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发现2388片“天书”,内容颠覆《史记》,专家:西施是杜撰

导读:中国历史上有四大美女,其中为首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西施。根据《史记》等史料记载,在公元前5世纪的吴越战争中,战败的越王勾践听取了谋臣“伐吴九术”的意见,其中一条就是采用“美人计”,挑选美女送给吴王夫差,使其沉沦于美色无暇治理国家,而西施就是被越王勾践选中送往吴国的美女。

西施来到吴国之后,果然受到了夫差的宠幸,为了讨好西施,夫差不听大臣劝阻,修建了姑苏台、馆娃宫等一大批亭台楼阁,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宫殿建好之后,夫差就与西施在里面日夜饮酒作乐,对于国家大事也全然不放在心上。相反,被放回国的越王勾践则卧薪尝胆,重新集结力量,终于在之后的战争中一举击败吴国,夫差也在战斗中羞愤自杀而死。

然而历史的真相果真如此吗?夫差真的是因为西施而被灭国吗?对此有学者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虽然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以严谨著称,但他写书之时已经是西汉武帝年间,距离吴越战争已经过去四百年,期间还经历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浩劫,很多史料都被烧毁,因此很多事件记载不准确也有可能。

两千多年来,史学界对于吴王夫差的认知普遍停留在“刚愎自用、骄傲自大、贪于美色”上,认为他之所以后来被灭国完全是自找的。直到前几年,有人在香港发现了一批距今两千多年的竹简,史学家们才恍然大悟,很可能《史记》中的记载要被颠覆了。

2008年,在香港出现了一批“天书”竹简,数量有2388片,当时没人可以破解上面的内容,很多人怀疑它的真实性,所以长时间没有卖出去。之后清华大学的专家正好见到,认出了这批竹简是难得的战国竹简,为了得到这批珍贵的历史遗物,一位清华大学的校友出巨资将其买下,然后捐给了清华大学,就是著名的清华简。经过碳14鉴定,这批竹简年代应该在战国中晚期,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前就已经埋入地下,是非常珍贵的史料。

经过十几年的清理研究,这批竹简上的内容慢慢被整理出来。在其中一篇名为《越公其事》的文章中,历史专家有了惊人的发现。据专家介绍,这篇文章主要介绍的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艰难复国的事情。在文章的开篇,有几处关于吴王夫差的记载,与《史记》中的形象完全不一样,这里的夫差是一个“谦卑恭谨、礼贤下士、有君子之风”的君主。

在《史记》中,吴越夫椒之战后,大臣伍子胥主张对越王勾践斩尽杀绝,而夫差却听信谗言与越国和谈,为此伍子胥与吴王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并留下“今不灭,后必悔之”的预言。

可在清华简中的《越公其事》中,吴王夫差说出了他要和越国和谈的原因“吴之善士将中半死矣,今彼新去其邦而笃,毋乃豕斗,吾于胡取八千人以会彼死?”是啊,吴国虽然打败了越国,但军中将士死亡过半,现在越国还剩8000死士,他们要是做困兽斗那胜利的不一定是谁呢!听了夫差的话,伍子胥“乃惧,许诺”。

由此看出,夫差并不是贪图财物、美色才放过越王勾践的,而是出于战争全局的考虑。之后与越国使者的谈判中,夫差完全没有一个胜利者的狂妄自大,而是“孤用委命竦震,蒙冒兵刃,匍匐就君.....孤敢不许诺恣志于越公?”

以上种种记载来看,吴王夫差就是一个有勇有谋,能屈能伸的英明君主,这就完全推翻了《史记》等史书的记载。对此历史专家表示,从《越公其事》中记载的情况来看,关于夫差的很多事情很可能都是史学家杜撰出来的,特别是西施的美人计,很可能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发生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