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印刷趣谈之十八: 印本装订, 源自早期编简卷轴 ;​ 旋风装式, 鳞次栉比展卷飞翻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作者:张树栋 张耀崑   题字:王树明

  编辑:赵志忠

古今印刷趣谈之十八
 印本装订  源自早期编简卷轴  
 旋风装式  鳞次栉比展卷飞翻   

  编者按:一部《古今印刷趣谈》,让我走进八十五岁高龄的淮镇籍老乡,张树栋先生的印刷史学和他的精神世界中。翻书灯下,受益匪浅!张树栋先生现居北京,其原籍是河北省献县淮镇东刘庄村,他是中国印刷史学的著名学者,其著作等身。作为乡贤张树栋先生虽身居京华,心系家乡,在疫情防控期间为家乡捐款,助力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此书为张老先生的封笔之作,征得老先生同意,“诗眼看世界”从今天开始将全文刊发《古今印刷趣谈》。张老先生以中国的印刷发展史为线,将中华传统文化从远古至今贯穿起来,其中有历史事件、人物传说、趣事等。阅读《古今印刷趣谈》一书,我们从书中或许能得到启示,我们淮镇是全国重点镇、河北省重点小城镇,又是千年文化古镇。梳理淮镇文脉,整理淮镇文化,创建文化淮镇,构建中国·淮镇。我们需要精神动力,寻找文化之源,那就请大家继续关注“诗眼看世界”,在淮镇籍学者张树栋的《古今印刷趣谈》一书寻找答案吧,让我们为构建中国·淮镇而共同助力!

张树栋 :1936年生于河北献县淮镇东刘庄村,大专学历,副编审职称。从业印刷、出版与印刷史研究63年余。著有《中华印刷通史》《中国印钞通史》等图书20余种,在人民日报、新闻出版报、中国印刷、台湾印刷人、香港印艺月刊等多家报刊发表文章200多篇。近作《中华印刷典故》荣获2015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第28届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一等奖。现任中国印刷博物馆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刷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协印刷史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书局《中国出版史研究》编委会编委。

张耀崑 :1962年生于北京市,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获文学士、经济学硕士学位,主任编辑职称。从业金融与财经专业编辑工作34年余,参与《中华印刷通史》《中国印刷史简编》《中国印刷之最》《古今印刷趣谈》等多种印刷史著作的编纂,在《金融时报》《香港印艺月刊》等多家报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现任中国金融时报社总编室副主任。

 印本装订  源自早期编简轴  
 风装  鳞比展卷飞翻  

印刷朮发明后,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应用和发展,开始用于书籍印刷。而书籍印制有一个印后加工工序,叫做“装订”。张铿夫在他的《中国书装源流·自序》中有一段话说得好:……书装何自始乎?自有书,即有装。盖字不著于书,则行之不远。书不施以装,则读者不便。装者,束也,饰也。束之以免错乱,饰之以为美观也。

可见,装订乃书籍成形之朮,与书籍密不可分。正所谓“自有书,即有装”。大家都知道,书籍是文字和知识的载体,因此,装订又与文字的传播方式息息相关。纵观中国文字的传播史,历经甲骨、青铜、石刻、竹木、缣帛、拓印、手抄和印刷等多种形式。其中,商周以降的甲骨文书、青铜铭文和碑文石刻,历史上虽曾起过档案——勉强些也可说它是书籍——的作用,但它毕竟不是书籍,实无装订可言。真正称得上是书籍装订的,当以竹木的简策为最早。

简策装中的“简策”,是由写有文字的一根根长条形竹(或木)片,用绳子编联起来,形成载有一篇著作的书籍。其中:写有文字的单根竹片谓之“简”,木片谓之“牍”。用绳子编连起来的竹简谓之“策”,通常称作“简策”;编简成策的绳子谓之“编”。绳有丝绳和皮绳之分,用丝绳编的叫“丝编”,用皮绳编得叫“韦编”。《史记·孔子世家》里有“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的记载。意思是说孔子晚年喜欢《易经》,一部《易经》,他一遍又一遍地读,居然把用皮条编连起来的《易经》读断了三次。可见孔子读书之认真、刻苦。有人会问,中国的书籍,自古称“册”,为什么简策的“策”不用“册”而用“策”呢?原来“策”字有一个义项与“册”相同,而古代的简策又多以写有字的竹简编联而成,在这里,“策”字上面是个“竹”字头,下面是个“束”字,意在将竹简卷扎成一束而成书册,因此用“策”是最为适宜的。

书籍装订中的简策装,过于笨重。就拿大家所熟知的东方朔的一件事来说吧,东方朔是东汉时期的一个文官,一次他向光武皇帝刘秀上书,所用竹简多达三千支,刘秀用了整整两个月才看完。难怪蔡伦造出“蔡侯纸”之后,东晋时期的桓玄便下令全国“废简用纸”了。   

