计只有对“那谁”有一定了解的朋友才知道Raidas的专辑。这也是最大程度地避免给讨厌他的人造成信息冗余……如果你看到这里还没找到共鸣,请关闭本页面,去听那些“经典老歌”。
熟悉港乐的朋友都知道香港80年代的三大乐队:太极、Beyond,还有那啥一派。如果非要选出第四大乐队,就得说是Raidas了。Raidas和那啥一派特别像,一个负责主唱、另一个负责除了唱歌之外的所有事情。Raidas的主唱叫陈德彰,他的哥哥陈迪匡也是一位歌手;另一位负责作曲、编曲、乐器演奏的成员叫黄耀光。他们也有一位固定搭配的填词人,就是“那谁”。
《传说》是Raidas的第一张专辑,发行于1987年。发行厂牌是一家叫“艺视”的小公司。这家公司出过最大牌的歌手,应该就是周慧敏了(不过周慧敏被大家熟知是她离开艺视以后的事儿)。陈德彰也有另外一个著名身份,就是周慧敏的前男友。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周慧敏无论是在作品数量、还是人气上,都远远超过陈德彰和他的Raidas;但是在当年,人家Raidas可是有一首货真价实的十大中文金曲,周慧敏纵横乐坛这么些年,可是一首“十大”都没有……而且这还是Raidas出道的第一年,不过他们在乐坛的最高奖项,也就止步于此了。Raidas拿“十大”的歌曲,叫《倾心》。但偏偏和他们的御用填词人“那谁”一点儿关系也没有,作词人署的笔名叫“若愚”。起初人们以为这是哪位词坛黑马的大笔,结果直到颁奖,人们才知道“若愚”原来就是黄凯芹……结合上一段的“陈年八卦”,你是不是觉得“六度关系理论”再一次得到了证实?这首《倾心》也代表了当时香港主流乐坛的口味,曲调上口、易于传唱,适合广大KTV爱好者居家旅行必备。但如果你以为这就是Raidas,那可就太遗憾了。顺便再说一句,黄凯芹也是一首“十大”都没有的“著名港乐歌手”……Raidas主要的风格是欧式舞曲,《传说》专辑里大部分的歌也都是舞曲、电子味道的作品,像极了当年风靡全国舞厅的disco音乐。但是在洗脑、欢快的音乐框架之下,也反映了他们对社会、对理想的真情实感。这是Raidas最可贵的地方,用最通俗的方式,让你感受到歌曲中的文化内涵。专辑的标题曲《传说》,就是一首很好的代表。舞曲的节奏、配上“灵魂”的唢呐声,以及陈德彰铿锵有力的演唱,这本身就是一种“另类”。况且歌词还有一段是取自粤剧,说高端一些,就是欧陆电子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然而这一切,全都是出自“那谁”的手笔,早期就能填这么绝的词,他不是“词神”谁是“词神”?《别人的歌》就是一首大家喜闻乐见的“经典粤语老歌”了,不过虽然旋律比较通俗,但是歌词却写出了不同于其他流行歌的高度。每当别人出来娱乐消遣的时候,就是夜场驻唱歌手上班的时间。他们反复唱着那些自己都厌烦的歌,唱罢也换来“公式般”的掌声。很多人就是这么唱了一辈子,最终也默默无闻。“那谁”借《别人的歌》,道出了夜场歌手的无奈,也算是Raidas的作品中,“闹中取静”的走心之作了。多年以后,香港乐队圈中的“班霸”——太极,也翻唱过这首歌。毕竟他们也是为“别人的歌”操劳了大半辈子。好在十大中文金曲颁给他们“金针奖”,肯定了他们对香港乐坛的贡献。《人海写真》是Raidas唯一一首别人帮忙作曲的歌,徐日勤的作品、小美填词。看来徐日勤对Raidas曲风的把控非常准确,完全听不出一点突兀。
Raidas除了两位明面上的成员、以及不配拥有姓名的御用填词人,还有一位大家可能想不到的常驻编外人员。最早黄耀光是想和这个人组成一个团体,然而他出色的能力却先被宝丽金相中了。签约了公司之后,就不方便再抛头露面和别人组乐队了。但是这个人却参与了Raidas每一张专辑的幕后工作,包括Programming、监制等等。这位仁兄也以“小光”的化名,出现在了“助理监制”一栏。最后他个人在乐坛的高光时刻,也停留在了和“那谁”的交集上面……这个人就是蒋志光,他最有名的那首歌是跟罗大佑合唱的、“那谁”填词,现在电视台也不让播了。Raidas的唱片中,甚至还有当年黄凯芹做DJ时为他们写的推荐语:较为大众化,流行机会极高。
蒋志光、黄凯芹,两位刚刚签约宝丽金的新人歌手,冒着得罪老板的风险,也要跑出来甘心给Raidas做幕后工作……最后两人在宝丽金都不算得知,也都去了飞图。反而又在飞图开创了自己事业的“第二春”(《相逢何必曾相识》、《晚秋》),所以本期推送真的可以当做是“六度关系理论”的实践依据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