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老子“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此篇承接“出生入死”怎么理解?老子的生死观是什么?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段经文: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什么是“十有三?”王弼注:“犹云十分有三分。”“十有三”是十分之三。“生之徒”,正常出生的有寿终正寝的“死之徒”,中途夭折的,古代死亡率很高,有十分之三。上个世纪上半叶的婴儿死亡率还在十分之二三左右,每家都有夭折的孩子。

人之生,动至于死地”,生下来好好的,但求生之厚,最后反而把自己置于死地的,也是十分之三。正常出生者,我们应该祝贺他,不离母腹襁褓而夭折的,我们感到惋惜。最可悲的是生下来正常的,因为求生之厚而早早至于“死地”的,这是最值得惋惜的。

曹丕活到四十岁,儿子曹睿活到三十五岁,反观一辈子奋斗的曹操却活到六十五岁,就知道什么是“动至于死地”,什么是“生生之厚”。二十几岁死亡的帝王一大片,都是“生生之厚”才“动至于死地”。

河上公情欲来解读此章,正是看到了现实。河上公说:“所以动至于死地者,以其求生活之事太厚,违道忤天,妄行失记。”求生太厚是违背天道的,当然动至于死地(自己找死)。

以上三种人占十分之九,都不是“善摄生者”。还有十分之一的人有机会成为善摄生者。这个比例还是蛮高的,但老子希望更多的人成为善摄生者。

第三段经文: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ì)虎,入军不被(bèi)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zhǎo),兵无所容其刃。

王弼注:“善摄生者,无以生为生,故无死地也。忘记自己,才是善摄生者。忘记自己,就忘记情欲,而与太阳的升起和降落相契合。所以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善摄生者的心与天地合,故情欲顿断。

器之害者莫盛乎兵戈,兽之害者莫盛乎兕虎”,器物中最危险的是兵器,兽中最危险的是犀牛和老虎。老子举出最危险的,最易伤害生命的兵器和猛兽。“而令兵戈无所容其刃,虎兕无所错其爪角,斯诚不以欲累其身者也,何死地之有?”兵戈无法加刃,虎兕无法加其爪角,因为没有情欲累身者,就没有死地。

王弼举例:“夫蚖蟺(鳝)以渊为浅而鑿穴其中,鹰鹯(雕也,音占)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矰缴不能及,网罟不能到,可谓处于无死地矣。”蚖蟺处深渊,还钻进洞穴;鹰雕处高山,还在树顶筑巢,看起来是无死地了。

然而卒以甘饵乃入于无生之地,岂非生生之厚乎?”虽然保护的很好,似乎已经处于安全的港湾了,但一旦有甘饵引诱,它们都奔向甘饵,最后入于“无生之地”(死地)。情欲就是死地

(0)

相关推荐