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格史款活拆夹头榫小案
接连几天的冷雨下得人好心烦,今天一觉醒来,看到了温暖的阳光,心情极好!好巧,之前定的明式家具今天也到了。这几件家具皆为活拆家具,如下图这件仿制毕格史夫妇原藏的活拆夹头榫小案。
笔者的毕格史夫妇原藏夹头榫小案仿制品
毕格史夫妇原藏黄花梨夹头榫小案
毕格史夫妇
在具体写活拆夹头榫小案之前,先来介绍一下爱丽丝和罗伯特·毕格史这对美国夫妇,他们是活拆夹头榫小案原物的主人。夫妇俩从1968年开始在香港生活,在那里爱丽丝是佳士得拍卖公司艺术品拍卖部的总监,罗伯特则是一名商业咨询师。生活在香港的25年中,他们以自己独到的审美水准及审慎的态度,按照品质至上的最高衡量标准,聚揽了一批卓越甚至罕见的精美藏品,包括安南瓷器 、蒙古和西藏的银器、中国(汉族)及藏族的地毯、木器文玩和中国的古典硬木家具。期间更是得到安思远以及王世襄先生的亲睐,成为当时最富盛名的明式家具收藏大家。
毕格史款夹头榫小案长101厘米,宽50.5厘米,高82.5厘米。这种规格,实际也是半桌的规格,两张并一起就是一张八仙桌的大小。
这张小案,形制简约,用材阔绰,通过借助复杂的线脚修饰,使得案子有纤细、柔美感。
小案四足修饰有棱有线,为瓜楞腿的做法。瓜楞腿修饰,常常多用于八仙桌或较大的案子以及柜子。像这类半桌大小的小案,鲜见采用此种腿足修饰。
活拆家具,要做到能够活拆,那么榫卯处是不得用胶加固的,这也就对榫卯制作工艺要求比较高,稍有差错,家具就容易晃动不稳。这类活拆家具的好处,就是可以临时拆开,便于携带。例如,笔者未来位于落英山的居所“渔隐山房”,就非常适合这类家具。“渔隐山房”附近为山区,他日若想与朋友到人迹罕至的山头小聚,拆开这件小案,每人搬一部分,到达目的地后即可组装来用,既方便,又颇有古意!
这件家具如何拆呢?
在面板底部,左右足各有两插销。
下图是插销合上的状态。
如下图,拔出两边插销。
用力将腿拉出,就可以很方便地拆开小案。
下图为拆开后的夹头榫。
古时,有一些家具为了方便外出使用,除了活拆家具外,还有折叠家具,如下图古画中的躺椅。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家具馆中,有件类似功能的椅俱。
下图《春游晚归图》中的交椅,也是可以折叠便携的,出游时很方便。
下图《蕉荫击球图》也展示了在室外使用的交椅。
下图为上海博物馆馆藏交椅。
还有一类小几,形体更小,多为炕几,也是可折叠的。如下图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小几,四足可以折叠收到面板下方。
不管是活拆家具,还是折叠家具,在那个没有工业化的纯手工年代,能做到如此精妙、精细和人性化实属不易。一方面他们顾及了这些小型家具的外在美,同时也照顾到了家具的适用性,能将两者巧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古人卓越的才华和智慧。家具所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家具物化本身,更是蕴藏在其中的玄妙和文化内涵!我想,我们在制作或者使用它们的时候,应该给予古人更多的敬畏和传承!
参考阅读:
浅析晚明文人推动明式家具形成的原因(二)—— 文人参与手工业
浅析晚明文人推动明式家具形成的原因(四)—— 文人家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