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与读诚,“读法”与读法|卡卡·早茶夜读816

816 | 读城记2020

👆一定要开音频👆

“读城”与读诚,“读法”与读法

文/ 卡卡
27岁,管理咨询从业者

━━━

2020年即将画上句号,读城也来到了总结篇。

去年报名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与,其实内心也是有不少犹豫。以每月一篇主题图书笔记的方式,给日常阅读加上了一个“枷锁”,多多少少会有些心理负担。

作为参与阅读邻居的第一年,目标只有一个——写完9篇读书笔记+1篇年度总结,质量先不论。

过去这一年, 压力前所未有的大,因为疫情,因为工作,也因为其他。但在阅读这件事情上,确实投入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长进了多少,不好衡量,但治疗失眠,效果显著。

读城01:长期相识并不会日积月累地成为恋爱

第一篇,写北京。

这个月选的是《鲁迅与北京风土》,越看却越抽离。鲁迅看到的北京与我看到的北京相去甚远,这其中有时间的缘故,也有生活轨迹不同的缘故。喜不喜欢一座城市,都可以有无数种理由。

在北京待了快10年,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来来去去,我也从一开始经历各种不适应,到后来别扭而熟捻地适应着环境与变化。

这个主题激起了我喜欢、厌恶、懊恼、惆怅各种复杂交错的情感混杂。我也借着这个主题,梳理了在北京这座城市产生的空间记忆点。愿意表达的,都在文字里;不愿意表达的,在心里来回勾勒。

读城02:最吸引人的,恰恰就是其他人

第二篇,是城市空间,也是社会百态。

在写这一篇的时候,参考了三个资料:威廉·F·怀特的《街角社会》、威廉·H·怀特的《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威廉·H·怀特配合图书编辑的长达55分钟的同名影片The Social Life of Small Urban Spaces(B站上就能看到)。

算得上是看得比较轻松有趣,还能将自己过往阅读经历关联起来的一次主题阅读,有一种在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寻找关联的熨帖的感受。

读城03:蒙元入侵前夜临安人王惟庸的日常生活

第三篇,尝试了小说体,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这本书,如果真的吃透,那么一定是对南宋的社会、生活、经济、人文方方面面都能产生深刻的了解和认知。

藏在繁荣背后的危机与冲突,如何体现?写不了宏观分析,那么是不是可以换个角度,从细节切入?试着想象处在那个时代的人,在自己所处的阶级视角下,能看到的是什么?

用写故事的方式,过了一把瘾。即使写不出“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韵味,也能找找感觉。

读城04:不朽的石头与终将消亡的肉体

第四篇,切片式的表达,书写城市意象。

《肉体与石头》这本书,阅读起来实数不易。我写了三个小章节,大致分析了从这本书的初读之中找到的信息点:

【声音与眼睛的力量】以建筑之名,以威严、永恒、秩序为义,驯化眼睛、驯化内心

【心脏的运动】转向上帝,避免诱惑,剥夺社会野心

【动脉与静脉】舒适和快速是以麻木人的心灵和同情心为代价

最大的乐趣,还是在Google上搜索书中提到的各种建筑以及围绕建筑发生的故事。这些可比晦涩难懂的文字,要可爱得多。

读城05:从江南百景中,窥见中国的城市生活

6、7月份被“江南百景图”这款游戏深深吸引。“意难平的江南梦,尽入此画中”这一句,就能引发我不少的想象。

不经意不刻意但无孔不入的古风江南底色、特色建筑、市井百态都让当时的我欲罢不能,甚至因为这块游戏,主动去了解了不少相关建筑的历史知识。

如果教育能以各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展开,一定会极大地点燃大家对学习的好奇心和热情。

读城06:一期一会·帝都租房记

当时正刚刚搬家到朝阳门附近,很想写一篇文章把自己在北京搬家的心理历程记录下来,也就动笔成文了。

作为这个城市中的微小存在,在与这个城市的碰撞中,一路跌跌撞撞。幸运的是,无论遇到什么,总能妥帖地安置自己的内心。

读城07:“局外人”的应许之地

说起格林尼治村,很多人只知道简·雅各布斯写过《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1961),但却不知道三十多年之后,另一位社会学家也基于格林尼治的田野研究写过一本经典《人行道王国》(1999),聚焦于人行道上谋生的社会边缘群体。

有一句话,放在特定情境下,其实是有些悲伤的:“在我来到第六大道之前很久,我的流亡就已经开始了。”无论多么边缘的群体,都需要社会网络予以支持。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愿这个世界能多些聆听、尊重、包容。

读城08:云梦泽二三事

《汉口:一个城市的冲突与社区》,写的是,观察处于原初工业化的汉口,让我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于处在现代早期的汉口而言,市政改良投资,主要还是由地方社会来创议并主持。

白水给改了一个标题名——“汉口:幸运时,它是一座孤岛。”这个标题,细品起来,非常有趣。

读城09:“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

在11月份,我去看了故宫的紫禁城600周年展,恰好有不少内容可以与《北京的城墙与城门》这本书关联。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就是一部用土石写就的编年史。土石风化,而那个时代的记忆,却恰如其分地留在了喜龙仁的这本书里。

二环路上的立交桥,有不少是以消失的城门命名的。当我再从朝阳门经过时,我能关联的记忆点又多了一个——“粮门”。

这一年&下一年

这一年,能赶上12月12日在斯多格书乡的年终总结&明年规划,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聆听、观察、觉知,通过其他老师们的分享和交流,给到我不少启发。

2020年的读城年,作为尝试的第一年,我在坚持一件事——真诚地和自己交流。与阅读邻居的相遇,就像是,从某个瞬间的偶然出发,去尝试一种必然。奇妙的遇见。

2021年的读法年,我想换一种读法。希望能够通过阅读实验,能让“阅读有谱系”这个理念带来自己一些积极的影响。等到明年总结的时候,再来写写这个时候是怎么想、怎么规划的。如果实验失败或者坚持不下去,就不承认立过这个flag了。

耍赖皮这种事情,还是得会。

今晚二条

文案就是广告和宣传?

日本人不管甲方乙方都拒绝这么无聊

“无聊的到底是这世间,还是自己?”
希望大家看完了,觉得不错的,
能顺手点个“在看”,感恩。
再有个“转发”,
让更多人看到,就更好了,爱你们。
都是勤快人,一起加油吧。

往期

TAN

回顾

大禹是羌族人?沙汀的墓搬到了北川?| 喜欢什么,就沉下去了解| 我们是一家,怎么成三家人了?| 自从开始读城,每次旅行都是久别重逢| 读城这一年的几个“最”| 我和这个世界,我和你| 没心没肺的隔膜| “植物人”“读城”手记| 千古明君养成指南| 复盘:我的夜读2020| 躺平时,要甩甩手|  藏在心底的厄里斯魔镜| 2020的作业拖到2021再补| 读城这一年|

欢迎大家

如果您也有兴趣一起来讲故事,或是聊聊关于阅读、关于书籍的事情,欢迎把文字稿和音频发给我们。

读不孤,必有邻。

要求

1·稿件以1500字左右为宜

2·手机录音即可

联系邮箱

viabewater@163.com

本期编辑:白水

早|茶|夜|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