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祖传的“补气方”!四味药,补好脾胃,哺育华夏子民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开篇,我想问你,提起中医,你脑海中会想起哪两个字儿?
忽悠、玄乎、深奥,还是神秘?
同样的问题,我的老师也问过我。
我老师说,作为一个系统学习过中医,深切体会过中医文化的人,应该想到“传承”二字。
中医,从无到有,从粗浅到精深,从简陋到完备,离不开一代代人的传承。
传承,才是中医的魂啊。
因此,所谓中医,就是我们中国人祖传的医术。
现在,我要给你说的,也是我们中国人祖传的方子。
它对我们中国人,有养育之恩。
这就是四君子汤。
人参、白术、茯苓各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它是怎么养活中国人的呢?我给你说个小例子吧。
话说曾有这么一个中年人,男性,当时是49岁,务农为生。
这个人,从一年多以前,就不断胃痛。一开始,胃痛比较轻,后来就开始严重,夜里和饭前最明显。
有的时候,胃疼会连及胁肋部位,腹脘胀满。整个人食欲降低,吃不下什么东西。如果强迫自己多吃点,胃里也会疼痛。哪怕是不疼,也要嗳气、反酸。
吃不下,却拼命拉。一天之内,此人数次如厕,时时肠鸣,大便稀溏。
就这样,此人不吃的时候疼,吃饱了也疼,时不时还要蹲厕所。于是,他就迅速消瘦,脸色萎黄。
怎么办?照这么下去,患者恐怕没多少阳寿了。于是,家里人发疯似地带他就医。检查,做了无数次,皆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制酸药、解痉药,吃了无数,效果不好。
到后来,患者白天时时干呕,吐出白沫,躺在床上,倦怠乏力到话都不爱说。
最后,家人孤注一掷,决定看中医。在当时,看中医,喝中药,还给人一种走“歪门邪道”的感觉。若不是彻底没办法了,是不会走这一步的。
于是,就到了中医院。刻诊,见患者舌淡红,边有齿痕,苔白润,脉弦,但是重按无力。
当时,医家书方一首,但见:
党参、白术、茯苓、海螵蛸、仙鹤草各15克,炙甘草6克,柴胡、白芍各10克,佛手、郁金各12克。每日一剂。
结果如何?患者应用5剂之后,顿时感觉到疼痛大减。
面对病情的好转,患者十分欣喜,觉得自己有救了。
接着,原方稍作加减,调治一个多月,诸证消失。
这是早在1997年,于《新中医》上刊发的验案。最近这几年,我模仿它的思路,也帮助过不少人。
现在,我想跟你说说,我在看到这张验案以后的感受。
前些日子,著名的袁隆平院士辞世。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给予了莫大的哀思。
诚然,农学家解决了粮食不够用的问题。这为中国人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但是,你想过没有,如果粮食足够多,人的脾胃却不好,是不是也很要命啊?
比如说上头医案里这个患者,他缺粮吗?不能缺。但是,给他粮,他却没法吃。因为人家的胃,空腹也疼,饭后也疼,时不时还拉稀便溏,动不动就腹胀反酸。如果空有粮食,却没有能消化粮食的脾胃,人的生命照样无法延续啊。
所以说,哺育一个人的生命,就要照顾好脾胃。脾胃,是一切粮食化为营养、精微的中转站。
很显然,上文医案里的患者,他的中转站,转不动了。
为啥?他脾气虚弱。
脾胃互为表里。脾气虚弱,胃气就跟着不足。所以当他空腹的时候,气虚更甚,导致胃疼加剧。
不过,一旦吃得多一点,脾胃就必须分出一部分能量来消化,这就会耗伤脾胃之气。此时,患者依然会胃痛。
脾气虚弱,不能升清。胃气失常,无法降泄。于是,胃气中阻、上逆,患者就胃胀、嗳气、反酸。
脾,主运化。所谓运化,就包含大小肠对食物的吸收、处理功能。脾虚,运化失常,则肠道紊乱,患者必然肠鸣、拉稀、腹泻。
本来,食物能通过脾胃的运化,变成精微物质来供身体使用。现在,精微物质化生不出,所以患者面黄、神情倦怠,懒言。
这样的状态,决定了其舌脉不会正常。舌有齿痕,苔白润,这意味着舌体失养,水湿不化。脉弦,提示肝气不平。脾属土。肝属木。脾太弱了,肝就欺负它,所以肝气就变得横逆,蛮不讲理,脉就弦,硬邦邦地不柔和。但是,由于患者脾胃本虚,所以这个弦脉,一旦重按,就发现是无力的。
这个时候怎么办?既然脾胃之气不足,那就补脾胃之气。既然肝郁气滞,那就疏肝行气。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我们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党参、白术、茯苓、海螵蛸、仙鹤草各15克,炙甘草6克,柴胡、白芍各10克,佛手、郁金各12克。
这个配伍,你仔细看,前面有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对不对?
嗯,这就是我开篇提到的四君子汤了。四君子汤原方用人参,这里改成党参。
四君子汤,补气的。党参健脾益气。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利湿。炙甘草,益气和中。四味药,不偏不倚,中正平和,宛如谦谦君子之风,故而叫做四君子汤。
在这个基础上,加一个仙鹤草,用于补虚。加一个海螵蛸,用于制酸。
方才说了,患者有肝郁的问题。为了调肝,所以加入柴胡、白芍、佛手、郁金。柴胡、佛手和郁金,能疏肝理气,白芍,可以柔肝养阴。
就这样,患者脾胃之虚得到弥补,肝胆之郁得到疏解,其胃痛等症候,自然可以解除了。
怎么样?你看到了吧?这就是用四君子汤作为基础,来治疗胃溃疡的例子。这是十分典型的。
在这里,我想请你对其中的四君子汤,牢记在心。
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它一问世,就坐稳了中医补气第一方、基础方的位置,千百年来未曾改变。我们的祖先,物质条件差,吃不好穿不暖,脾胃不足的情况常见。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就是靠四君子汤及其各种衍生方,和脾胃气虚这样的问题作斗争,使得我们中国人,有能力消化和吸收粮食。水谷精微之气,就这样从古传到今,传入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从这个角度说,四君子汤,对中国人也是有养育之恩的。
四君子汤,现代临床依然是以治疗脾胃病为主,如溃疡病,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等。上文医案里患者的情况,在溃疡病人中十分多见。有同类问题的朋友,不妨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文中配伍。如果辨证准确,应用得法,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四君子汤主脾胃气虚证,辨证要点是脉偏弱,舌淡苔白,便溏食少,气短乏力,不爱说话,面色不佳。你千万别弄错了。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最后,让我们对这张祖传的补气方,表达深深的敬意。我们能存在于这个世上,是沾了它的光的。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