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作:写作“真理”知识结构图
这两天读“写作”有关的书和文章,归纳三个点供思考:
一、看“写作”的视野不一样
1.文章学——写作学——写作工艺学。把写作这件事放到越来越大的范围中去考量。“文本中心——作者中心——读者中心”这也是一条考量写作的线条。
文本中心,偏静态的解剖。
作者中心,如过程写作法:构思—草稿—修改—校对—发布。
读者中心,如交际语境写作,强调读者思维,即陆文夫所讲“看客上菜”。
2.“写作言语运行的背后是写作思维的运行,写作思维运行的背后则是写作美学活动的推动,而写作美学背后又受作者的时代、地域乃至文化精神的制约、推动、控制。”——这是往背后去探究写作。一句话,写作是控制。写作是有表达空间的,有的话不能说,有的话不让说,有的话没能力说,这些都是控制。你说,是人类征服了水稻,还是水稻征服了人类?是人类选择了文明,还是文明选择了人类?是花朵征服了蜜蜂,还是蜜蜂征服了花朵?——这背后也是控制。
写作是应该多角度去看看,不同的角度会看见不同的东西,引发不同的思考。不论登高望远,还是往深里挖,都有一定益处。登高望远,不再盲人摸象;往深里挖,知其所以然。这样能举重若轻、深入浅出。
二、马正平教授的“赋形思维”
“赋形”二字应该取自苏东坡的“随物赋形”。
赋形思维分两种:一是“重复”,二是“对比”。——用我自己的话来说,“赋形思维”就是聪明作文法的“证明思维”、“一生多思维”,“重复”是同向证明,“对比”是反向证明。一如“总分结构”,“总”是“一”,“分”是“多”,“多”包括“重复”与“对比”。——这个理解对写作很有帮助。
马教授提出“非构思写作”,“非构思”不是不构思,只是跟传统“构思写作”相对。它一改传统写作的“八大块”,用“立意—行文”两步去写作——这是写作生长论,文章是生长出来的。即大家熟悉的“课堂生成”的“生成”。
我赞同“生成”。我个人理解,在某个角度看,“生成”就是“总分”,“总”是一棵种子,“分”是种子在生长。清代刘熙载的话也可为此做注:“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要可以一言蔽之。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所谓主脑者是也。”
我以前跟徐启贤老师聊文学性写作,就谈过生成。如“结构是天生的”——结构是由生活逻辑推导出来的,只有写成了前一个情节,才能设计出下一个。——这个也是“生成”,它是线性的、渐进的。
还有一种“生成”是并列的,比如说“酒驾不好”,怎么不好,怎么证明它?一下子蹦出三条理由来,它们是并列的。当然,这三条理由也可以是渐进的、有层次的。
“生成”,不论叙事性文本还是议论性文本都适用,都有渐进和并列两种生成方式。
传统八大块(构思写作):绪论、题材、主题、结构、表达、语言、修改和文风。
写作四要素:主体(作者)、客体(材料)、受体(读者)、载体(文章)。
文章四要素:主题、材料、结构、语言。
三、写作“真理”知识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