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为脾之液!口中多涎,就是脾虚“难收”,此方值得揣摩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医基础理论》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口中流涎这个事儿。
什么样的人,动不动就口中流涎啊?
你可能第一时间想到小孩子。
那好了。现在,我就给你讲一个,中医治疗小孩流涎的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小男孩,当时是3岁。
这孩子,从一生下来就流涎。量多,清稀。家长需要时刻为他擦拭。
但是,一转眼,这孩子都三岁多了,要上幼儿园了,这涎液依然流个不停,像嘴巴里有一个自来水龙头似的。
当时,幼儿园老师就说了,这孩子有必要去看看医生。
于是,家里人就带孩子去看中医儿科。
刻诊,见孩子形体有些虚胖,身体乏力,面色发白,白胖白胖的,倒很可爱。但细问得知,小孩手脚不热乎,大便也不太成型,食欲一般。再仔细看,脉象沉而无力,苔薄白,舌质淡嫩。
当时,医家就说了,这孩子的脾,先天不足,必须得干预。不然,将来身子骨会很弱,多病。
于是,医家书方一首,见——
茯苓9克,桂枝3克,白术6克,炙甘草3克,干姜3克,黄芪9克,木香3克,益智仁9克,诃子6克。
这个药,一共开5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以后,流涎的事儿大大缓解。接下来,再用3剂,症状彻底消失。三个月后随访,小患者未曾复发。
这就是医案的经过。
现在,我给你说说这背后的道理。
读者朋友,你记住一句话,这就是,脾在液为涎。
涎,是唾液中较为清稀的部分。正常情况下,它是脾精上溢于口所成。这是《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上的认识。
由此可知,脾和涎,有直接的关系。涎的生化分泌正常与否,体现脾功能的正常与否。
如果说一个人,脾虚,脾无法实行统摄之能,那么脾精就会源源不断地上溢于口,导致涎液偏多。与此同时,又因为脾虚,患者的肌肉失养,无法控制口中涎液,所以这涎液就会流出来,而且不停地流,有多少流多少。
上文医案里的这个小患者,显然就属于这个状态。
你看,他脉沉无力,苔薄白,舌质淡嫩,身体有虚胖,面色不佳,大便不实,四肢也不温,这显然是脾胃虚寒的表现。脾不足,涎液就兜不住,所以从小流到大。
怎么办,当务之急,就是补脾胃,改善这个基本状态。
我们再来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茯苓9克,桂枝3克,白术6克,炙甘草3克,干姜3克,黄芪9克,木香3克,益智仁9克,诃子6克。
这个方子,其实是苓桂术甘汤的加减。
白术、茯苓、炙甘草,用于健脾益气、除湿和中。桂枝,温通脾阳,助化脾湿。干姜温补脾阳,黄芪大补脾肺之气。木香用于行气,令所补之气不至于壅滞。益智仁和诃子配合,有暖脾摄唾之功。
总之,这配伍,补脾气,温脾阳,化脾湿,恰到好处地解决了孩子的问题,所以能够见效。
看到这里,有读者可能想问了,除了小孩子外,老人有的也爱流涎液。老人是不是也能用这个思路呢?我觉得,也可以。但前提,必须是辨证准确。辨证不属于脾胃虚寒、中阳不运的,就不能用。比如说有些老人,中风以后流口水,我觉得就不能盲目套用上面的方法。
另外,也有一部分小孩子,他们爱流涎液,和脾胃积热有关系。既然是脾胃积热,那就一定有热象。比如说,涎液质地粘稠,口臭,唇红,小便短赤,大便干燥,口渴多饮,烦躁不宁,舌红苔黄等。这样的小孩,得清脾胃之热。苓桂术甘汤加减应对,显然不对。
当然,也有一些小孩流涎,是正常的。人家正长牙呢,你能不让人家流涎吗?另外,像口腔黏膜炎等疾病,也会导致流涎。这就不能用脾胃的问题来衡量了。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这是一点不成熟的经验,我分享给你,希望你在今后遇到此类问题的时候,可以用更理性的视角来看待。
全文完。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