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责是一种礼物
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禅师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
“如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多么潇洒的一句话!可以再把这句话深入理解一下就是:我们每个人只对自己的需要负责,不对别人的需要负责。骂人是他的需要和诉求,而保持平静是禅师的需要和诉求。禅师没有因为对方的谩骂而起嗔恨和恼怒,反而很平静的去开导对方。
在人际关系中,指责性的语言会经常出现。精神分析大师曾奇峰说:这种语言的使用“诀窍”在于,要尖酸刻薄,能够直指人心,使听着这些话的人觉得自己的心被尖锐刺痛了,被酸腐蚀了、被深刻穿透了以及被无情冻伤了。在意识层面,指责制造了心理伤害,可能引起人际冲突。但在潜意识层面理解,指责的开始,就是两人深度亲密的开始,这是心理学很好玩的一个视角,不过在中国文化里却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因为,在特定的条件下,不用说指责了,哪怕一句无心的话,都会引来血光之灾。
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打人不打脸 说人莫揭短。” 可见中国人很重视自己面子的,有很多时候是“说者无心 听者有意” ,无意的一句话却伤害到了对方,甚至引来杀身之祸。所以,有“祸从口出”的教诲。
《史记》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平原君赵胜的邻居是个瘸子。一天,平原君的小妾,在临街的楼上,见到瘸子一瘸一拐地在井台上打水,大声讥笑了一番。这位身残志坚的仁兄心生不忿,于是找到赵胜反映这一情况,要求赵胜杀了这个小妾。见赵胜犹豫,此兄劝说道:“大家都认为平原君尊重士子而鄙贱女色,所以,士子们都不远千里来投奔您。我不过是有些残疾,却无端遭到你的小妾的讽刺、讥笑。所谓士可杀而不可辱,请你为我做主。否则旁人会认为您爱色而贱士,从而离开您。”平原君这才恍然醒悟,终于毅然斩了这个说话没有分寸的小妾,登瘸门道歉。
故事里的小妾就是因为说话没有分寸才引来灾祸,历史上因一言不慎引来杀身之祸的人多不胜举,可见注意说话的分寸是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基于这样的文化背景,为什么有很多人会表现的“心口不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为了保全自己,避免不必要的事端。
所以,在人际关系里,对方能否接得住你的指责,全看你的造化,如果遇到禅师、修养好的人,你可以过嘴瘾了;如果遇到心胸狭隘、自尊心强的人,就需要注意了。其实当你真的理解了指责背后的潜意识需要,就要问问自己:我和他(她)有没有必要那么亲密。
因为,指责是一种需要,是想和对方建立关系的一种需要,是一种需要未被满足时的悲哀表达。
【大罗有道 道不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