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石笔”家族的盛衰
作者:搬螃蟹
阅读导览:
一、家史追踪
(一)哪位高人竖立
(二)“躲猫猫”来綦江
(三)商道酬信发家
二、力学分析
(一)结构安全
(二)便于安装
(三)缓缓风化
三、教化功能
(一)文字解读
(二)磁场效应
(三)传承忧虑
说到“石笔”,大家可能都莫名其妙。如果说石桅子,就不觉奇怪了。或是屹立路边道旁、屋(墓)前院坝,或是刻在岩边石壁;或独立一根,或成对并排;或文字表意,或看客自猜;或粗勾或精雕,或木或石……特别是綦江中峰,据相关部门统计,就多达5000多根,綦走团连续不断的第17次、125次、254次、288次每周一徒从2017年3月~2020年11月,先后四次到中峰、永城及巴南一品等从不同角度欣赏初探各领风骚的石桅子,形成了一些看法(见附后),引发各方争议。
但綦江城边,枣园半坡,隧道南口,也立有一对石桅子。虽近犹如远,綦走团连续不断的第341次每周一徒直到近期才组队打探,期待有所收获。
一、家史追踪
远远望去,这对石桅子高矗半坡。走近一看,拔地而起高一丈五尺。可惜的是,已经严重风化剥落,看样子隔不了多久,就要倒伏入土,灰飞烟灭了。目前能够完整辨认的,仅是右左两柱对侧20cm*23cm规格的“光绪甲午科举人孙晋恩立、光绪二十二年丙申九月初四日”24个阴刻大字。
这能够说明,这对石桅子是清光绪甲午科(1894年)举人,于距今124年前的1896年竖立的。但他的名字叫孙晋恩吗?
(一)哪位高人竖立
綦走一行,翻遍清《綦江县志》,都没有找到一个叫孙晋恩的举人。在2013年版的《魅力古南》(类似于街镇志书)上,也没有这对石桅子的只言片语。难道他们都记漏了?我们知道,在古代,綦江出个举人,可非常不容易!
后来,经与古南街道文服中心现任主任罗东的交流,才发现綦江该科举人大丰收,共有7人中举,其中一个叫“王晋恩”(泸州训导,未任,卒)①。难道是县志把姓氏记错了?
綦走继续了解到,这对石桅子后面,以前是座古墓,所以老百姓叫桅子坟。附近有座叫枣园的清代山庄,可惜因枣园拆迁而不复存在了。山庄内有个大水池,四个角各有一株桂花树,每个角都修了一座小桥连到池中央……
这对石桅子及桅子坟,是否与这清代山庄同出一族呢?
綦走继续多方打探,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联系到了常笔耕于《僰俗》的@三分明月(永荣矿务局退休教师,现居荣昌的綦江人)。他明确表示枣园桅子坟是其母亲老家綦城连城庄王氏的祖坟,排行是“松瑞发槐,晋国良材……”,晋字辈是他的外曾祖父辈。该王氏家族中确实有人考中举人,也有外放贵州铜仁当县令的先祖。
綦走根据这一信息再查《綦江县志》,发现确实有一个叫王晋英的蓝翎②,曾任贵州沿河司(今铜仁市沿河县)同知③。綦走又百度,又发现“宣统二年(1910年),沿河县分治委员王晋英在城西万寿宫、城东鹤鸣书院旧址各设立官立高等小学堂”④的记录。
以上史载及相关人证,足以证明:
该石桅子的竖立人叫“王晋恩”而非“孙晋恩”。綦走一行恍然大悟,此“孙”非姓“孙”,而是“孙子”!该石桅子所在的墓主人,是王晋恩的爷爷!
只是王举人在规划、设计指导刻字时,没有在“孙”字后面留一空格,或者将“孙”字缩小一字号或适度右移错位处理,让我们过路客产生了误会而已。
(二)“躲猫猫”来綦江
@三分明月 又给我们分享了王氏先祖的故事。
湖广填四川时,王氏祖宗从广东惠州辗转来到綦江,在县城南门开一家骡马店兼做棉花生意营生。
据传,在一次贩回棉花在南门码头卸货时,意外发现其中一包棉花特别沉,打开一看棉花底层全是白花花的银元宝。
意外发财后修房置田,但又生遗憾,因为膝下无子。于是老祖宗重返惠州欲打算报养其兄一子继承家产。
其兄答应将长子过继,而次子看到叔叔吃得好穿得好也想来綦江。其兄当然不可能同意将两个儿子都给他。
船行数日,从惠州经海航到上海进入了长江。突然从后舱深处钻出一个花眉黑脸的脏兮兮小孩,众人定睛一看,原来竟是老二悄悄的跟来了。
事已至此,要送回惠州已不可能。实在无奈只有把两小孩一同带回綦江抚育,终成綦城旺族。
(三)商道酬信发家
綦走倒不会相信王家在棉花包里发现“银元宝”的横财发家说。
背后的真正原因应该是王家并非早期移民,来到綦江时,已经没有土地可“落担”“插占”。但同时,四川地区经济已经开始复苏,因战火劫难,老百姓被压抑了几十上百年的商品交易需求出现井喷,催生了新的交易市场的繁荣。
就像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城乡开始显现改革开放的红利,不但匹布生意红火,缝纫培训班也办进农村院坝那样。王家抓住了棉花生意的商机,又因讲诚信、很勤快、质量好,初来綦江就挖到了家庭聚财的第一桶金。
