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书法教学系列思考之一:说姿势

第一讲先讨论一下书写姿势问题。

书写姿势是练习书法的根基,根基扎正了,树木将来才有可能枝繁叶茂。根基需要一开始就扎正,我们说“习惯成自然”,刚开始练字时的姿势不对,以后改起来会很难。同时,正确的姿势也有利于身体健康,尤其是腰椎、颈椎与眼睛的健康。因为写字把身体搞坏了,有点得不偿失。最终把字写好的人往往能体会到——漂亮的动作和漂亮的书法两者之间不仅没有矛盾,而且是完全统一的。

第一,先说一下站姿和坐姿。根据个人经验,字径10厘米以上的字,最好采用站姿。因为字越大,行笔需要的力量就越大。站姿书写,可以调动起全身的力量。有人说,坐姿写10厘米以上的字也可以呀?这当然没错。但请大家注意,我认为“最好”采用站姿。打个比方吧,如果5厘米的字最大可以贯注进去10公斤力量的话,那么10厘米的字最大就有可能贯注进去40公斤力量(面积上是平方的关系)。站起来写,就有可能达到这个贯注的上限。坐下来写,虽然也可以写得很有劲,但是和站起来比,能达到的上限会大打折扣。

图1-1:站姿悬肘

网上有一些写字的视频,大家可以仔细看看书写者是怎样调动全身力量的。

坐姿是大家最常见的。注意要坐正,腰要直起来,头颈也要直,这个不用细说了。需要提醒的是,对学生要求一定要严格。因为虽然中小学校对学生坐姿都有要求,但是因为有些老师要求不严,学生在学校没有养成习惯。对于这一类学生,要重点矫正。

第二,说一下悬肘、悬腕和枕腕。

悬肘、悬腕和枕腕需要和站姿、坐姿结合起来说。

图1-2:悬肘

图1-3:悬腕—肘部由桌面支撑、腕部悬空

图1-4:枕腕—另一只手掌(或专用臂搁)垫在腕部

站姿一般和悬肘相配套,这样有利于把全身的力量贯注到一只手上。

字径10厘米以下的字,可以采用坐姿。其中字径5厘米以上的字,在坐姿时最好悬肘,这样有利于把上半身的力量全部贯注到一只手上。

好多书法培训机构认为悬肘难度较大、不适合小学生。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根据个人经验,一般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训练,大部分孩子都能适应,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当然,这里的“一个月”指天天坚持、连续不间断地保持30天以上,而不是1个月只上几次课。

至于5厘米以下的字,在悬腕、枕腕上如何处理,这个不大好说。根据个人摸索,2厘米以下的字,可以枕腕书写。2厘米以上的字,最好悬腕。

上面说的是身姿和臂姿。说到这里,有一个概念需要说明一下——那就是大楷、中楷和小楷的区分标准。在以毛笔为日常书写工具的古代,3厘米的字就算大楷了。现在有些人见到笔毫长度4厘米左右的毛笔上面写着“大楷”感到奇怪——这么小的笔也叫“大楷”?就是因为老觉得10厘米、20厘米的字才能称大楷,不知道古人3厘米以上的字就称大楷了。

字径1.5厘米以下的可以称为小楷,大家看古代科举考试的答卷,字径一般都在1厘米以下。这样的字,估计应该是古人最常写的,也就和我们今天写铅笔字、钢笔字一样。写这么大的字,一般需要枕腕。

1-5:大楷—柳公权《玄秘塔》字径约3.5厘米

图1-6:中楷—《隋苏慈墓志》字径约1.8厘米

图1-7:小楷—古代科举答卷—字径约0.8厘米

现在,毛笔已不再是主流书写工具,软笔书法也逐渐失去“书写”这样的实用价值,而成为一项纯粹的艺术了。目前中小学生练字,一开始就是5-10厘米的米字格,比古人所谓的大楷还要大得多,大家看一下下图的对比:

图1-8:《颜勤礼碑》原大(字径约4cm)与7.5cm米字格大小对比示意

米字格这么大的字需要悬肘来写。对于10厘米以上的字,最好站立悬肘来写。现在中小学生上学、补课、做作业,压力很大,每天坐的时间太长了,借着练字的机会站一站,对身体也很好。

第三,说一下握笔方法。

在握笔方法上,我主张字径3厘米以上的字,应该采用“五指执笔法”(见下图)。当然,“五指执笔法”也是当前的主流。

图1-9:五指执笔法

虽然有些书法家提倡学习古人的“三指执笔法”,也就是大家握铅笔、钢笔的方法。但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认为“三指执笔法”在写小字方面有优势,基本上可以和枕腕相配套。 要写大字,还是“五指执笔法”好,因为这样执笔有利于把全部手指的力量都调动起来。打个比方吧,“三指执笔法”好像是用“半只手”在写字,而“五指执笔法”则是用“一只手”在写字。

站姿、悬肘和“五指执笔法”相配套,就形成了把全身力量贯注到所写文字的最佳通道。

坐姿、悬肘和“五指执笔法”相配套,就形成了把上半身力量贯注到所写文字的最佳通道。

在枕腕写小楷时,“五指执笔法”和“三指执笔法”相比差不多。因为古人日常主要写小楷(要都写大楷,估计没几个人能读起书了,因为根本买不起纸),所以“三指执笔法”这样的“古法执笔”也就合情合理。如果现代人写大字还一味默守陈规,讲究“古法执笔”,也就只能说是刻舟求剑、食古不化了。

