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喜剧小品太拉胯了,结尾强行煽情,小沈阳都看不过去了

背景:我本人是一个非常喜欢看小品的人,最喜欢看赵本山的小品,从小一直看到大。但是最近几年的喜剧小品不知道受到了什么风气的影响,题材或者剧情都很不错,但是每当到最后快结束的时候,总会强行煽情,强行的扣你眼珠子,让你流泪。现在十个作品里面有9个是这种类型的。我感觉最高明的煽情是不说出来,让观众自己细细的去品味这里面的意义才好。

我的想法:

想一想湖南台的定位。

现在湖南台是不是已经很少提“快乐中国”这个定位了?当前的主旋律是要多一些正能量,不能引导过度娱乐,这是大环境主旋律。

再看如今的综艺节目,也能略知一二,《极限挑战》后边出了个《极限宝藏宝藏行》。是主打脱贫性质的,《奔跑吧》后边出了个《奔跑吧黄河篇》,也是主打脱贫的,平时的娱乐综艺是如此,那么在综艺中的喜剧,就必须要往这边靠,靠不了,也得硬靠。

不光我们不喜欢这种喜剧作品强行煽情的,小沈阳不也说了吗,他也不喜欢这种“喜头悲尾”的,快乐就单纯的快乐,想悲就去搞悲剧好了,但作为喜剧人的他也没办法的事,我们作为看的观众更没什么选择权了。

现在单纯搞笑的都跑到短视频里来了,更让本来就怎么景气的喜剧市场雪上加霜,一门心思搞喜剧的人会更少了,钱在哪,他们就会去哪,这属于夹缝中求生存,电视上,你演的喜剧必须能让人懂点什么学习点什么,不然你上不了电视,去线下演吧,确实好很多,但保不齐谁给你录个像,举报一下子,全白玩,举报杨笠的那几个货,可是真真的存在啊。

综合来综合去,给喜剧加个悲尾是最适合的创作手法了,前面负责让观众乐,后面负责拔高和过审,毕竟看电视的不只有年轻人,还有太多太多不怎么上网的中老年人,这种正能量,他们或许还喜欢看。

赵本山曾经的小品就是专注搞笑,不玩什么悲情,但到了后来,他为什么就此退隐,他曾经说过:排演的时候,前面一排人没一个笑的,都在那拿小本本写着,演员演的时候心里太没底了。赵本山临近退出春晚那几年,都被莫名其妙加了个悲的底子,我相信老赵心里面也是不咋舒服的,但他执拗不过呀。

这可能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我只是很怀念曾经那些只单纯搞笑的喜剧作品,我们为什么如此怀旧,便是如此。

视频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