二、力学分析
綦走团再来看这对石桅子,方形柱体,下宽(45cm*45cm)上细逐渐收窄,底座分上下:上为135cm*135cm*30,下为100 cm * 100cm * 20cm。距顶部三分之一处挂一石斗(上底85 cm、下底65cm),四面均刻有圆形方孔镶花图案,花色各不相同。柱顶为官帽顶珠状的圆球型。
綦走团进一步分析,石桅子的构造展现了古人的构造力学知识水平。也许我们身边常见的电线杆的构造原理,就是古代桅杆构造方式的传承和发展。
(一)结构安全
下粗上细,重心下沉,使得底座更稳。即使数百年后断裂,也会先从石斗断,极大减小了石柱整体倒塌的危险。
(二)便于安装
以石斗为界,上部是没有棱线的圆柱,明显比下部细了许多而没有呈现出渐进过程。仔细一看,石斗与柱体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穿上去的榫卯结构,石斗在这里起的是连接作用。柱体也是上下两截,利于运输,石斗榫卯连接分截安装降低了竖立桅杆的难度。
(三)缓解风化
下方上圆,减小对风的阻力,能够有效化解风的破坏。
三、教化功能
綦走团因此认为,这种两截斗的石桅子,与中峰灵应岩石桅子完全不是一回事。也就是说,并不承担求子、福、寿等祈祷功能。
而是类似王晋恩这样,家族里的人考取了秀才、举人、进士或取得功名后,为光宗耀祖,流芳千古,激励后人,而在自家祖墓、宗祠、住宅前面特意竖立的。这个习俗,在福建、广东客家人中,至今还在传承。
因为笔是文人在科举考试中晋升的阶梯,在崇文尚学的环境下,而受到特别尊崇。石桅子的杆头像毛笔一样,所以又称为“石笔”。有些还在其上刻有主人的姓名、官阶、生平和主要事迹,并雕凿龙凤呈祥等吉祥饰物。为我们后来人解读提供了直接证据。
就是在綦江,也屡见不鲜。比如,中峰镇龙山村的桅子岗刘光祖墓(联曰:乾山毓秀文人起,巽向钟灵科甲鼎)、安稳大堰小学旁的清代古墓、东溪镇牛心山的文家坝庄园等,都立有类似的石笔。“綦走”路上,还有涪陵青羊镇的陈万宝庄园古墓等,都有石笔的踪影。正如网友@飞仙 所说:不要只看风景,最重要的是风景上的文字。不要误读为“男根”就行了!
(一)文字解读
回到枣园这对石笔,虽然外侧、里侧柱体的文字几乎脱落殆尽。但左柱正面能辨认出“積德……天寵”四字,以及剥落在地的“功”字。结合规格、字距及古籍,綦走团可以初步确定为“積德累功○○○○报天寵”十字⑤。显然是王举人勉励自己或族人“积聚仁德,多创功业,回报皇上的恩赐”。
綦走团又找到了网友@cshyde3于2013年春节拍摄的照片,右柱正面能辨认出为“發名成業蔚○○○○○”诸字⑥。意思也好理解,王举人勉励自己或族人“发扬名声,成就事业……”。
(二)磁场效应
从风水的角度讲,双石笔和匹配的宗祠、祖宅、坟墓等一起,能够织成一个强大的“磁场”,向后人辐射强烈的心理暗示:
凡年轻人穿行其间,都会被“感化”,从而功成名就;凡年长者穿行其间,都会被“磁化”,而健康长寿。
(三)传承忧虑
再回到枣园石桅子所属的王家。
树大分杈,儿大分家。据@三分明月 讲,惠州抱养来的两弟兄成年后,老大住年庄,老二住枣园。年庄的辉煌,在抗日战争时期,成为了綦江衙门接待最高规格贵宾的不二地选,比如督战綦江的经国总统、基督将军冯玉祥等都曾入住这里。但枣园的王氏后人很不争气,几弟兄都抽大烟,直到把诺大的家业抽败为止。
解放后,王家成为了专政对象。王家后人不但淡化了这位举人祖宗的荣耀,还有把名字误认叫王晋思的,也不知道王晋恩与王晋英是否亲兄弟关系。
通过目前的风化程度与2013年的现状相比倒推,如果回到2000年左右,这对石桅子的碑文,应该能够完全辨识。不论是家风传承,还是文脉保护,王家后人或其它相关组织理应把它抄录下来。可惜,“綦走团”这样的组织,诞生太迟。“忠厚传家远,诗书寄世长”的传承,已经迫在眉睫……
“綦走团”呼吁,希望有更多的爱好者,更多的情怀綦江人,一起来努力,加大对綦江现存古迹碑记的普查力度,史实的曾及广度,激发綦江人因了解家乡而更爱綦江,因爱上家乡而努力建设新綦江。
注释:
①③出自清光绪《四川綦江县续志》(民国二十七年版)。
②蓝翎:初用以赏赐官阶低的功臣。后很滥,并可出钱捐得。
④出自《铜仁地区志·人物志》。
⑤積德累功:出自魏·高贵乡公《改元大赦诏》“宣力之佐,皆积德累功,忠勤帝室。”
天寵:出自《东周列国志》第六回“王者所赐,不论厚薄,总曰天宠。”
⑥“發名成業”:出自唐·韩愈《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一抵京师就明经试,退曰:'此不足发名成业’”。
附:《“綦走”石桅子系列》:
3. 修桥上瘾的綦江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