轴装

中国早期的书籍,几与简策同时,还有一种将文字书写在缣帛之上的“帛书”。帛书由卷、轴、飘、带四部分组成,沿袭了简策卷成一束的装订方法,叫做“卷轴装”。卷轴装型制,是在一长卷文章的末端设一较幅面宽出少许的竹木轴(一般为木轴,但也有考究者),以轴为中心,将书卷卷在轴上形成一束,再用卷端的丝带捆缚,置于书架之上。缣帛的书,文章是直书在缣帛长卷之上的。纸发明并用于书写文字之后出现了纸本书。早期的纸本书是手写的,人们叫它“手抄本”。手抄本书籍,是将一张张写有文字的纸依次粘贴在长卷之上,并在卷尾粘以卷轴,卷首粘接一张叫作“飘”的、质地坚韧而不写字的纸或丝织品,飘头再系一丝带,用以保护和捆缚书卷  。

卷轴装这种装订形式应用时间很久。它始于周,盛行于隋唐,一直沿用至今。现如今书籍已皆采用册页装形制,但装裱字画仍沿用卷轴装。

卷轴装的装饰,即轴、带、帙、签等所用的材料和颜色的不同,是古代图书分类的重要方法。例如,隋炀帝时,其嘉则殿藏书就以轴的贵贱来区别书籍的价值:上品书用红琉璃轴,中品书用绀琉璃轴,下品书则用漆木轴。

隋唐时期出现的印本书,仍沿用手抄本书的装订方式。譬如现存唐印本《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北宋刻印的多达五千余卷的《开宝藏》,都采用了卷轴装。正如《听雨纪谈》所载:“古人藏书多做卷轴,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可见当时卷轴装应用之盛。

随着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书籍的需求日益增多,书籍的装订形式也随之发展、衍变,逐渐由原来的卷轴装向现代广泛通行的册页装演变,作为过渡形式,出现了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多种形式。在过渡形式中,出现最早的是旋风装。

                      旋风装

书籍的装订形式有很多种,每一种又各有其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与其名称都很贴切。譬如前文介绍的简策装,是将简编联成册的装订方式;卷轴装是将书卷卷在竹木轴上形成一卷的装订形式。而旋风装则因在展卷阅读时书页犹如旋风一样的逐页翻飞而得名。

旋风装这种装订形式,在古书上曾有多处述及。如宋朝人张邦基在他的《墨庄漫录》中谈到旋风装时,说它“逐页翻飞,展卷至末,仍合为一卷”,并说“今世间所传《唐韵》,犹有旋风页”。清人叶德辉在其名著《书林清话》中,描述旋风装的特点,说它“鳞次相积”。

放在书架上的旋风装书籍,外观上与卷轴装一般无二。二者的区别,只有在展卷阅读时才能看到。一般卷轴装的书籍,是将文字直接书写在一长条状的缣帛或纸张之上,然后再将书卷粘在竹木轴上制作而成的。而旋风装则是将一张张单张的书页按照先后顺序,依次错开一定距离,粘贴在同一张带有卷轴的长卷(纸)之上(或先粘书页后装裱卷轴)。展开长卷,书页错落粘连,形如鳞次。故又名“龙鳞装”。就其翻阅的状态而言,因其书页长期卷附在卷轴之上,一旦打开书卷,卷内书页便很自然地犹如旋风一样的翻转,故而名其为旋风装。现珍藏在故宫博物院的唐朝吴彩鸾手写的《唐韵》,用的便是这种装订方式。

著名版本目录学家、书画家、印刷史家魏隐儒老先生在世时,曾多次形象地谈到他在故宫博物院目睹这卷唐人吴彩鸾手写《唐韵》一事,说:这是现在所能见到的唯一一件古代旋风装书籍,弥足珍贵。此书为《刊谬补缺切韵》五卷,共24页。除第一页单面书写文字、直接粘贴在底纸卷上之外,其余书页依次错开一定距离,将一侧的白边粘贴在底纸之上。平常不用时,从首至尾卷起,外观上与卷轴装一般为二。展卷阅读,因日常卷放之故,各书页自然向内卷曲,犹如龙鳞,逐页翻飞。与史书记载的完全一样。

总之:旋风装这种装订形式,由卷轴装演化而来,它形同卷轴,内藏书页。展卷阅读,鳞次相积,逐页翻飞,犹如旋风状。对这种装订形式,古文献记载与现存故宫博物院的唐吴彩鸾手写《唐韵》完全吻合,毋庸置疑。这是中国书籍由卷轴装向册页装演变的过渡形式之一。此后,随着图书及其装订形制的持续发展,又相继出现了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和线装。这是后话,容后文续谈。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加关注,国学守望者问候!

投稿微信:18232790185国学守望者 (手机同号)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载与大家一起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