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稚丨家长怎样才能淡定(二):不要和孩子捆绑太紧,和孩子保持距离

鲁稚:作家,亲子教育专家。著有《正能量让孩子内心强大》《三年能走多远》等十余部家庭教育著作,及《你不来我也等》《正在消失的物品》等十余部非虚构文集。


既然焦虑是因为两者关系紧密,父母和孩子是一家人,是分不开的整体,所以才情不自禁为对方焦虑,那么家长要克服焦虑,就必须和孩子拉开一点距离,不要太紧地和孩子捆在一起。

在这方面我自己就有切身的感受。我儿子小时候是一个很平常的孩子,说不上特别好,也说不上特别差,有时候也和所有小孩一样,会犯一些小错误,我也会和其他家长一样被老师请。现在想来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比如作业没有完成呀,文具忘了带呀,上课不专心呀等等,就这么一些小事情,被老师请到学校去。

虽然说是“请”,但当我站在老师面前时,心里面那种忐忑和羞愧,我想凡是被请过的家长都有体会。因为当老师在给你讲你的孩子如何如何不好,如何如何问题严重时,你会感到非常难堪,好像你自己就是被指责的对象,“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你看你孩子都成这样了,你怎么当的家长?!”我站在那里就很尴尬,就忍不住去责怪儿子:“你怎么回事啊?!给你讲过多少次了,怎么还是做不好?!”儿子看到家长被请来了,已经感到事情严重,站在那里已经很紧张,我这么一急,他更是无地自容。

现在我是不会这样做了,但当年确实这么做过。不过好在我还能意识到自己行为背后的原因。我一看他那神情,心里一下就很难过,我这是在干啥呢?我为什么这么激动?其实都是一些小问题啊,我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不在老师面前那样严厉地指责他,他的有些错误明明也有我的责任,譬如迟到,有时候也是因为我自己起来晚了,才造成时间仓促;他忘了带文具,也和我没有帮助他形成检查文具的习惯有关,现在出了问题,怎么能把一切责任都推到他头上!我感到自己太差劲了。

再一想,我平时不是爱指责人的啊,为什么在老师面前会这样?那是因为我自己太难堪了,压力太大,忍不住要转嫁到孩子头上。似乎我这么一指责孩子,就可以表明我是尽了责的,不是我没有教育他,是他不听我教育!想想看,我们大人是多么的脆弱卑劣,连大人都承受不了的压力,却全部转给了孩子!

意识到这一点以后,我就再没有犯过类似的错了,无论谁怎样评价我的儿子,我都可以平静地接受。我会想,我已经尽力了,我也不是完人,做不到十全十美,是我做得不好的,就坦然接受我的不好,属于我力所不及的,也只能承认力所不及。而且,即使我再努力,孩子是他自己,他有他的意志,他表现好还是不好,后果都是由他自己来承受的,他自己的事只能他自己担。

把自己和孩子分开一点,各自承担该承担的就行了。孩子优秀,并不全是家长的功劳;孩子平庸,也不全是家长的责任。不要用孩子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不要觉得孩子优秀了,就证明我很优秀;我和同事比,我不如你,但是我儿子比你儿子强,我就比你有优越感。如果那样的话,孩子的表现对你来说太重要,你就很难淡定,就很容易压力过大,并且把这压力加倍反馈到孩子身上。

很多时候,父母不仅不是孩子的力量源泉,反而是孩子的负担,是孩子的痛苦之源,父母之可怕,甚至超过了老师,超过了同学,超过了社会上的陌生人。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父母和孩子绑得太紧,父母的意志太多地强加给孩子,父母的情绪也太多地影响到孩子。

那父母怎样才能与孩子分开呢?

首先,父母要意识到孩子是独立的人,有他自己的意志,你要尊重他的意志。你只要能意识到这一点,自然就会知道怎样去尊重孩子。意识不到,说再多也等于零。

其次,还要意识到,父母也是独立的人,父母不失去自己,也就不会让自己成为孩子的负担。很多父母之所以对孩子不放心,往往是因为对自己不自信;对孩子期望过高,往往是因为对自己的人生太失望。所以,只有父母独立了,孩子才能独立,才可能获得精神上真正的自由。

其实,父母与孩子的捆绑,不仅是让父母因孩子而焦虑,也让孩子因父母而焦虑。孩子也会很在意父母的表现,一个令人尊敬的父母,本身就是对孩子的心理支持,会让他更有自尊,更有向上的动力。所以,父母也要自我成长,不要整天只把眼光盯着孩子,还是多看看自己,你自己不进步,这本身就是对孩子进步的阻碍。

在座可能也有些老师,我想说一点,一定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训他的父母,尊重孩子的父母,对于保护孩子的自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孩子看到父母与老师关系和谐,也会更有安全感。

假如你觉得自己实在无法做到尊重孩子的独立意志,就是忍不住要去管他,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经常会为孩子的事情弄得全家鸡犬不宁,实在不行,也可以考虑物理隔离。譬如让孩子读寄宿学校,孩子不在你的视野内了,你想要管他也鞭长莫及,孩子由此可以得到更多自由,对他对你,这何尝不是一种保护,一种解脱。过于焦虑,并且由此搞得关系紧张的家庭,可以考虑这个办法。

未完,明天继续  》》》

本文为原创,所获赞赏将转给作者(连同明细截图)。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微信群。公号转载请与本阳台联系获得授权。投稿邮箱:lzdyt@sina.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