关于执笔法,还有一个要领需要强调一下,那就是——“指实掌虚”。“指实”就是5个手指头从四面八方用力捏紧笔杆,这样才能把笔握紧,才能把身体的力量贯注到毛笔上;“掌虚”就是5个手指在捏紧笔杆的同时又像气球一样围出一个中空的空间,其中大约可以放进去一个鸡蛋,这样在书写时5个手指头才不会僵化、才会运转灵活,才会使柔软的笔毫做出更精妙的动作。

最后,再回答一个学生和家长经常问到的问题。那就是——毛笔那么软,怎么会把全身的力量贯注到所写的字里面呢?如果是拿斧头砍树,要说把全身的力量用上去,这没问题。但是拿毛笔怎么能行呢?

这——也正是中国书法的奇妙之处,将全身的力量贯注到毫端,这是以刚化柔;将毫端的力量再贯注到文字,这又是以柔化刚。这个“刚——柔——刚”的转化,就是中国书法的奇妙之处。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书法,也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经典代表。这其中的妙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需要在长期实践中慢慢体会。

好,这一讲就到这里。不当之处,敬请广大书友留言批评指正。

下一讲:少儿书法教学系列思考之二:谈用笔

附:明朝书画大师徐渭(徐文长)《论执管法》节选

令掌心虚如握卵。拳指实,掌便能绝其力势,拳须虚,则运用便易转侧圆顺。此正所谓虚拳者也。

把腕来平平挺起,凡下笔点画波擎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古人贵悬腕者,以可尽力耳。大小诸字,古人皆用此法。若以掌贴桌上,则指便粘着于纸,终无气力。轻重便当失准,挥运终欠圆健。盖腕能挺起,则觉其竖。腕竖,则锋必正。锋正,则四面势全也。近来又以左手搭桌上,右手执笔按在左手背上,则来往也觉通利,腕亦自觉能悬,此则今日之悬腕也。比之古法非矣。然作小楷及中品字、小草犹可,大真、大草必须高悬手书。如人立志要争衡古人,大小皆须悬腕,以求古人秘法,似又不宜从俗矣。

(0)

相关推荐

  • 硬笔书法到底如何成为书法而不是习字?

    书法,本来就是线条,只是毛笔的线条粗细变化大,可表现力强,硬笔粗细变化小,可展现程度低.譬如英文,那表现度就更小了,就26个字母,完全一样的线条,没法表现出艺术性了. 但是硬笔书法也不完全没有粗细变化 ...

  • 少儿书法教学系列思考之三:选啥帖

    这一讲我们讨论一下以什么字帖入门最好.这个问题是初学者以及家长一开始最关心的.大家都想把路子走正,少走弯路,提高效率.站在历史的终点回望前人,大量的书法丰碑在那里默默地矗立着,高质量的印刷术.无所不在 ...

  • 少儿书法教学系列思考之二:谈用笔

    这一讲我们来说一说"用笔".古人说:"结体因时而异,用笔千古不易".其中后一句的意思是说不管哪个时代.哪种风格的书法,在"用笔"上都不会有太 ...

  • 少儿书法教学系列思考之六:勿出错

    这一讲我们说内容与文字错误.大家先看一幅作品: 大家看看,作品里有没有错别字?对,"无为在岐路"的"岐"字错了,不应该是这个"岐",这个&q ...

  • 少儿书法教学系列思考之五:写什么

    这一讲我们讨论一下书写内容. 书写内容是书法作品的灵魂.选择语言优美.思想上进的书写内容来陶冶情操,也是书法教育的应有之义.目前,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也正在重新找回自信.在这样的时代 ...

  • 少儿书法教学系列思考之四:怎样教

    这一讲我们讨论一下教学方法. 对于目前百花齐放的书法教学方法,我将它归结为两种,一种是系统教学法,一种是作品教学法. 所谓系统教学法,就是将书法教育分解成多个基本的教育模块.拿楷书来说,先教基本笔画, ...

  • 少儿书法教学系列思考之八:繁简字(下)

    本讲讨论一下繁简字混用问题和简化字书法. 先说繁简字混用问题.举个例子,2017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中的第一题是这样的: 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 这里的正确答案即给出了"要繁体字都繁体字.要简 ...

  • 少儿书法教学系列思考之七:繁简字(上)

    这一讲开始,我们用两讲来说一说繁体字和简化字.学生在学校学的是简化字,而临帖学书法又不得不使用繁体字,这是中小学生学习书法无法回避的一对矛盾.针对这一对矛盾,我们主要讨论三个问题:一是繁体字的错用问题 ...

  • 少儿书法教学系列思考之十:重识字

    这一讲是最后一讲,我们来重新好好认识一下我们的书写对象--汉字.为什么要重新认识汉字呢?一是因为虽然我们天天写"汉字",但好多人对这个书写对象的认识还很不够:二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 ...

  • 少儿书法教学系列思考之九:涂与代

    这一讲说一下涂改与代笔问题.先说一下涂改. 记得自己刚开始练字的时候,老师反复强调,要"一笔写好,不要涂抹修改".说"越抹越难看".长大后看一些书法家写字,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