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读史【167】| — “颇具妙笔”《风雨归牧图》 —【宋代花鸟】李迪(2)
风雨归牧图
纵120.4厘米、横102.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
《风雨归牧图》描绘的是两个牧童赶牛归家的场景,整个画面勾点结合,浓淡相济,层次丰富,朦朦胧胧,带来了风雨欲来,细雾先到的清润之感。
《风雨归牧图》是画牛的画作中常见的题材,但擅画花鸟走兽面长于写生的李迪,却赋予这个传统画题以新的绘画语言和深邃的表现意趣。画家作笔精细,有工有写,足见画家描绘事物的功力。
风雨归牧图 局部
画上一对水牛的背景是一片呈半椭圆形的溪水,溪岸左上是土丘坡脚,长满乱草与矮树丛,弧形溪边错落生长着芦苇和水草。矮林枝叶向右倾斜,芦苇和水草向右倒伏,形象地点出大风从左边吹来。
风雨归牧图 局部
而溪岸右下是两株向左、向溪心上空斜长的柳树,与从左向右猛副的狂风形成对铸。画家运用娟秀精细而流畅的笔法、激奋跃动的线条和浓淡相济的设色,不仅写出了柳丝翻飞、芦苇倾倒的情状,更渲染出一片天色相接的空濛,使一场狂风骤雨即将来临的气势跃然纸上,令观者似感触到空气中雨意昂然的清润。画上天色昏蒙,风用雨骤起,水波奔酒,柳枝摇曳,落叶在疾风中狂舞。
风雨归牧图 局部
画家一开始即致力于渲染风雨气氛,为成功。稍远处,两个身披衣、骑着水牛的牧童,迎着风雨,匆匆踏上归家的路程。一牧童俯身前倾,在风中右手扶笠,左肋紧夹牛鞭;另一牧童爬在牛背上转身向后,正要捡取被风吹落的斗笠。两个童子的神态、姿势,栩栩如生。两条水牛,一前一后而行。在前面的大牛,转首回视,如唤似催;在后的小牛,哞哞有声,急步赶上。两牛奔走的姿势颇有韵致。八只牛蹄有起有落,或停或驱,极富于变化,足见画家观察之深入精微。此外,牛的形体表现,用笔深厚柔切,更兼以苍润的浓淡墨色,把蹄角、毛皮、骨肉的质感特征和肌肤的凹凸起伏天然染出。
风雨归牧图 局部
风雨归牧图 局部
风雨归牧图 局部
风雨归牧图 局部
作品在表现两牧童的体势及与两水牛关系时也有独到之处:牧童身披霞衣,正急匆匆地顶风牛归去;两牛体势豪放,腰圆臂肥,四蹄劲健。前边牧童扶住斗笠、挟紧牛鞭,弯腰伏向牛背,催牛疾奔,而胯下水牛却幕地停蹄回首,似在在呼唤后面的水牛快跟上。后面的牧童因斗笠被一阵狂风吹落树旁,转身向后爬在奔跑着的牛背上,欲下不能,欲罢不甘,正犹豫地盯着斗笠。这一静一动、一向前伏一向后爬的体势形成了强烈对比,让人忍俊不禁。
历史传承
画上钤有明初“典礼纪察司印”半印及清内府鉴藏印,可知历经明代朱棡、清代内府收藏,《石渠宝笈三编》著录,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重要展览
2013年11月14日,“绝对经典——中国书画复制精品展”在河北省保定市当代美术馆开幕,《风雨归牧图》复制品在当中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