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10.20【2017-3-21】
#每日学论语#10.20【2017-3-21】
【原文】
君命召,不俟(sì)驾行矣。
【译文】
国君有令召唤,孔子不等驾好马车就先步行走了。
【微言微感】
态度很重要。
很多时候,别人认可你,未必是办成了某事,而是因为你的态度。你尽心了,事情也办成了,最好;你尽心了,事情没有办成,对方也能理解。
孔子在家,突然接到国君命召。
什么命召呢?不知道。但既然是国君命召,肯定要马上办,立刻办,一刻不停快些办。
其实,即使没有实质内容,仅仅是国君突然想起了一件无关紧要的事,但是他想马上让你过去商量一下,或者问问情况,依然“国君命召”就是大事情。
大和小,重要不重要,很多时候,是看谁的事情。
我一度不以为然,硬是被领导调教过来。
市长到山里访贫问苦,发现深山独居一户人家,家有小学生,上学困难。小女孩只有9岁,爸妈老年得女,还有奶奶常年卧病在床。附近无学校,托人到我们学校借读,每天翻山越岭2个多小时上小学。她来借读的时候,我听说情况,已经尽力给予照顾。虽然她不属于我们招生范围,但还是免除了借读费。
现在市长知道了,觉得孩子可怜,请局长关照一下,事件立马升格:局长马上电话指示我如何做,我立马满口应承,并立即安排老师做好个别辅导。
当我以为就没事的时候,局长又打电话过来,问我为什么不汇报落实情况。我说:“已经按您要求给予照顾了,没问题了。”
局长笑了,说:“你怎么这么实在?一点政治敏感性都没有。马上写一个落实情况报告,和我去见市长汇报。记住:老大的事情,永远是最重要的!第一时间解决,第一时间回馈,刻不容缓!”
后来,市长没有接见我们,只是收下了报告。
还有一次被另一个领导批评,是因为顶岗代课耽误了迎接检查组。本来下课也来得及,但是他们在前边学校结束早了,就提起到了。我两手粉笔末,匆匆跑过来接待检查,陪同检查的主管领导马上虎着脸把我训了一顿:“怎么不知道哪轻哪重?没有接待意识!”
两次教训,我并不郁闷,因为批评我的领导,恰恰是最欣赏我的人。他们是好意,是在帮助我懂规矩。意思很明确:活儿要做好,人还要机灵。
在事情紧急性和重要性的四个象限里,紧急且重要的,紧急但是不重要,不紧急但是重要的,不紧急也不重要的,把工作安排井然有序,还要考虑事急从权,雷厉风行。
其实岳飞之死,就是这个问题没有处理好。
谁是老大?
是被俘虏到金国的徽宗和钦宗吗?
是沦陷的同胞兄弟吗?
都不是。
老大只有一个——当下的顶头上司宋高宗赵构。人家十三块金牌都召不回来你,磨磨蹭蹭,这是不听招呼不守规矩嘛!更要命的是,要迎回两个老皇帝,那新皇帝怎么办?
几乎所有领导的用人原则,都说是“德才兼备”。什么是德?说一千,道一万,也就两个字:忠诚。
忠诚的第一条,就是听招呼。
听招呼的第一条,就是召之即来,来即能战,战即能胜。
《大秦帝国》中战神白起,其才前无古人,其功后无来者。但最后却是被无罪赐死的。他说这仗不能这样打,否则必败,领导不听,结果惨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秦能灭赵的时候,范睢作梗,让战机错失。不该出兵时候,秦王却非要用兵,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在错误时候出征攻赵,秦国两大名将王陵和王龁攻打邯郸损兵折将。
这时候,秦王又想到了白起,于是任命他为主帅攻打赵国。白起不愿意拿着将士性命开玩笑,以生病为由拒绝出战。在范睢的谗言之下,秦昭襄王赐剑与白起令其自杀。于是,一代战神,就这样窝窝囊囊死了。
“君命召,不俟驾行矣!”保持对君上的尊重,保持对君上的绝对服从,令出必行,令行禁止。孔子这样做,不能理解为没有节气,奴颜婢膝,相反,鲁国的问题,齐国的问题,说到底都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礼崩乐坏,缺乏秩序造成的。君王缺乏权威,说了不算,指挥不动,权利都在“三桓”手中,政令不通,国家机器自然无法运转。
孔子,在用自己实际行动,维护君王的权威。听到招呼,马上行动,刻不容缓,全力以赴,任务落实不过夜,任务落实必反馈,这才是行动力和忠诚度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